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甜蜜之下的罪惡:圖說白糖背後的黑暗歷史……

甜蜜之下的罪惡:圖說白糖背後的黑暗歷史……

甜蜜之下的罪惡:圖說白糖背後的黑暗歷史……

成龍電影《功夫瑜伽》中,提到了唐朝王玄策一人滅掉摩揭陀帝國的故事,但我國東方學大師季羨林卻發現這段歷史背後更大的秘密:所有的一切居然是由白糖引發的,而白糖的歷史作用遠遠超乎人們的想像......

世界華人周刊專欄作者:朗博

一場由白糖引發的戰爭

公元647年,大唐派遣一個30人的使團前往天竺的摩揭陀帝國,到達了印度地界,摩揭陀帝國纂位的新王阿羅順那聽說大唐使節入境,派了2000人馬半路伏擊,可憐30人只逃脫了正、副使兩人。

甜蜜之下的罪惡:圖說白糖背後的黑暗歷史……

帶團的人叫做王玄策,雖然只是個小官,但絕對很有性格,他竟然不回唐朝叫救兵,一怒之下跑到了尼泊爾,和尼泊爾國王討價還價借來七千奇兵,又檄召臨近處各大唐藩屬國,湊了一萬人雜牌軍,殺向印度。王玄策最後攻破摩揭陀帝國,抓住了國王阿羅順,征服印度,一雪前恥。「一人破一國」,王玄策真乃牛人也!

甜蜜之下的罪惡:圖說白糖背後的黑暗歷史……

王玄策畫像

成龍電影《瑜伽功夫》的背景正是這一段歷史。但你絕對想不到王玄策出使印度主要目的是什麼,答案讓你目瞪口呆:白糖!這就是「一場由白糖引發的戰爭」。

甜蜜之下的罪惡:圖說白糖背後的黑暗歷史……

季羨林的發現

這個歷史結論可是我國著名大學者季羨林先生髮現的。

甜蜜之下的罪惡:圖說白糖背後的黑暗歷史……

季羨林

早在1930年代,季羨林在德國學習梵文的時候,注意到 「糖」這個字,英文是sugar,德文是Zucker,法文是sucre,俄文是caxap,均來自於印度的梵文sarkara,因此歐美國家認為白糖是印度人發現的。

但印度文的白糖卻是cini,cini就是中國的意思,印度人居然認為是白糖是中國人發現。

白糖到底是誰發現的,年輕的季羨林思路凌亂了。

1981年,北大歷史系收到一個卷號為P3303的敦煌殘卷,其正面是佛經,背面竟然記載著製糖術。季羨林一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以殘卷為突破口,經過17年艱辛的努力,終於寫下一部30萬字的皇皇巨著——《糖史》

《糖史》是一部世界文化技術交流史,是一部中國古代的輝煌史,同時也是一部中國近代屈辱史。

甜蜜之下的罪惡:圖說白糖背後的黑暗歷史……

甜蜜之下的罪惡:圖說白糖背後的黑暗歷史……

人類歷史上的「奢侈品」

現在的白糖也就幾元錢一斤,大家深不以為然,但白糖在人類社會發展居然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即便現在人,也非常迷戀甜的東西,小孩子都愛吃糖。這是為什麼?

人類還處於原始社會時,就發現甜甜的蜂蜜是補充能量最好的食物。在那個茹毛飲血的艱苦條件下,原始人獲得每一卡的熱量就要付出很大的代價。甜食是提供熱量的最佳載體,所以這份記憶一直存於人的潛意識中,帶有甜味的食物就成了人類孜孜以求的目標。

甜蜜之下的罪惡:圖說白糖背後的黑暗歷史……

人類進入文明社會以後,人對蜂蜜充滿了感情。英語中honey本意是蜂蜜,後引申為親愛的、愛人,好像只能用蜂蜜才能形容最親切的人。

但是天然的蜂蜜太少了,所以無論哪個民族都開始熱衷於製造糖技術的研究。

我國在商朝西周時,就有了糖的記載,但是這時糖被稱為「飴」,接近今天的麥芽糖,是從含有澱粉質的糧食中提取的。當時糧食的畝產很低,人們勉強才吃飽,不可能把大量糧食作為糖,所以,飴糖只是上層貴族才能享受的奢侈品。老百姓也只有過年時才能吃上,現在老人都記得「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二十三,糖瓜黏」的說法,飴糖只是過年時才能吃到的。我小時候,家裡主要的年貨就是糖和瓜子。

甜蜜之下的罪惡:圖說白糖背後的黑暗歷史……

在中國之外,印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製作糖的國家。

公元前510年,波斯皇帝大流士侵略印度時發現了「蘆葦產蜂蜜卻沒有蜜蜂」的秘密,這就是甘蔗。這也為波斯帶來了巨大的財富。直到公元642年,阿拉伯人侵略波斯發現了蔗糖的製作方法,傳到了北非和西班牙。

11世紀,西歐人的十字軍東征,返家的十字軍戰士興奮地談論這種「新的香料」以及其美妙的味道。於是西歐與東方開始了源源不斷的糖進出口貿易。但糖的價格貴得令人咋舌,當然僅僅只有皇家貴族才能享受到。

甜蜜之下的罪惡:圖說白糖背後的黑暗歷史……

了不起的黃泥水淋糖法

由於糖太珍貴了,我們古人就開始學習各種製糖的工藝,我們向埃及學過,也向波斯學過。到了唐太宗時期,就派王玄策到印度學習製作白糖的方法。當然他不僅「一人滅一國」,更重要的是把蔗糖的方法帶回唐朝,從此中國的製糖工藝水平大大提高了。

經過宋元兩代以後,中國還不斷學習外國的製糖技術,《馬可波羅遊記》記載:幾個從巴比倫來的人,教中國人用木材的灰來精鍊白糖

正是經過不斷努力,終於在明朝時「黃泥水淋糖法」橫空出世,人類終於可以製作出今天的白砂糖了!

甜蜜之下的罪惡:圖說白糖背後的黑暗歷史……

黃泥水淋糖法

明朝《天工開物》記載:福建和廣西將過冬成熟的甘蔗,榨成汁,盛入缸中,然後用火熬,等到變成黃黑色的糖漿,倒入桶中凝結成黑沙糖。然後一口缸,上面安放一個瓦質漏斗,用稻草塞的漏口,將黑砂糖倒入漏斗中,等黑沙糖結成塊,再去掉稻草,用黃泥水淋漏斗中的黑砂糖,黑渣從漏斗流入下面的缸中,漏斗黑砂糖就變成了白霜,最上一層約五寸多,非常潔白,就和我們今天吃的白砂糖一樣。

「黃泥水淋糖法」簡單易行,不但產糖效果好,而且操作簡單,製作的效率大大提高。中國一下子成為當時世界上的製糖大國,製糖的工藝也都是全世界最先進的。

經過千年的歷史,在與印度、西亞之間的不斷交流和傳播中,中國人終於完成了人類偉大的「製造甜蜜事業」!這是一部中國古代輝煌史,也是一部中外文化技術的交流史!

甜蜜之下的罪惡:圖說白糖背後的黑暗歷史……

「黃泥水淋糖法」傳回了印度,而對印度人來說,這幾乎是一種最新型最先進的技術,印度因此把這白砂糖的叫做「cini」。後來,經過印度,白砂糖及其技術傳到了歐洲。

但是,當白糖傳到了歐洲的時候,人類的歷史進程發生了巨大變化,中國人開始了一部屈辱的近代史!

甜蜜之下的罪惡:圖說白糖背後的黑暗歷史……

白糖改變了世界

在白糖製作技術沒有傳到歐洲前,白糖這種昂貴的東西只在藥店里出售,並被認為能醫治眼科病、胸科病、淋巴病和體液病。在英國,只有王室、貴族才能在生病時享用砂糖,蔗糖變成了社會地位的象徵。

當製糖技術傳入以後,就徹底地改變了歐洲人的生活習慣,也改變了整個世界的發展。

在英國,白糖 「飛入尋常百姓家」了,人們開始習慣於在喝咖啡和喝茶中放糖,吃糖的習慣也成為中產階層的生活方式,英國成為一個「吃糖大國」。英國吃糖的時尚又引領著整個歐洲,也影響了其殖民地和新大陸。白糖就成了最緊俏時尚的商品。但是歐洲又不產甘蔗怎麼辦?於是一場「罪惡的甜蜜事業」開始了,一場長達300年的重新構建世界商業秩序的序幕拉開了…….

英國東印度公司從17世紀中葉,開始在加勒比海地區種甘蔗。奴隸販子把非洲黑人搶到手,再經過海運,前往加勒比海,賣給北美的種植園主。然後再把白糖倒回歐洲,在歐洲高價賣了白糖,買槍支再賣到非洲,並換取奴隸。

甜蜜之下的罪惡:圖說白糖背後的黑暗歷史……

這種跨界歐美非的「三角貿易」,頭一次把三大洲連在了一起。後來,三角貿易還經營棉花,美洲成了種植甘蔗和棉花的基地,從美洲過來的船隻不僅帶來了白糖,也帶來了棉花。這些棉花被運到曼徹斯特,這裡就成了英國的棉紡織基地,於是改變人類命運的工業革命開始了,人類歷史進程邁入了現代工業文明時代。

英國就是這樣通過販賣黑奴、白糖、棉花,建立起近代世界貿易體系,英國成了世界上的「日不落帝國」,世界的格局發生了巨大轉變。

正如 《拉丁美洲史稿》中說:「蔗糖在18世紀經濟中所佔據的地位,就如鋼鐵在19世紀,石油在20世紀所佔據的地位一樣。」

甜蜜之下的罪惡:圖說白糖背後的黑暗歷史……

甜蜜之下的罪惡:圖說白糖背後的黑暗歷史……

中國人痛苦的回憶

川北稔在《砂糖的世界史 》說:「哪裡有砂糖,哪裡就有奴隸」。

在19世紀之前,歐洲人「甜蜜的事業」完全是建立在非洲黑人的鮮血和痛苦上的。但是1838年,英國廢除了殖民地的奴隸制度,甘蔗種植園黑奴自由了,沒有了勞動力,怎麼辦?於是他們又把罪惡的黑手伸向了中國……

1846年,廈門開設德記洋行,亦稱賣人行。西方種植園主用暴力和欺騙的手段,開始販賣大量的華工,在華工的胸前打上烙印,以S﹑P﹑C三字分別販賣到夏威夷、秘魯和古巴的甘蔗園和製糖廠,史稱「賣豬仔」。

甜蜜之下的罪惡:圖說白糖背後的黑暗歷史……

一名黑奴的價格為1000元,而一名契約華工才400元,當時歐美人說:「在全世界上能為我們辦事的人,沒有哪一個超過中國人。最好趁著這一次季候風,派出艦隊,到中國沿岸去擄掠中國男人、女人和小孩,越多越好。」

中國華工物廉價美,因此,各國在汕頭、澳門大肆擄掠華工。到二戰結束,光賣到東南亞的勞工就達一千萬。

甜蜜之下的罪惡:圖說白糖背後的黑暗歷史……

在電影《黃飛鴻之壯志凌雲》中,有反映歐洲人來中國販賣人口的情節

而華工在契約期間的死亡率高達75%,平均勞動壽命只有5年

華工們每天要高負荷勞動,吃著如豬仔般的食物,餓死、累死、病死的不計其數。孫中山的兩個叔叔就是被賣到夏威夷再沒有回來。

最駭人聽聞的就是古巴煉糖廠,為了讓白糖更白,加進了動物的骨頭,當動物骨頭不夠時,居然把華工的骨頭加進去。華工即便死後都無法擺脫命運的摧殘。

甜蜜之下的罪惡:圖說白糖背後的黑暗歷史……

帶著腳鐐的甘蔗園的華工

中國人用智慧和技術給全世界帶來了「甜蜜的感覺」,但這「甜蜜」卻給海外華人帶來了屈辱、災難和死亡。

中國華工用苦難和生命創造了當地繁榮,像美國的夏威夷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白糖生產基地。所以,夏威夷華人很多,清末時,就成了孫中山的革命基地。現在東南亞的多數華人,也是百年前存活下來的華工的後代。

如今,當你再舀起一勺雪白純潔的砂糖時,是不是感到沉甸甸的?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正是中國的製糖技術改變了世界,加速了歐美等國的歷史進程,這現在看起來最普通的白糖,卻承載我們民族歷史上的輝煌和屈辱。

回顧歷史,不忘昨天!《世界華人周刊》謹以此篇獻給已故的季羨林老先生,同時也緬懷那些葬身異鄉的華工,我們相信歷史再不會重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