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真金不怕火煉!抗戰時期勇猛一時的粵軍,曾打得日軍三次換帥

真金不怕火煉!抗戰時期勇猛一時的粵軍,曾打得日軍三次換帥

作者:本先生

聲明:「兵說」原創稿件,抄襲必究

「兄弟們,跟我嚟!唔好做衰仔啊!」1937年淞滬戰役中,粵軍第66軍159師代師長羅策群喊出這句話後,冒著槍林彈雨率部隊發起衝鋒……

在諸多抗日戰爭題材影視作品、文學作品裡,總會提到東北軍、川軍、桂軍等軍系有多兇猛,對抗日戰爭付出了多少犧牲,但還有另外一支軍隊,為抗戰勝利做出的貢獻一點不輸於其軍系。這支軍隊曾打得日軍三次換帥,它就是來自廣東的「粵軍」。

北伐戰爭時期的粵軍

雖然在大家影響中「粵軍」的存在感並不高,但粵軍的單兵素質在當時全國軍系排名里是名列前茅的。因為近代廣東就是新思想的多發地,和北方軍校相比,南方軍校更注重「現代化軍事訓練」。當年孫中山就在蘇聯和我黨的幫助下,在廣州黃埔建立了「陸軍軍官學校」,也就是我們通常提到的黃埔軍校。在黃埔軍校接受過「現代化軍事訓練」的軍官,畢業後也大多都投身到隊伍中去,成為部隊里的將領。另外,從1937年開始,廣東還為抗日輸送了大量兵源。據統計,1937年至1945年間,廣東實征壯丁人數達到九十餘萬人,雖然不是最多的省份,但數量也達到了全國第五。

抗戰時期各省徵兵人數統計

粵軍第一次出現在世人面前,是北伐戰爭時期。當時粵軍第一師擴編為第四軍,由李濟深擔任軍長,其中第十師、第十二師、葉挺獨立團參加北伐,從廣東一路向北,勢如破竹,打敗吳佩孚以及孫傳芳,拿下了湖南、湖北、江西、江蘇等地。

1927年北伐軍攻下武昌後,各界人士要為第四軍召開慶功會,特別鑄造了一塊鐵盾,鐵盾正面鑄有鮮艷紅色「鐵軍」兩字,就此第四軍的「鐵軍」威名流傳開來。

粵軍士兵經常背帶著斗笠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日本為了轉移國際視線,以配合其它部隊在東北的侵略,自導自演在上海製造事端。

1932年1月28日當晚,日軍突然向上海發起攻擊,四川路西側日軍二十餘輛鐵甲車向中國駐軍發動進攻。當時的上海駐軍正是粵軍第十九路軍,第十九路軍總部接到戰事消息後,指揮部隊立即發起反擊。

第十九軍並非蔣介石嫡系部隊,所以待遇和中央軍也不一樣,在「一·二八」戰事打響之前,蔣介石已經拖欠第十九路軍大量軍餉,加上當時正是冬季,上海連降大雪,第十九路軍不得不身穿薄衣,在冰天雪地里與日軍展開戰鬥。

雖然條件惡劣,但絲毫不影響第十九路軍的戰鬥力。沒有重型武器,他們組織敢死隊帶著手榴彈趴在日軍裝甲車的必經之路,以血肉之軀阻擋敵軍戰車前進;沒有軍艦,照樣組織敢死隊潛水摧毀日方軍艦;打完子彈,手持砍刀近身與日軍肉搏。

日軍多次增兵發動進攻,不但突破不了第十九路軍的防禦,還遭到重創,日軍不得不多次更換總司令。

淞滬會戰中的粵軍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粵軍幾乎活躍在所有的大型小型戰役里,淞滬抗戰,南京保衛戰,蘭封會戰,廣州戰役,長沙會戰等等。除了上面提到的第四軍「鐵軍」以及第十九路軍,粵軍還有另外一支軍隊,這支軍隊簡直是個神奇的存在,整個抗戰歷史中,它幾乎打滿全場,力克強敵,連立戰功,救同袍於危難,哪裡戰事緊迫它就出現在哪裡,簡直是抗戰里的「救火隊」,它就是第六十四軍--銅軍。

第六十四軍和第四軍一樣,都是由粵軍第一師發展而來。銅軍一開始在粵軍一眾部隊里並不起眼,但從1938年5月開始,銅軍便開始了「救火之旅」。

先是豫東戰役里收復羅王寨,所有官兵奮不顧身連番進攻,攻克日軍據點,成為豫東戰役里唯一受中外記者稱讚的部隊。

然後又參與萬家嶺戰役,在戰役中重創日軍,打得日軍要給被圍困的部隊空投補給,空降指揮官。

1939年,「銅軍」被調回廣東,參與「第一次粵北會戰」,在歷時三天的戰鬥里,打得日軍不得不撤退回廣州進行防守。

緊接著惡戰之後還沒來得及休整的第六十四軍,被火速調往廣西,救援岌岌可危的桂南戰線,經過三個晝夜的奮戰,廣西戰局轉危為安。

位於南京的廣東山莊

在整個抗戰史里,粵軍的戰績是相當輝煌的,除了上面介紹了的第四軍、第十九軍以及第六十四軍,粵軍還有很多部隊為抗戰貢獻了巨大力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兵說 的精彩文章:

抗戰時期的鈔票像什麼樣?當時的千元大鈔和銀元哪個更頂用
首艘國產航母已清空甲板設施,整裝待發進行第二輪海試

TAG:兵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