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山海經》記載了台灣地理?這4個上古邦國可能位於台灣島

《山海經》記載了台灣地理?這4個上古邦國可能位於台灣島

《山海經》是上古地理、神話和民俗文化類的百科全書,在古代一直被認為是大禹和伯益的作品。近代的專家學者普遍認為,《山海經》成書於春秋戰國時期,書中記載的山脈、河流、物產和民俗等上古歷史信息,具有重要的考古價值。那麼,《山海經》是否記載了與台灣有關的地理和文化信息呢?

山海經

答案是肯定的。晉代郭璞的《山海經注》和清代郝懿行的《山海經箋疏》都認為,《山海經》的《海外南經》描述的地理方位,應該是東海上的諸多島嶼,其中就包括台灣、琉球群島和澎湖列島。其中,《山海經》記載的不死國、歧舌國、鑿齒國和周饒國,可能就位於台灣島。

1.不死國

《山海經》的《海外南經》記載,不死國位於交脛國的東方。專家們普遍認為,交脛國就是秦漢的交趾國,位置在今天的越南、廣西和廣東一帶。不死國既然在交脛國的東方,又在海上,很可能就是台灣島。

上古神話

《山海經》描述不死國的居民是黑皮膚,壽命很長。台灣民間傳說就有小黑人的故事,福建地區則沒有。清代詩人忠滿評價台灣「頗有千年樹,猶多百歲人」,證明台灣的居民壽命很長。郭璞認為不死國有一座「員邱山」,而台灣恰好有一座「員嶠山」,兩者古音極其相似。


2.歧舌國

《海外南經》記載不死國的旁邊是歧舌國,這裡的人長著分叉的舌頭,《淮南子》稱為反舌國。有專家認為,歧舌並非指舌頭分叉,而是形容語言晦澀難懂。台灣高山族等原住民的發音就是這種情況,帶有鮮明的地域特色。

台灣 小人國


3.鑿齒國

鑿齒是《山海經》記載的上古異獸,它因殘害生靈被后羿射殺。但《海外南經》還記載了一個鑿齒國,位置也在不死國的附近。其實,鑿齒是一種遠古風俗,古人使用硬物將牙齒鑿刻成鋸齒狀,並以此為美。一直到上世紀40年代,台灣高山族還保留著鑿齒的習俗。根據考古發掘,台灣南部墾丁和鵝鑾鼻古墓遺址中,出土過鑿刻過的古人牙齒,證明這種習俗已經延續了2千年以上。因此,鑿齒國可能也在台灣。


4.周饒國

周饒國是《山海經》記載的小人國之一,他們身材矮小卻衣著華麗。郭璞在《山海經注》中提出,周饒國屬於東海夷,身高3尺左右,保留著原始的穴居習俗。我國東南沿海一帶,只有台灣有小人國的傳說。據說,台灣曾存在一個達矮族,身高不足3尺卻力大無窮,還擅長歌舞,這明顯就是《山海經》記載的周饒國。

山海經 周饒國

從以上4個上古邦國的考證可以看出,在《山海經》成書的春秋戰國時期,華夏先民已經知道台灣島的存在,並且對台灣島上的居民、地理、習俗有比較清楚的了解。甚至有部分專家學者認為,台灣的大部分居民都是蚩尤的後代,是上古三苗部落南遷後到達台灣的。對於這種說法,您怎麼看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琅琊閣 的精彩文章:

《山海經》四大殭屍王,一位是將臣的原型,一位是殭屍始祖
《山海經》九大異獸排名,應龍排第4,燭龍未上榜

TAG:文史琅琊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