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心理學:骨子裡越來越喪的人,其實缺乏這三樣東西,你是嗎?

心理學:骨子裡越來越喪的人,其實缺乏這三樣東西,你是嗎?

心理學:骨子裡越來越喪的人,其實缺乏這三樣東西,你是嗎?

喪文化,指一些年輕人,在現實生活中,失去目標和希望,陷入頹廢和絕望的泥沼而難以自拔的活著,他們喪失心智,漫無目的,蹣跚而行,沒有情感,沒有意識,沒有約束,只能像行屍走肉一樣麻木地生存下去。

其實,不僅僅是90後,「喪文化」像毒藥一樣在我們身邊蔓延,他們似乎是整日忙著,卻又無所事事,他們無病呻吟自怨自艾,他們彷彿是案板上的魚肉,隨時任人宰割。從本質上來說,骨子裡越來越喪的人,其實是缺乏這三樣東西,才導致生活的頹廢與不上進。

心理學:骨子裡越來越喪的人,其實缺乏這三樣東西,你是嗎?

心理學:喪表現


1、缺乏目標

「喪文化」的主體人群,主要是因為沒有定性,沒有目標,所以不會去努力奮進。所謂目標,是在一定時間內要達到的具有一定規模的期望標準,簡單來說,是給夢想加上一個期限,范戴克曾說,生命是一隻箭,因此,你必須知道要瞄準什麼目標和如何運弓,然後把弓弦拉足,讓箭飛射出去。

所以說,每個人都要走自己的人生目標,然後才能找到最快最直接的路。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喪失目標,也比漫無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得快。

每個人的一生都會有起起落落,關鍵是你如何把握機會,如何處理這些起落與目標的關係,有些人從此一蹶不振,但有些人,雖然搞得滿身泥濘,但還是能堅定信念,困難總是相對的,只要有目標,屬於一個人的黎明終將到來。

心理學:骨子裡越來越喪的人,其實缺乏這三樣東西,你是嗎?

心理學:喪表現


2、缺乏耐心

木心曾說,從前的愛情很慢,慢的 用一輩子去等一個人,慢的 一生只夠愛一個人,現在快,快到每天早早起床,來不及說早安,來不及擁抱,其實 在城市中,茶餘飯後的那一點點閒暇時光,也變了一個樣。

如今快節奏的生活,似乎讓人們的心性也變得快節奏,做事毛躁,火急火燎,完全沒有一個成年人該有的樣子。柏拉圖有句名言:「耐心是一切聰明才智的基礎。」

伴隨我們進入智能化時代,現如今生活太過於緊張,人們的心態都不如早些年,這是普遍存在的問題,然而這並不是不可解決的。

面對問題,我們要積極主動,不要害怕,想像克服它之後的快樂,積極認真的去解決問題,尋求幫助,沒有什麼是解決不了的。在解決問題過程中,要精神集中,不要太過於追求結果,要體會過程,在過程中誰說遇不到一喜歡的風景呢?所以說,耐心是堅持,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心理學:骨子裡越來越喪的人,其實缺乏這三樣東西,你是嗎?

心理學:喪表現

3、缺乏行動力

每天都覺得很喪的人,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沒有行動力,他們看得到利益,看得到希望,卻懶得或者是覺得自己不能也不可以夠的到,所以他們不是不能做,是根本不會去做。

如果一個沒有決心和行動力,最後又會回到原點。有沒有那麼一瞬間,你很想去干一件事,那一刻,躊躇滿志意氣飛揚,但是不久就被這樣或那樣的事情干擾,然後根本就不會去行動呢?我們雖然不能決定明天發生什麼,但是我們能做主明天做什麼,當我們放下顧慮,放下懶惰,開始行動,這就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很多人都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光說不做什麼都不行,我們要做到告別行動力差的自己,想做什麼就立馬去做,不要猶豫不要糾結,不要做行動跟不上想法的人,讓心中所想變為現實。

更多關於自我成長與幸福的課題可以關注我的專欄

唐若心學:成就最好的自己作者:唐若心學9.9元1357人已購進入專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點不足,或自卑敏感,或自大空虛,或悲觀厭世,生而為人,註定有許多的坎坷與陷阱,但是真正積極的人會克服這些弱點,一點點向上,不斷持續努力,活出屬於自我生命的精彩。

今日話題:你覺得骨子裡喪的人缺乏什麼東西,歡迎探討與交流。

作者簡介:唐若,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心力成長訓練營開創者,DISC認證講師與顧問。

心理學:這三種認知習慣,只會讓你越來越蠢,越早戒除越好
心理學:一個女人正不正經,看這四個細節就夠了

TAG:唐若心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