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三家公司要求撤稿,彭博社導演的大戲何時落幕

三家公司要求撤稿,彭博社導演的大戲何時落幕

最近這一個月的時間裡,在彭博社用一篇名為「The Big Hack: How China Used a Tiny Chip to Infiltrate U.S. Companies」的報道上刊之後,可謂是引發了美國科技圈的「一出好戲」,也更是讓一眾吃瓜群眾有了看科幻片的感覺。

帶著火藥味的撤稿要求

在這篇號稱歷時一年多,採訪數十位專業人士的調查報道中,彭博社繪聲繪色的描述了中國有關方面通過在主板上安裝「惡意晶元」的方式,來入侵美國公司和政府機構。其中指出,美國主板生產商超微(Super Micro)在中國工廠中生產的主板,被暗中加入了一枚米粒大小的晶元,使用這個後門,中國將能夠輕易入侵超過30家美國企業的伺服器,並竊取機密信息。


三家公司要求撤稿,彭博社導演的大戲何時落幕


當然,對於中國意圖竊取美國公司商業秘密的指責,在過去的數十年里屢屢發生。但是與之前截然不同的是,在中國方面還未表態之前,在彭博社報道中處於「受害者」位置的蘋果與亞馬遜,都極其迅速的根據文章細節做出了逐條反駁。

亞馬遜在其官網的聲明中表示,「無論任何時候、過去或現在,我們都沒有發現過任何與修改硬體有關的問題、或在任何Elemental(這是一家被亞馬遜收購的公司)和亞馬遜系統中的超微主板中找到惡意晶元」;而蘋果則是這麼說的,「蘋果從未找到在任何伺服器里找到任何可疑的晶元或者漏洞,也從未就此事件主動聯繫過FBI或其他機構」。


三家公司要求撤稿,彭博社導演的大戲何時落幕


這還不算完,在這一事件發酵近20天之後,蘋果CEO庫克在接受一家媒體採訪時,更是罕見的要求彭博社「撤回這篇報道」。要知道,蘋果一貫對外的形象都是高冷而剋制的,在歷史上幾乎沒有出現過要求撤下稿件的情況。而在庫克起了個頭之後,亞馬遜高管Andy Jassy、超微CEO梁見也先後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要求撤稿。


三家公司要求撤稿,彭博社導演的大戲何時落幕


現在看來,彭博社拉開的這次「惡意晶元」風波儼然成為了「羅生門」,儘管不斷在重申對於這篇稿件有信心,還強調有17名未署名的消息人士已經證實了「操縱硬體和其他攻擊因素」。但從與其相關幾家企業對此的態度來看,可能並非如此。


彭博社在寫科幻故事嗎?


回過頭來看看彭博社的這篇文章,作為一篇與半導體硬體強關聯的技術向文章,彭博相對單薄的技術論證給持有異議人士提供了足夠多的彈藥。在彭博社的口中,惡意晶元只有米粒大小,並偽裝成信號調理耦合器,其內部包含的少量代碼指示已完成的伺服器對外部修改開放,並準備好遠程接收來自外部設備的其他代碼,從而為外部訪問其所包含的信息創建後門。


三家公司要求撤稿,彭博社導演的大戲何時落幕


但實際上,硬體層面入侵不同於軟體,沒有「肉雞」、沒有「殭屍網路」,一切都只能靠這顆小小的晶元。不談彭博給出的晶元是淘寶上隨便可以買到的濾波器,而想要實現硬體入侵,需要在如此之小的晶元上加入CPU、聯網、存儲和供電模塊,同時還要有足夠計算力的攻擊設備。這一點,別說2015年的地球科技做不到,就算是放到2018年的今天,也同樣不行。

除了要與這種帶有醜聞性質的點名撇清關係之外,如果蘋果、亞馬遜、超微不及時做出切割,很容易讓外界對於其內部的風控體系提出質疑。蘋果、亞馬遜等巨頭在採購超微的伺服器主板時,要麼就是蘋果工程師設計好圖紙,超微只負責代工,要麼就是OEM的模式,但無論如何,設計審批流程是要走的。而在真正進入生產環境時,蘋果、亞馬遜也是要例行檢查以及更新固件,想要讓「惡意晶元」進入生產環境潛伏,這得需要多麼無與倫比的運氣。


三家公司要求撤稿,彭博社導演的大戲何時落幕


更讓這家蜚聲世界的新聞社尷尬的是,到目前為止,這顆神乎其神的「惡意晶元」並沒有確實的出現在現實世界之中,沒有實物、沒有拆解視頻。更難堪的還在後面,在彭博社文章之中僅有的幾位實名出現的專家之一的Joe Fitzpatrick,在接受另一家媒體採訪時,公開了他與彭博社記者Jordan Robertson交流的具體細節,基本上證實了彭博社記者採用了很輕率且不負責任的寫作態度,相當多的事實都是「腦補」所得。

事到如今,彭博社緣何死扛到底

不過面對種種不利的局面,彭博社表現出寸步不讓的態勢確實令人費解,為「Fake News」道歉乃至撤稿對媒體來說是並不罕見,有句話其實說的很對,「出來混,有錯就要認,挨打要立正」。鼎鼎大名的《紐約時報》就在2003年的「布萊爾事件」,在頭版刊發了7500字的長文,其積極的態度也使負面影響得到減輕。


三家公司要求撤稿,彭博社導演的大戲何時落幕


但是相比於動輒用戶上百年歷史的紐約時報和路透社,成立於1981年的彭博相當年輕,也造成了底蘊相對於其他有世界影響力的媒體顯然要稍遜一籌。而其之所以能夠在短時間內崛起,並成為一家權威資訊機構,則是因為這支2000名記者組成的團隊以專業度、嚴謹度及深度著稱。

彭博創始人邁克爾·布隆伯格就有過這樣的表述,「錯誤會毀掉聲譽、公司和我們的員工,甚至引發戰爭、奪去生命。撰寫新聞報道需要時間而且必須謹慎。作為新聞機構,我們必須小心謹慎不犯錯誤,即使有時這意味搶頭條的時候落在別人後面」。


三家公司要求撤稿,彭博社導演的大戲何時落幕


以「彭博社 道歉撤稿」或者「Bloomberg apologize
etractions」等關鍵字在百度或者Google上搜索,除了最近的這次事件之外,進入千禧年之後,也就是只有一輕一重兩次事故。輕的是在2015年因為旗下記者PS了一張希拉里的照片,彭博社選擇在Twitter上道歉。而重的那次則是2013年彭博社被高盛曝光,授權記者接觸一些被視為機密的數據,引發了客戶大範圍的恐慌,最終由時任彭博社總編親自出面道歉。


三家公司要求撤稿,彭博社導演的大戲何時落幕



事實上,新聞業務並非彭博旗下的核心資產,其核心業務是彭博終端機,也就是Bloomberg Terminal,其能夠快速、準確、可靠的提供數據、分析、新聞和通訊這四大功能,服務的客戶包括金融業的分析師、交易員、投資經理。而彭博終端機中提供的數據、新聞的專業和嚴謹,又來自彭博新聞社的保障,這份背書對於金融業來說很重要,因為一份虛假的數據或者新聞,極有可能會直接導致投資者出現誤判。

正因為彭博一直以來的信譽和背書,這篇中國惡意晶元的報道一出爐,就引發了美股科技板塊的集體暴跌,亞馬遜和蘋果隨即就下跌超過1%,而主角超微則損失更慘,市值近乎腰斬。


三家公司要求撤稿,彭博社導演的大戲何時落幕


如果說彭博社選擇道歉撤稿是下下策,對其來說不亞於是「布萊爾事件」之於紐約時報,但是訂閱彭博的客戶很明顯不會像紐約時報的讀者一樣寬容。因此對於彭博社來說,最好的結果是「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要麼就死扛到底,繼續用現在這種「我有證據但我不說」。

最終是「莫須有」還是「羅生門」,這場大戲從目前來看,還沒有到落幕的時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易生活 的精彩文章:

新iPad Pro渲染圖曝光,並非異型屏造型
iPhone XR推遲上市,面板供應商JDI或要背鍋

TAG:三易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