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真傳一刻」第203期:張馳-奇恆病仲方證治芻議(五)

「真傳一刻」第203期:張馳-奇恆病仲方證治芻議(五)

「真傳一刻」第203期:張馳-奇恆病仲方證治芻議(五)

講者簡介

張馳,男,1985年8月生,吉林長春人,民革黨員,現任長春中醫藥大學傷寒教研室教師,世界中醫聯合會青年中醫培養工作委員會理事,中華中醫藥學會仲景學術傳承與創新聯盟理事,頤仁青年中醫會理事。師承海外中醫師沈謙益先生,傳承傷寒氣化學派理論。

主要從事《傷寒論》理論教學及臨床應用,臨床主攻方向:惡性腫瘤、系統性紅斑狼瘡、強直性脊柱炎、支氣管哮喘、腎病綜合征,在臨床工作中獲得了患者的廣泛好評。

著有《新刊四海同春疏注》,學苑出版社,2012;《傷寒論錢塘章句疏要》,學苑出版社,2017。

中醫家推薦

前段時間電影《我不是葯神》火了,裡面涉及的西藥「格列衛」是治療慢粒細胞白血病的特效藥,張馳老師說「我們不用格列衛,一樣能治白血病!青黃散等古方就是中醫治該病的利器,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東西真行!」文中張老師分享了包括白血病在內的多個疑難重症驗案,其中大動脈炎患者由危轉安,幾近痊癒,西醫感覺非常意外,但患者卻不敢提及看了中醫。難道看中醫是見不得人的事嗎?中醫現狀如此,吾輩更須努力,齊為中醫傳薪火,光明朗照滿乾坤!

■ 溫馨提示:本文約12303字,閱讀大概需28分鐘。宜泡一壺清茶,慢品。

▽ 講稿實錄 ▽

4

急性髓系白血病—M2案


「真傳一刻」第203期:張馳-奇恆病仲方證治芻議(五)


「真傳一刻」第203期:張馳-奇恆病仲方證治芻議(五)


下面這個病例比較慚愧,我一直沒做病案,時間也比較久了。這是一個什麼患者呢?急性的髓系白血病,在醫大一院做的確診和治療。當時做完治療之後,感覺不準成,之後身體扛不住了,然後出院,純中醫治療,沒有用化療。她重點是什麼癥狀呢?發燒。

白血病古稱髓枯

那麼在這兒,給大家就解釋一個事兒,還是依然回到我們的今天的主題——奇恆之腑。我們說髓藏什麼東西? 髓藏氣,記住了吧。那麼白血病是什麼問題?古人早就給你說清了,髓枯。啥叫髓枯?骨髓枯了。為啥枯?白血病患者在臨床不知道你們碰沒碰見過,一般什麼樣的?兩種。急性期的時候,發高燒,對吧?像那個外感病似的,一用麻黃湯、桂枝湯,往往反而不合適。還有一類是什麼樣的呢?你看這人感覺一派陽虛之象,陽氣虛的不得了,臉色特別暗,甚至黑,包括我們很多再障的患者,臉色特別黑,一摸脈,沉的不得了,這時候補血、補氣,以至於中醫血液科治白血病搞得像貴葯競賽一樣,補血用當歸已經不行了,用啥?鹿茸、血竭。阿膠那都不算啥。但是我告訴你一個道理,上工一定要治未病,下工才治已病,漏水補窟窿眼誰都會,但始終不如關閥門來的快,對吧?

那到底什麼是髓枯?什麼原因引起來的?《難經·五十八難》說,「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濕溫,有熱病,有溫病」,溫熱二邪能傷誰?傷陰。急下為啥能存陰?急下是手段,存陰才是目的吧?傷陰就傷誰呀?傷陰就傷精,是這個道理吧?那麼骨髓和精,它倆靠什麼來轉化和支撐?這個時候怎麼能解決這個鏈條,就是攻克白血病的關鍵。

治療關鍵:終止熱傷骨髓

最近有一個電影叫《我不是葯神》,裡面涉及到了「格列衛」,我們不用格列衛,一樣能治白血病。想不想知道怎麼治?(台下眾人:想)你們有這心就行,很簡單,我這麼講啊,不怕藥廠報復我,有辦法啊,感謝咱們的老祖宗,留給我們的遺產,白血病不是不治之症。

同學們,告訴你們怎麼辦,核心要解決的一個事兒,就是終止這個熱對精髓的傷害。因為一旦傷害之後,會造成什麼問題呢?由於精髓的空虛,這個人的氣也虛了,氣和陽同屬吧,貌似這個人變成了陽虛,明白什麼意思吧?乏力,脈沉細,累,還怕冷,衛表不能固衛。衛氣虧虛了嗎?是陽虛嗎?你要是跟陽虛較上勁,壞了,能把人治壞了。

當然,有高手純用溫熱的方法也可以,立法變了而已,只是要把理法理解到位,手段要很精妙才行,正常來說,我給你的方法是可以直接用的,操作比較簡單。火神派可以用溫熱的葯去治白血病,即是變換了立法,一樣把這些問題鏈條都解決了,不過咱們沒有那種功力和手段的話,還是慎用,因為畢竟治的是患者,不是治自己,你要治自己,願意咋玩咋玩,沒人管你,對患者得有交代。

古方:青黃散

推薦一張古方,專治髓枯,方名青黃散。這張方有很多老前輩用來治血液病,兩個核心藥物組成,它的證治範圍包括所有白血病,效果還比格列衛好,但必須明白應用的理法,否則一樣會誤人。

青黃散里的青是青黛,黃是雄黃,我在臨床大量的用,很喜歡這東西。但是用雄黃有一個問題,加熱之後產生什麼?三氧化二砷,就是砒霜,是這樣吧?咱們都知道,砒霜能治白血病,這已經獲得了廣泛認同,但如何安全操作是必須慎之又慎的,否則一旦出問題悔之晚矣。砒霜的應用方法有很多,青黃散即是相對安全的方法。雄黃、青黛打成粉,裝膠囊,口服。每天多大劑量呢?實際上它有一個域值,可以用3到9克。怎麼用?別一下就9克,裝膠囊了吧,你可以稱出重量,每天增加一粒,這麼給它一個藥力的遞增。雄黃青黛的比例,你要實在不放心,一比九,可以吧?你要是放心一點,大膽一點,二比八,甚至三比七,可以調控它的比例。

但是要記住一個,雄黃很麻煩的地方,可能造成什麼?有一定的肝損傷。當然了,有故則無損,起碼治療期間以偏揪偏則沒事。就怕你什麼樣?完全不理會肝血足不足,就按西藥的用法用中藥,可不是那麼玩的。

青黃散配伍之意

雄黃有一個特別重要的地方,我們《金匱》裡頭有一張方子,「陽毒之為病,面赤斑斑如錦文,咽喉痛,唾膿血」,這個時候我們要用一張什麼方?升麻鱉甲湯。升麻、鱉甲、當歸、甘草,但它裡邊還有兩味葯,蜀椒和雄黃。那麼到陰毒為病的時候,很有意思,陰毒為病的時候是什麼樣?「面部青,身痛如背杖」,你看,明顯是一個寒證,前面陽毒為病是一個熱證。但是這裡方子去掉了什麼?去雄黃、蜀椒。蜀椒,是寒的,還是熱的?絕對是熱的,就像那天曹然老師講的,蜀椒開殼的問題,是吧,它絕對是熱的。雄黃呢?寒的還是熱的?寒的。好玩就好玩在這兒。雄黃其性寒,但是顏色是什麼色呢?赤色,赤為陽,所以它就是一個間諜。懂啥意思了吧?它打扮成熱葯,讓開殼的蜀椒,開殼的像開門,帶著它去哪兒?去熱邪裡頭,所以它能治陽毒,明白了吧?核心就在這兒。

那現在青黛和雄黃就能進到哪兒去?青黛顏色青,對吧?能助肝膽木之生髮。但是它是什麼性?寒涼之性。所以我認為它能去掉肝膽生機生髮出來的熱邪,髓就能藏氣了

白血病在我的理解里並非不治治,上面說的終止熱對精髓的傷害是大的治療原則,你在這個前提下,配合辨證論治也好,配合什麼也罷,那可能就能多救一條命。

本病例四診臨床治癒


「真傳一刻」第203期:張馳-奇恆病仲方證治芻議(五)


看我們這個病例,2月13號,第一診用了六味地黃加減,因為這個時候人很虛弱,用神曲、砂仁、竹茹去她的痰熱,當歸補血,薏米化中焦的積滯。


「真傳一刻」第203期:張馳-奇恆病仲方證治芻議(五)


二診2月30號,兩周之後,還是以上個底方為主,加了紫河車,因為這個時候人極虛,還發著高燒,這時烏梅以滋其肝血,龜板以滋其陰。


「真傳一刻」第203期:張馳-奇恆病仲方證治芻議(五)


三診的話,六味地黃合上誰了呢?神曲、砂仁、陳皮和麻仁。麻仁這個葯在這兒就很重要了,咱們說用很多滋膩的葯的時候,有什麼辦法能把滋膩的瘀滯降到最低呢?我認為就是麻仁。比如我們的炙甘草湯,大家還記得吧,為啥用麻仁?你想想,又是乾地黃,又是麥冬、大棗、阿膠,多膩啊,這時候沒有麻仁不行。所以在《本經》裡頭說,麻子能主什麼呢?補中益氣。就在這兒。


「真傳一刻」第203期:張馳-奇恆病仲方證治芻議(五)


再後面,這時候我開始就用點特殊的東西了,用葛根湯倍芍藥。那麼再合什麼?還合六味地黃。有同學問,老師你不是說不能用溫熱嗎?在這最重要的不是溫和寒,而是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它明明衛表不足,你可以用,但是要抓住它髓中有熱的這個病機當整個的衛陽不足的時候,你該扶陽還要扶陽,不能死於句下,這是我們臨證的一個特別重要的東西。


「真傳一刻」第203期:張馳-奇恆病仲方證治芻議(五)


經過這四診之後,化驗單宣告臨床治癒,四診斬於馬下,很簡單。但是今天也很悲哀,有的時候看到別的患者跟我說,我們家鄰居發現有白血病,能不能來你這治?我說可以啊。好多時候老百姓不太相信這個病中醫能治,這也是一個挺悲哀的地方,醫不叩門,對吧?反正很麻煩。你們好好乾吧,相信老祖宗給咱們留的這東西真行。

5

膝關節退行性病變案

好,下一例,這是一個骨病。我回家翻了家裡的那些醫案,以前無意中收的,沒想到還用上了,不算一個重病,但是也有特點吧,給大家看看。

王某,女47歲,2014年12月因膝痛入院檢查,診斷為:膝關節退行性病變、膝關節骨刺。住院治療三個月左右,癥狀不能緩解,下樓需攙扶樓梯,遂至我處就診。

首診3月15日,脈微細,診斷為厥陰寒化證。

處方:當歸12g、桂枝12g、白芍12g、炙甘草12g、大棗90g、木通8g、細辛12g、懷牛膝12g、杜仲12g、續斷12g、寄生12g。七劑水煎服。

二診3月28日,疼痛緩解。

處方:當歸9g、桂枝18g、白芍9g、炙甘草9g、大棗45g、木通6g、細辛9g、吳茱萸9g、生薑五片、續斷12g、寄生9g、巴戟天9g。七劑水煎。

三診4月3日,疼痛完全消失,行動自如。

處方:桂枝18g、白芍18g、炙甘草12g、大棗36g、生薑九片、杜仲18g、懷牛膝18g、補骨脂18g、石菖蒲14g。

隨訪三年,膝痛未複發。

2014年的時候膝蓋疼,到醫院檢查發現是膝關節退行性病變、膝關節骨刺,住院三個月,但是下樓還是得扶著樓梯,走不了路,之後到這裡來了。來之後,一看脈微細,我就想都沒想啊,當歸四逆湯,這裡頭我用了大量的補腎葯,因為她的年齡偏大一點,四十七歲。

還要考慮一個問題,我們說骨藏髓,那麼這個髓也是要精的涵養,所以牛膝、杜仲、續斷、寄生這些基本上就少不了。那麼重點是我剛才說的那個問題,就是你往河裡加水,能不能補水的問題,明白吧?如果我直接要開這四味葯去加水,你猜能不能?也可能能,也可能不能。就像是在我們東北的冬天,你直接往河裡澆水,是澆不進去的,因為剛澆點,頭就凍成冰了。那麼你需要先把它的季節調整一下。用誰調整呢?當歸四逆湯,《傷寒論》中「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當歸四逆湯主之」,就這張方。

一周之後,疼痛緩解了。第二診依然是當歸四逆湯加味,我深化了一下,加了吳茱萸、生薑。第三診的時候,疼痛完全消失,行走自如,就徹底沒事了。但是這回沒用當歸四逆湯,用什麼呢?你說厥陰樞轉能樞到哪去呢?少陽,對吧?在這兒很明顯,既不是厥陰,也不是少陽,而是一個太陽。那麼我們用的是桂枝湯加味,加杜仲、牛膝、補骨脂、石菖蒲。這位患者到今天為止,還依然每到一個季節,就來調一兩次。沒啥病了,過來看看我。

6

大動脈炎案

修某,女,36歲,2015年在北京協和醫院確診為大動脈炎,腹主動脈型,左鎖骨下動脈近中段(椎動脈後方)狹窄。口服阿司匹林腸溶片,潑尼松龍片,倍他樂克,協達利,蓋三淳,利素亞等西藥未見療效,特來求診。現大動脈炎致繼發性高血壓。


「真傳一刻」第203期:張馳-奇恆病仲方證治芻議(五)


這兒還有一例,這個患者也是現在門診上的患者,大動脈炎,是在2015年協和確診的,腹主動脈型,左鎖骨下動脈中段有狹窄,吃了好多西藥,定期去協和。

開始剛來的時候,我沒覺得什麼,因為這個病的名字沒見過,我也不太注意這事兒,也不知道怎麼回事。結果巧就巧在當天晚上看了一個節目,就是央視採訪了我們國家的一個院士,而且這個院士重點的故事就圍繞著一個病歷,就是他治大動脈炎治的還挺好,當時動脈炎沒發展。我一看,今天門診過來一個,原來這個病居然是一個挺重的病,俗話叫危重,之前不知道。

一診(2018年3月16日)

現症:面色蒼白,渾身乏力,頭腦昏沉,畏寒,無汗,左手酸麻,手足厥冷,口唇乾,胸悶痛,小腿乏力,月經量少,眠差,失眠多夢,飲食正常,二便正常。舌暗紅,苔白厚膩。舌下絡淤阻,左部脈沉細弱無力,右部脈芤。

處方:當歸 紫桂 赤芍 炙甘草 大棗 通草 細辛 清附子 乾薑。七付

第一診怎麼樣呢?我印象最深的是,她左手的脈象幾乎沒有,摸不著。因為動脈炎,所以左手沒脈。之後呈現這種狀態:渾身乏,頭昏,沒汗。開了一張方,當歸四逆湯打底。但是中間帶著一個誰呢?附子、乾薑和炙甘草。在臨床上用四逆,我們理想中用的是生附子,它能走心,制附子色黑味咸,能溫腎。所以你看,真武湯用的啥附子?制附子。到那個四逆的時候,是什麼?生附子。那麼我常常是清水附子代生附子。

這麼一張方,它裡頭包含兩個事。第一,少陰樞機的事兒;第二,為什麼要用當歸四逆湯?我們說了一個問題,脈主藏什麼呀?脈是主藏血的,那麼我們這個時候修復脈,不能只從脈修復。你說血脈閉塞摸不著脈,我用點通脈的,是吧?可以通,但你一定要讓它先有血,這叫什麼?水到渠成吧。那麼誰去造血呢?肝主藏血吧,心主血脈,我們就抓這兩個臟腑,完事了。

二診(2018年3月24日)

現症:面色改善,泛紅,右部脈芤象減輕。渾身乏力、頭腦昏沉、畏寒、無汗、左手酸麻、手足厥冷、口唇乾、胸悶痛、小腿乏力、月經量少、眠差等癥狀未見明顯改善。舌暗紅,苔白厚膩,舌下絡淤阻。脈在厥陰。左部脈沉細弱無力,右部脈芤。

處方:當歸 紫桂 赤芍 炙甘草 大棗 通草 細辛 吳茱萸 生薑 牛膝 枸杞 制附子 白酒。七付。

第二診,面色改善了,右脈還有明顯的芤象,那麼這個芤象減輕了,同時一些癥狀改善的不明顯。又換了一張方,這個底方依舊是誰呀?當歸四逆,但是加了吳茱萸生薑。吳茱萸比較苦,生薑是一個辛味,它依然是一個辛開苦降的。在這兒,就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懸案,咱們知道當歸四逆湯條文,「手足厥寒,脈細欲絕,當歸四逆湯主之」,但是當歸四逆湯裡邊沒有誰?生薑。「若其人內有久寒者」,咋辦呢?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大家來琢磨這個問題,我們知道當歸四逆湯底方是桂枝湯吧,那麼它為啥要去掉生薑?如果寒的時間很久了,又為啥要把生薑加上了呢?既然都是溫葯,多多益善,當歸四逆湯里把生薑加上也沒當害吧,為什麼要去掉呢?

當歸四逆湯無生薑與加吳茱萸生薑之討論

你一開始看《傷寒論》的時候,如果留神,會發現仲景先師的減法很無情,覺得不該用的時候絕對不用,發現了吧?不客氣。他不會說多一味少一味,「沒事,反正一塊來吧」,仲景先師絕對不會。那為什麼當歸四逆湯就不能用生薑?為啥有久寒還必須用生薑?有久寒是桂枝湯全了再加上吳茱萸?還是加上吳茱萸再加上生薑?很繞,同學們,很燒腦。

在這兒,首先要說,當歸四逆湯裡頭是一定要去生薑的。為什麼?原因很簡單,咱們都知道,生薑和乾薑是不是一個東西?不是,它倆不是一個。什麼區別?它倆是一個物種,但是埋到地里不管它,過一年之後長大給它挖出來晾乾的,這個叫乾薑,如果你要是想要效益,長著長著給它人為的分叉,越分越多,最後長這麼大一盤,菜市場上看見過吧,這叫生薑。因此,生薑有一個特點,能幹啥呢?橫散。用清代醫家戈頌平先生的說法,生薑叫「化氣橫行」,桂枝湯裡面桂枝通陽達絡,以溫通血脈,那麼生薑橫散,它倆正好一縱一橫,邪氣就無所遁形,都沒有了。

那麼當歸四逆湯證的這個時候,我們需不需要橫散?現在啥毛病,手足厥寒,脈細,血過不去。就像我們現在看當年大清國要跟日本打甲午戰爭,然後慈禧說軍費給我抽出來,修頤和園,也不知道這事兒真的假的,但就是說這個事兒,這時候不能添亂了。你不能說,手足這塊很涼,我要把血通過去,突然想起來最近皮膚這邊還需要再調理一下,這兒還長一痦子,我再來用生薑散一下,不行吧?當務之急,是讓它往手足末端的十宣穴這兒走是不是?讓它達到十宣,到這兒之後幹什麼?交接陰陽。為什麼?「凡厥者,陰陽氣不相順接便為厥。厥者,手足厥冷是也」。啥叫「陰陽氣不相順接」?手之三陰,從胸走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到頭,四肢末端的地方都是陰陽兩經交接之地,陰陽不能交接便為厥。

那麼這個時候,當然有很多原因導致陰陽不能交接,比如說陽氣太盛,比如陰陽相隔拒,比如陽氣這時候根本就沒有。寒凝肝脈,血虛,而且還寒,這時候就需要迅速溫通。溫通之後,那為什麼回頭又要加吳茱萸生薑呢?這裡頭有了濕寒,有內實,溫血也不行了,過不去,所以這時候先散內實再溫通肝血吧?為什麼要用吳茱萸和生薑?吳茱萸苦降,生薑辛開,這是一個辛開苦降。

三診(2018年3月31日)

現症:面色泛紅,右部脈芤象較二診減輕。渾身乏力有所改善。口乾及胸悶痛癥狀改善。舌暗紅,苔白厚膩,舌下絡淤阻。脈在厥陰。左部脈沉細弱無力,右部脈芤。

處方:當歸 紫桂 白芍 炙甘草 大棗 通草 細辛 清附子 乾薑 明膠 麥冬 紅參 白酒。七付。

再後面呢,繼續的在逐漸出現改善,乏力也緩解了,又是這個方打底,同時這周的結代脈我認為比較明顯,給她用了明膠、麥冬,取誰的意思呢?炙甘草湯。加減法有的時候是這樣,你不用老老實實的,中規中矩把整個方子都加上,可以取一下你主要要的那個方面,靈活地加進來。那天曹老師給我們講的這個溫脾丸系列加減,咱們同學回去一定要仔細地讀,曹老師已經把這個東西的核心很無私地給大家展示出來了。其實這個古人歷代先師方子里的好東西,往往怎麼能最快的獲得?個人認為就是在加減法的對比之中,這樣看它的用意就特別明確,單看這方子有點兒不太容易。就像我要了解某一個人,單看他可能不太能了解的很全面,但如果跟其他人逐一對比,他自身的特徵就變明確了。

四診(2018年4月7日)

現症:面色泛紅,右部脈芤象較三診減輕,左部脈較三診有力。渾身乏力、畏寒、頭腦昏沉、口乾及胸悶痛癥狀改善。舌暗紅,苔白厚膩,舌下絡淤阻。脈在厥陰。左部脈沉細弱無力,右部脈芤。

處方:當歸 紫桂 白芍 大棗 通草 炙甘草 紅參 清附子 乾薑 山茱萸 杜仲 吳茱萸 五味子。七付。

那麼再下一診的時候呢,芤象持續地在好轉,胸口疼痛也改善了。那麼這裡頭當歸四逆湯、四逆湯又合上了一個什麼呢?其實明眼人一看,這裡合上了一個吳茱萸湯,參、棗、吳茱萸,雖然沒有生薑,但是有乾薑代替了。

五診(2018年4月14日)

現症:面色改善,泛紅,右部脈芤象較四診減輕,左部脈較四診有力。渾身乏力、畏寒、口乾、胸悶痛、頭腦昏沉、左手酸麻、手足厥冷、口唇乾、小腿乏力、眠差等癥狀均有改善。舌暗紅,苔白厚膩,舌下絡淤阻。脈在厥陰。左部脈沉細弱無力,右部脈芤。

處方:當歸24 紫桂18 白芍18 炙甘草18 大棗60 通草12 細辛12 紅參15 清附子12 乾薑12 生白朮18 山茱萸18。七付。

六診(2018年4月21日)

現症:面色改善,泛紅,右部脈芤象較四診減輕,左部脈較四診有力。渾身乏力、畏寒、口乾、胸悶痛、頭腦昏沉、左手酸麻、手足厥冷、口唇乾、小腿乏力、眠差等癥狀均有改善。舌暗紅,苔白厚膩,舌下絡淤阻。脈在厥陰。左部脈沉細弱無力,右部脈芤。

處方:當歸24 紫桂18 白芍18 炙甘草18 大棗60 通草12 細辛12 吳茱萸15 制附子12 乾薑15 黑胡椒12 生薑九片 酒三勺。七付。

之後下一診,依然是以前方為基礎。第六診,我在這兒做了一點變化,加了點黑胡椒,以黑胡椒輔助制附子,就是黑色。黑胡椒是一個食品,用法非常多,我剛跟藥房說進的時候,藥房嚇一跳,「張大夫,我沒聽錯吧?要不要再來點牛排?」我說這主意好。(眾人大笑)

七診(2018年4月27日)

現症:面色改善,泛紅,右部脈芤象較六診減輕,左部脈較六診有力。渾身乏力、畏寒、口乾、胸悶痛、頭腦昏沉、左手酸麻、手足厥冷、口唇乾、小腿乏力、眠差等癥狀均有改善。舌暗紅,苔白厚膩,舌下絡淤阻。脈在厥陰。左部脈沉細弱,右部脈芤。

處方:當歸24 紫桂18 白芍18 炙甘草18 大棗90 通草12 細辛12 吳茱萸18 制附子12 乾薑12 黑胡椒18 生薑六片 酒三勺。七付。

八診(2018年5月5日)

現症:面色泛紅,脈象較七診未見明顯改善。渾身乏力有所改善。舌暗紅,苔白厚膩,舌下絡淤阻。脈在厥陰。左部脈沉細弱,右部脈芤。舌暗紅,苔白膩,舌下絡淤阻。脈在厥陰。左部脈沉細弱無力,右部脈芤。

處方:當歸24 紫桂18 赤芍18 炙甘草15 大棗90 通草12 細辛12 吳茱萸18 制附子15 乾薑15 黑胡椒24 生薑九片 龜板18 角粉12 酒三勺。七付。

下一診還是加黑胡椒,癥狀都是不斷減輕。第八診,加了兩味葯,角粉和龜板,那麼這個角粉呢,我們說的是鹿的角。鹿能幹嘛呢?鹿這動物特別有意思,它睡覺的時候,頭朝著屁股。懂什麼意思嗎?用我們老百姓的話說,就是腦袋叉屁股上,當地鹿農都是這麼說的。但是古人是這麼講,叫首尾相顧,這了不得了,那說明一個問題,它的督脈很雄強。那麼與此同時,龜板就是龜要縮在裡頭,你想想,它頭和尾都能塞進去,任脈是比較靈活的。因此,我們有張著名的方子叫龜鹿什麼?龜鹿二仙。但凡任督二脈先天精氣之損耗,你用尋常的草木葯很難達到這個點上,那麼用這兩個葯就能補其不足。

九診(2018年5月12日)

現症:面色紅潤,脈象明顯改善,右部脈芤象明顯減輕,漸漸充盈,左部脈沉細。渾身乏力、畏寒、口乾、胸悶痛、頭腦昏沉、左手酸麻、手足厥冷、口唇乾、小腿乏力、眠差等癥狀均有改善。舌暗紅,苔白厚膩,舌下絡淤阻。脈在厥陰。左部脈沉細弱,右部脈芤。舌暗紅,苔白膩,舌下絡淤阻。脈在厥陰,欲走少陰。

處方:熟地30 山藥20 山茱萸20 茯神20 當歸20 棗仁20 杏仁6 香附18 百合20 牛膝20 杜仲20 紅參20。十二付。

到第九診的時候也持續的在好轉,這時候我換成誰呢?用這個腎氣法合了酸棗仁湯。我現在臨床上用的最多的一個方子是酸棗仁湯,各種病,從感冒、發燒到惡性腫瘤,全是酸棗仁湯,效果還不錯,我自己有時候都不好意思了,怎麼就跟酸棗仁湯扛上了。

十診(2018年5月26日)

現症:本周因服生冷水果而致病情反覆。面色紅潤,脈象較九診未見明顯改善。乏力,自覺疲乏。舌暗紅,苔白膩,舌下絡淤阻。脈在厥陰。左部脈沉細弱,右部脈芤。

處方:當歸24 紫桂24 白芍24 炙甘草18 大棗30 通草12 細辛9 吳茱萸15 制附子24 紅參24 黃芪60 生薑十二片 清酒半碗。七付。

第十診有個細節特別有意思,記得我給患者摸完脈之後,患者剛走,我說「誒,你留步,這周你是不是吃水果了?」患者一愣,說「沒有」。這是個女患者,老公跟她一塊兒來的,說「沒有」然後走了。走了之後,我這兒已經看下一個患者了,看著看著,筆一撂,不行,我讓旁邊學生過來,「你追出去問,肯定吃了水果」。學生追出去了,當事人還在,嚴刑逼供,真吃了。我氣壞了,為啥?那個芤脈都快沒了,厥陰脈都已經跑到少陰去了,「啪」一下打回了原形。哎呀,氣死我了,耽誤我做醫案!(眾人大笑)開個玩笑,實際上耽誤的是她自己嘛。

十一診(2018年6月2日)

現症:面色改善,泛紅,右部脈芤象不顯,左部脈沉細。渾身乏力有所改善。舌暗紅,苔白膩,舌下絡淤阻。脈在厥陰。

處方:當歸24 紫桂24 白芍24 炙甘草24 大棗90 通草18 細辛12 吳茱萸18 制附子15 乾薑15 山萸48 生薑十二片 百合30 清酒小半碗。七付。

之後打回解放前,我們又重新開始那個方子,跟著往回走,用了48克山茱萸,這一診我比較著急了。上一診大家看一下,用的什麼救逆呢?24克的制附子,我認為制附子先煎是在24克起,紅參24克、黃芪60克,這個是救逆。然後下一診什麼呢?這時候用了30克百合,有百合地黃湯的意思,還是一個48克山茱萸,我認為這個有點著急了。清酒用小半碗,這就比較浪費了,超市買還挺貴的。(眾人大笑)

十二診(2018年6月9日)

現症:面色泛紅,右部脈芤象不顯,左部脈沉細。渾身乏力等癥狀有所改善,舌暗紅,苔白膩,舌下絡淤阻。脈在厥陰。

處方:當歸18 紫桂18 白芍18 炙甘草18 大棗60 吳茱萸18 通草18 生薑九片 細辛9 紅參18 麥冬24 砂仁9。七付。

十三診(2018年6月17日)

現症:面色紅潤有光澤,右部脈芤象不顯,左部脈沉細。汗出。渾身乏力及口唇乾燥癥狀改善。舌淡紅,苔白膩,舌下絡淤阻。脈在厥陰。

處方:當歸24 紫桂18 白芍18 炙甘草15 大棗60 通草12 細辛9 吳茱萸15 制附子12 生薑18 茯苓18 生白朮12 清酒小半碗。七付。


「真傳一刻」第203期:張馳-奇恆病仲方證治芻議(五)

「真傳一刻」第203期:張馳-奇恆病仲方證治芻議(五)


再下一診的時候,依然是當歸四逆湯。十三診,到這一診的時候呢,對比了一下兩個報告,去年12月份和今年6月20號的診斷,大家看好這些數據,見證了奇蹟的時刻,這個病的發展在現代臨床意義上宣告已經控制住了,可以說就算行了。但是我認為還不滿足,這個患者現在還每周到我這打一次卡,我想把她徹底治好,咱挑戰一下試試,我認為沒啥問題,只要聽話,別跑偏。

至2018年6.23小結:

經過十四診的治療,患者脈象由厥陰傳向少陰,右部脈漸漸充盈,直至芤象不顯,左部脈沉象減輕,應指有力。畏寒,左手酸麻,手足厥冷,口唇乾,胸悶痛,小腿乏力,眠差,失眠多夢等癥狀均有所改善。痛經好轉。在北京協和醫院複診結果顯示病情穩定,醫囑麥考酚由六片/日改為四片/日,降壓藥拜新同停止服用。

這是當時的一個小結:一共十四診,脈象由厥陰逐漸轉向少陽,右手的脈開始充盈,芤象開始減弱,左部的沉象也減輕,開始逐漸應指。很多癥狀都改善,就連長久以來的痛經也好轉了。

看中醫非見不得人,中醫人當反求諸己

到北京協和之後,協和非常意外,「我們的治療又有效了」,為這事兒我還真有點想法。協和挺高興,問她說,同樣的患者,怎麼就你好轉了?他們的意思是想研究一下是什麼機理。患者說,「我沒敢告訴西醫我吃中藥了」。我對患者沒有求全責備,只跟她說了一件事兒,我說「這個病原本危及生命,你現在沒怎麼著,病情沒有惡化,而且不斷好轉了,不用你非說中醫好,但是請你承認找中醫看過。就像當年胡適、梁啟超也罷,找中醫看過,承認一下中醫看過你就行。」(我可能之前鋪墊的不多,沒告訴大家剛來吃中藥的時候分明是一個危重證。)

我們不用非得說我們怎麼樣,別好像人家找中醫看過之後,我們做了啥虧心事似的,好像我們見不得人,看中醫見不得人,對吧?別那樣。但是反過來,我認為啊,我們永遠不要做一個怨婦,抱怨誰,應該反求諸己,我們做的還不夠,沒能替先祖和後人撐起這片天,繼續努力吧。

我跟曹然老師啊,其實跟你們歲數年齡差不多,要說大吧,也沒差幾歲,但是畢竟說六歲算是隔代了,咱們隔了。慢慢的吧,我們的今天的成長經歷也希望給大家帶來一些幫助,盡我們所能,希望你們未來能夠越來越好。不是非得說中醫怎麼樣,而是它真的好,這是一種傳承。

7

過敏性紫癜案

劉某,男,57歲,壬寅年生。皮膚黝黑,體格壯實,生病以前嗜食油膩,喜酒,性急易怒。三月初由於突發全身骨節腫痛,脘腹痛兼有便血,住院于吉大二院,經診斷為過敏性紫癜,住院半月余,出院時癥狀減輕。

「真傳一刻」第203期:張馳-奇恆病仲方證治芻議(五)


初診:三月三十日

紫癜斑疹較密集,主要分布於腹部腿部,運動或氣溫升高則加劇。胃中嘈雜不舒,甚則脘腹刺痛便血。兼證周身關節腫痛、乏力,大便不成形,失眠。

該患血溢脈外,故見斑疹即胃腸道出血。六經辨證定為厥陰,肝木生機不足,風火相值。

處方:烏梅12g、當歸18g、半夏6g、白芍18g、黃柏9g、炙甘草12g、酸棗仁18g、百合9g、牛膝18g、杜仲18g、茯苓12g,七付水煎。

這是一個紫癜,我還有一些類似的病例,比方說血小板減少性的出血啊,那些我都沒有收錄,我認為這個都代表了。

這也是現在門診的一個患者,每周都來複診,57歲,屬虎的,皮膚特別黑,之前就願意吃油膩,性格急。三月份的時候呢,發現全身的骨節都腫了,從免疫學的角度呢,是過敏性紫癜引起的。脘腹疼,這時候就比較危險了,因為內臟在出血,之後開始便血,便血之後去了醫院,診斷是過敏性紫癜,住了半個月的院。用了激素之後,癥狀得到緩解,但是肚子還疼,裡頭還在內出血,而且渾身的骨節疼的不得了,之後到我這裡來。

當時紫點比較密集,這個照片是當時拍的。我從來不留病案,想到留病案就犯懶,那一天不知道為什麼,突然之間一看患者身上滿身是紫點,就想「你說先治幾診再拍照吧,結果拍不著了,總是這樣」,那麼就讓同學去拍了這個患者。

紫點主要分布在腹部腿部,一運動一累就嚴重了,胃痛比較重,肚子一疼就要拉血,再拉我就真怕他把那個肝臟、脾臟都給拉壞了,之後周身關節疼。用的啥方呢?這個雖然稱之為紫癜,但我把它歸於脈病,脈主藏血啊,你不能說血病,對吧?因為脈不藏血,血往哪兒跑啊,跑到哪兒,哪兒得病。你琢磨琢磨,跑到腦袋裡,腦出血,是不是這回事?這個腎裡頭有囊腫,除了水液,血液不參與嗎?是不是說這個問題啊?我們肝臟缺血時間長,血液不能正常地運化,可以變成肝硬化吧?同樣是這個道理。

用的這個方子,也是一張經方,出自《桂林古本傷寒論》,桂枝當歸半夏芍藥黃柏甘草湯,名是挺長啊,簡稱桂枝當歸湯。因為有熱證,去桂枝換烏梅,加上酸棗仁補他的肝血,牛膝、杜仲補腎,茯苓以利水,七付葯。看看怎麼樣啊。

二診:四月六日

胃中嘈雜減弱,紫癜分布明顯減少,但手足時有抽筋,腰痛,眼乾,口渴,大便日兩次不成形

學生分析:癥狀顯示陰傷,且脾氣虛弱,用藥兼助脾之運化,同時用五味子滋肺金充水之上源。

處方:烏梅12g、酸棗仁18g、五味子12g、香附12g、茯苓12g、木瓜18g、生白朮6g、百合9g、牛膝18g、枸杞12g、杜仲18g,十二付。

第二診的時候,紫癜分布開始減少,胃中開始嘈雜。下面「癥狀顯示陰傷,且脾氣虛弱,用藥兼助脾之運化,同時用五味子滋肺金充水之上源」,這是整理病案的同學寫的,做了一個分析,我覺得挺好,就留下來了。這一診我用的是酸棗仁湯的思路,那麼烏梅、棗仁、五味子都是酸味的,以補肝血,香附以行郁,茯苓、木瓜、白朮以和脾胃,加了一個百合,裡面有百合雞子黃湯的意思,牛膝、枸杞、杜仲以養腎陰,十二付,兩周。用酸棗仁湯治紫癜,看行不行。

三診:四月二十日

諸證明顯好轉,感覺身體逐漸有力,紫癜唯小腿內側遺留散在淤點。此次來診自感心下痞悶,觸診不硬。耳鳴聽力弱,手足抽筋加重,且常留清水樣鼻涕,以醒時增多。

舌質暗紅,苔膩白黃相間,舌下有淤

脈弦數,左關洪大寸細

肺開竅於鼻,今流涕為肺竅開。且經言心下痞,按之濡,其脈關上浮者,大黃黃連瀉心湯主之。

學生分析:抽筋為肝木生機恢復,體內陰津開始調動自救,為向愈之兆;痞為相火郁在膈下。

烏梅12g,酸棗仁18g,五味子12g,茯苓12g,牛膝18g,杜仲18g,百合18g

另大黃12g,黃連12g,以葯湯漬之,十二付。

到三診的時候,諸症好轉,身體開始有力量了,身上就剩一點紫點,多虧第一診拍了一下,要不又拍不著了,在哪兒呢?在小腿剩一點點,聽力比較弱,手腳抽筋比較重。那麼我的學生補了一段話,「抽筋為肝木生機恢復,體內陰津開始調動自救,為向愈之兆;痞為相火郁在膈下」,認為手腳抽筋是什麼呢?肝木生機恢復。這個有道理,因為什麼呢?你肝能藏血,那別的地方血就少了。所以我們在臨床上千萬不要手抽馬上就止痙,要分析它到底怎麼回事。那麼這個時候咱們補肝,烏梅12克,棗仁5味,量都很小。

另外加上兩個葯,加誰呢?有眼尖的人看到沒有?大黃、黃連。我們有這麼一個方,「心下痞,按之軟,其脈關上浮者,大黃黃連瀉心湯主之」。大黃、黃連兩味葯,以葯湯漬之,一定要浸泡。你看見這個左關洪大沒有?有這個熱,它能不洪大嗎,是吧?用大黃、黃連瀉其熱。十二付。

四診:五月四日

以厥陰邪氣從熱化,肝氣瘀滯而失疏泄,氣滯濕聚,從而濕熱溢動。

白頭翁12g,黃柏9g,黃連15g,秦皮12g,牛膝15g,棗仁12g,七付。

五診:五月十日

加以柔肝養血之葯

白頭翁12g,黃柏12g,黃連15g,秦皮12g,牛膝18g,桑上寄生18g,當歸18g,芍藥18g,十二付。

六診:六月一日

白頭翁12g,黃柏12g,黃連15g,秦皮12g,當歸15g,棗仁18g,十二付。

七診:六月十五日

紫癜痊癒,唯有乏力仍在。

此時依舊病在厥陰,寸滑數左關軟。

後仍以白頭翁湯消息加減,以善其後。

那麼再往後,我認為完全是厥陰的問題了。用一張標準的什麼方?白頭翁湯,加棗仁養肝血,基本上後邊都是白頭翁湯為基礎。到6月1號的時候,他這個紫癜痊癒了,唯獨有一個癥狀,是乏力。這裡的痊癒只是從西醫的理化檢查,包括從癥狀上說。但是我認為是不是痊癒了?沒有,實際上我認為還有病。為什麼?因為脈象還是有這個脈證。所以到今天為止,他還會再來調,但是肚子已經徹底不疼了,這些問題都沒事了。

結束語:緬懷前輩,薪火傳承

講著到這兒呢,我這部分的分享結束了,挺開心能夠跟大家度過漫長又短暫的這三小時。最後,我這個人有時候好嘮叨,今天早上上課之前,突然想起一位老人,本來他老人家也應該來咱們的會場,就是我們的胡老(小編註:胡老指胡永盛老先生,於2018年4月24日辭世),我跟曹老師這批人,這麼多年受到胡老的護佑非常多,無比懷念他老人家。在這裡希望老人家在天之靈能夠寬慰,能夠看著我們這批後生努力地成長。那麼作為你們的老師,或者比你們虛長几歲,叫老大哥,同樣也希望你們在中醫這條路上越走越堅實,把我們中醫的薪火傳承下去,成為能夠解決世間的病苦的蒼生大醫。好,謝謝大家!


「真傳一刻」第203期:張馳-奇恆病仲方證治芻議(五)


整理校對:采采 邰麗媛 陳劍城

審核:張馳老師

編輯:朱麗莉

聲明:

·本文根據張馳老師2018年7月在「從經典到臨床」優秀中醫學子長春中醫藥大學暑期培訓班的學術報告整理,由「中醫家」協助整理編校。

·感謝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青年中醫培養工作委員會、深圳市頤仁中醫基金會、頤仁青年中醫會、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傳統診療醫院、廣譽遠中藥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大力支持。

· 歡迎投稿:bianjibu@zhongyijia.com.c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醫家 的精彩文章:

陳全新針灸補瀉手法
原創專欄|西洲子:也談「取象比類」

TAG:中醫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