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好的果報,也可能變成惡業的因

好的果報,也可能變成惡業的因



親愛的們:


由於某些我們不可控的因素,昨天晚上在後台改名失敗,不過我們正在積極協調準備給搞個大動作,我們很快就會換個「新衣服」出現在大家面前。請寶寶們搬好小板凳,靜靜等待。




愛你們的平台君


拚命對你們比心心biubiu














中觀寶鬘論


學習分享


37




如果能做到斷除實執,證悟無我,我們所有的煩惱、痛苦都將不復存在,更不會再流轉輪迴。因此,最重要的還是要證悟人無我和法無我。




學佛以後,粗大的煩惱慢慢變得沒有那麼強烈,但有時候,在自己所謂的菩薩行為之下,還是潛藏著很多煩惱我執。




上一篇文章我們講到因煩惱無明我執存在而產生流轉輪迴的引業。




這麼多年以來,樂園都非常注重般若,在因果方面說得並不是太多,這可能會導致大家忽略了因果的重要性,所以,我們更應細微地抉擇因果——不僅不能占寺院和道場的便宜,在與道友、朋友、閨蜜、同事等人的相處過程中,哪怕是小小的一張衛生紙的便宜,也不要去貪圖。



以樂園為例,樂園再小,但也是一個道場,有時我們會有一些多餘的食物,為了避免放壞而浪費,負責人就會把它們分發給當天參加共修的師兄,有的師兄便會說:「樂園的東西我們怎麼能隨便帶走呢?」




其實,樂園並沒有說這個東西就這樣送給大家,以後我們依然可以用另外的方式將今天帶走的「還」回來。




對哪些人我們敢把東西「送」出去呢?那就是給發心的義工,把一些沒有及時吃完的食物或者在樂園閑置不用,但對他們有用的東西給他們,作為他們勞動的報酬。如果是某某師兄帶來的食物沒有吃完,我們也會請他再帶回去。




有時候,有的值班的義工為了不浪費當天的糧食,會把剩菜打包帶走,但也會隨喜一些錢給樂園,或者買菜來彌補……儘管樂園的東西,不管是食物也好,或者是用的也好,聞思修的人都可以隨意享用,但我們也應該培養這樣的習慣,

這是作為一個人最基本的家教。








將來在其他任何場合,與其他人相處的過程中,我們也不應過於隨便,大而化之、毫無顧忌地侵佔別人的利益,別人又不好開口指責。 在因果上取捨細微一些,對我們自己也有好處,因為我們越不佔便宜,就會越有福報。






子二、依其流轉之比喻:

三道之輪迴,無初中末轉,


猶如旋火輪,彼此互為因。


如果不致力於從煩惱業與生的染污性緣起三道中得以解脫之道,那麼輪迴不僅無有初始,而且邊際、中間也將無有了結之時,就這樣由煩惱造業,由業生苦,從中又會萌生它的同類與煩惱等,如此輾轉往返生起,因此說,輪迴就像旋火輪或者輪子一樣彼此之間相互為因,具有我執無明之因並且積累由彼所生的善惡行業,由行生愛,由愛生取,取中結出果時的識……




因為有我執,就會有煩惱,有煩惱就會造業,由業生苦。苦包含了苦苦、行苦、變苦。




當我們的煩惱產生時,比如我們想吃胡豆,這是貪的煩惱,因為想要吃,便未經朋友A的允許,抓了他的胡豆,這就叫造業。來世,我們每次想吃胡豆的時候,都會因為前世偷抓了一把別人的胡豆,導致吃不了胡豆的因會以各種方式顯現出來。




還有另一種苦。比如,我們希望發財,於是行持布施。實際上布施造的應該是善業,產生人天福報的因,可能我們因此而變得非常富有,成為世界首富,但因為沒有從輪迴中解脫,還是會有「變苦」的產生,比如失去財富。




什麼是「同類與煩惱等」呢?比如我們因為前世非常有福報,所以今天喝到了這杯非常好喝的紅茶,讓我覺得沁人心脾——這是前世的果。但我也因此對紅茶產生貪心,便以此為因,產生了新的業。為了買到這昂貴的紅茶,我又去用非正當的方式掙錢……如此不斷循環往複,紅茶既是果,也會成為後一個業的因。所以這裡說「輪迴就像旋火輪或者輪子一樣彼此之間相互為因」。






善業和惡業都包含在這當中,所以這裡的苦不僅是我們所理解的單純的苦苦,它包含了在輪迴中一切由集產生的果報,包括善的。






「由行生愛」,愛包括兩種,憎也是一種愛。比如我不想吃酥油,我愛的是遠離酥油的感覺,這也是一種愛,所以愛包含的不僅是貪,還有嗔。「由愛生取」,取也包含了取和舍兩種。取的是遠離酥油,舍的就是酥油,既有貪,又有嗔……這地方接的是識,但實際上應該是取中結出果時的有,識離取還有點遠,中間應加省略號:「由行生愛,由愛生取,取中結出果……乃至於識。」






具有十二種緣起的這位補特伽羅將接連不斷地流轉。




大家應該明白十二緣起的規律。






所以,應當認清輪迴的根本並且努力奉行能滅盡這種根源的隨解脫分善法。




什麼是根源?那就是無明我執,無明我執產生了一切,所以修加行、證悟空性才是硬道理,再沒有比這更重要的事。所以這裡要打省略號。






以上是我們學習的非常重要的一個內容。雖然沒有什麼趣味性,但可以讓我們明白我們為什麼要受苦,為什麼我會遇到這些境遇——其實這與我們前世的因有很大關係。






只要是以二元心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在不停地種種子,所以我們哪怕現在自認為在求解脫,但我們喜歡積累隨福德分的善。因此,我們要把隨福德分的善法,都迴向為隨解脫分的善法,不然我們得到的只是人天福報,來世最多轉世為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孩子,與解脫仍然沒有關係。包括現在老師兄都會暗自發願:「在保證溫飽的前提下,希望把我生命中的一些福德,轉化為讓我早日證悟的因。」這個才能解決根本問題,也更為重要。因此,我們要做的,不僅僅是行持善法,更要迴向菩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靜怡苑?心靈樂園 的精彩文章:

不必向天再借500年,我們都有古老的靈魂
如果家人去世,千萬不要馬上送至殯儀館

TAG:靜怡苑?心靈樂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