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特朗普又雙叒叕退群?美國欲廢中導條約,中國躺著也中槍

特朗普又雙叒叕退群?美國欲廢中導條約,中國躺著也中槍

「退群」這個頗具我國特色的網路化辭彙,因被拿來形容美國政府接連退出各項協議和組織的單方面行為而在網路上爆火。而就在近日,繼美國總統特朗普威脅退出世貿組織以及萬國郵票聯盟之後,其本人又在一起競選集會時,公開向外界聲稱要退出冷戰時期與蘇聯簽訂,並維繫至今的《消除中程和中短程導彈條約》也就是大家熟知的《中導條約》。這個消息一經媒體報道,立即在全球範圍內掀起了軒然大波。針對這個美蘇兩國在冷戰時期達成的最重要的軍控成果,特朗普這一系列動作又有何深層次的動機呢?

(美國總統特朗普公開表示將打算退出美俄《中導條約》)

眾所周知,在冷戰氛圍達到頂峰的上世紀70年代末期。美蘇兩國之間互相瞄準的除了那數以千計的洲際彈道導彈外,在位於主戰場的歐洲大陸,中程彈道導彈也是構成雙方核威懾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不過,隨著80年代中後期戈爾巴喬夫就任蘇聯領導人後,兩國關係開始趨向於緩和,而為了減少雙方的核軍備壓力以及體現和平的誠意。在經過數年的談判後,美蘇兩國首腦終於在1987年正式簽訂了《中導條約》。根據協議內容,兩國在此後共銷毀了近2700具陸基中程導彈的發射載具,極大的緩解了原本緊張的局勢。

(《中導條約》的簽訂,極大的緩解了冷戰末期的緊張局勢)

隨著蘇聯的解體以及冷戰的結束,繼承了蘇聯龐大核武庫的俄羅斯也同樣認可了《中導條約》。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此後美俄關係的持續惡化,在2011年《中導條約》也首次陷入了困境。時任美國總統的奧巴馬就在那時警告稱,俄羅斯正秘密裝備可能違反協議的「伊斯坎德爾-K」陸基中程巡航導彈,並在2013年正式宣布俄羅斯違約。美國方面認為,「伊斯坎德爾-K」的射程早已超過了條約所規定的不能超過500KM的限制。而此次特朗普威脅要退出《中導條約》,基本上可以看做是這一系列事件的後續。

(美國人認為俄羅斯裝備的伊斯坎德爾-K巡航導彈違約在先)

若要談起此事件的影響,相比於條約簽訂方的美俄兩國,夾在他們中間的歐盟顯然成了最大輸家。畢竟當年簽訂《中導條約》之後,蘇聯銷毀的大部分陸基中程導彈如SS-20等,其針對的就是西歐各國以及駐歐美軍等目標。若是協議失效後,俄羅斯方面重新建立的中程彈道導彈或巡航導彈,首當其衝被威脅的自然也是西歐諸國。雖然目前看來,特朗普退出條約此舉頗有些損歐盟而不利己的架勢。不過,若是聯繫到自蘇聯解體後老歐洲與美國之間的各種離心離德,美國政府這系列動作背後肯定也是蘊含著敲打盟友的意味。

(條約若廢除,未來籠罩在俄中程導彈下的西歐將成最大輸家)

當然,特朗普政府在列舉單方面退出《中導條約》的理由時,也沒有忘記拿我國說事的慣例。美國方面認為,由於中國不受條約的約束,因此在美蘇兩國銷毀陸基中程導彈之後的數十年間,打造了一支技術水平與裝備規模都算得上世界第一的陸基中程導彈力量,這些導彈的存在,賦予了解放軍在西太平洋地區的「導彈優勢」。美海軍前任太平洋艦隊司令哈里斯甚至公開宣稱:如果中國加入《中導條約》,那麼他們95%導彈將違約。並為此提出了想要美國不退約,除非俄羅斯和中國都加入條約並且嚴格遵守的要求。

(各型中程導彈賦予了中國在西太平洋地區的「導彈優勢」)

顯然,這種奇怪要求無異於痴人說夢。畢竟對於中國而言,在海空軍裝備規模相比潛在敵人均處於劣勢的背景下,依託各種先進武器打造的反介入/區域拒止體系是禦敵於千里之外的最佳手段。而這個體系中,包括反艦彈道導彈在內的各型中程導彈武器,又是構成這個體系必不可少的的核心力量。特朗普針對中國此舉,除了異想天開外,似乎也找不到其他更加合適的形容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利刃軍事 的精彩文章:

日本總想「搞事情」,美國都勸別以卵擊石,中國:請開始你的表演
美軍最新大動作:加緊布置第三次「抵消戰略」 目標直指殲20

TAG:利刃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