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有多少人知道燕雲18騎?為何這支部隊如此殘忍和神秘?又為何消失

有多少人知道燕雲18騎?為何這支部隊如此殘忍和神秘?又為何消失

原標題:有多少人知道燕雲18騎?為何這支部隊如此殘忍和神秘?又為何消失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這首詩來形容燕雲18騎是再合適不過的了。有很多東西讀者不相信那是真實的歷史,比如如果告訴他們這二戰時敵人的兩個士兵就能攻下某國一座城市,他們不會相信。他們也不會相信擁有著世界上最先武器的義大利士兵,會被一群衣索比亞的半野蠻人打敗。他們更不會相信項羽用3萬人追得劉邦60萬大軍落荒而逃,還殺死了20萬敵人。他們絕對不會相信燕雲18騎。很多人把戰爭理解為了打架,那確實很幼稚。


關於燕雲18騎這支神秘部隊,被傳誦了上千年。他真的存在過嗎?還是像金庸筆下的郭靖郭大俠一樣,是漢人給自己塑造的一個希望。在戰爭這個大江湖裡,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有隋唐英雄羅成的父親老羅藝率領著這樣一支秘密部隊。他們身穿黑甲,腳踏胡靴。蒙面而行,獨來獨往,他們每次出動都是由18人組成。18名士兵,18匹戰馬,18把圓月彎刀,18張硬弓並利箭,18張面具,126把精剛匕首,彷彿18個v字仇殺隊,組成了一支復仇的部隊。這不是一支常規的作戰部隊,這是一支神秘而又恐怖的殺手部隊。敵不犯我,我不犯敵,敵若犯我,寸草不生。



作為一支秘密部隊,燕雲18騎為何那麼喜歡18這個數字?這不僅僅代表著十八層地獄,代表著死亡,更代表著一種威懾和復仇。這個部隊從來不會主動出擊去進攻敵人,而每次出現都是在敵人犯我邊界之後,深入敵中或敵後進行夜間殺戮。這支部隊是鐵和血的代名詞,他們眼裡沒有任何妥協和感情,他們所到之處所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屠殺。他們不講究任何規則,也不留任何後患,他們所做的就是最大程度地殘忍和恐怖。當今天我們用殘忍這個詞來形容他們時,有沒有想過我國邊民當時所遭受的痛苦和侵犯?他們的子女像牲口一樣被人搶來搶去,他們的財產被別人洗劫一空,他們的家人被敵人任意踐踏,那個時候有人同情過他們嗎?如果在戰爭中講情講義的話,那就沒有戰爭了。燕雲18騎最大的特點就是以暴制暴。


這支部隊是羅藝訓練的一支死士之隊,他只聽命於羅藝一人的指揮。他們就像v字仇殺隊里那個劍客一樣,平時永遠生活在陰暗之處。等到主人的一聲呼喚,他們便像幽靈一樣給敵人帶去死亡和噩夢。燕雲18騎,並非真的就是18個人,只是每次出征都是18個人。這樣做既保留了神秘,又迷惑了敵人。似乎這是一支永遠也殺不死的敵人,因為他們躲在暗處偷襲出手,每次都能殺得敵人出其不意。他們不但針對敵方的部隊進行屠殺,更會深入到敵人的大後方進行毀滅。一夜之間,整個部落男女老幼全部灰飛煙滅,此後插刀為號,以示警告。這樣一支魔鬼之師,往往決定了敵人的重大軍事部署。畢竟戰爭的目的是為了升官發財,封妻蔭子。家人都沒了,搶劫還有什麼意思呢?



如果用人道主義來評價戰爭,沒有一場戰爭史正義的。就像唐僧說不能殺生一樣,當他遇到強盜和妖怪時,他又何必跪地求饒呢?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是必不得已下才發動的非常手段,所以我們不能用平常人的眼光去看待燕雲18騎。相傳,有一天,身在漠北的沙漠之鷹又想對中原地區伸出他的貪婪之手。是夜,剛剛踏入我朝邊界,就遭到了燕雲18騎的突擊。這支部隊不但殺了敵人三千個還在美夢之中沙漠狂徒,還在追擊中又殲敵2000。就是此次小戰,避免了敵我雙方一場曠日持久的大軍團作戰。這對雙方的老百姓來說都是一場無言的勝利,所付出的代價僅僅是燕雲18騎刀下的五千野鬼。


至於燕雲18騎為什麼消失?又如何消失的,也是一個謎團。這個部隊真的存在過嗎?正史里並沒有記載。隋唐英雄傳裡面卻有著大量的描述。但正史里沒有記載的東西,就真的不存在嗎?雍正的血滴子,乾隆的粘竿處,元首的死亡之師……難道都是江湖傳說嗎?這裡面肯定有很多誇張的成分,但在特殊時期,一群特殊的人也確實能起到特殊的作用。如果兵馬俑沒有被發掘,誰也不會相信秦始皇會造出這些東西。如果張獻忠的江中沉銀不在昨天被考古隊搶救性發掘,民間一直認為他僅僅只是一個傳說。對於燕雲18騎,是傳說還是事實都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留給了我們一個思考戰爭的故事。這難道還不夠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仁青讀史 的精彩文章:

劉禪真的傻嗎?他不但聰明過人而且是深謀遠慮,為何樂不思蜀呢
現代化歐洲部隊入侵半原始非洲國家,大炮機槍對戰長矛,結果笑尿

TAG:仁青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