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首屆中國智慧交通大會上,5000萬用戶的「乘車碼」成了主角

首屆中國智慧交通大會上,5000萬用戶的「乘車碼」成了主角

雷鋒網10月23日消息,今天,由騰訊公司與中國交通報社聯合主辦的中國智慧交通大會在北京舉行。來自政、產、學、研代表出席,旨在探討中國智慧交通的現狀及未來趨勢。

會上,騰訊攜手全國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企業共同成立中國智慧交通生態聯盟。

據了解,參加會議的業界嘉賓有:交通運輸部總工程師周偉、騰訊公司副總裁江陽、騰訊公司副總裁鄭浩劍、中國交通報社社長蔡玉賀、牽引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新型軌道交通技術研究所副所長鄧自剛等。

重磅發布:乘車碼、乘機碼與城市神經中樞

會上,騰訊發布了以乘車碼、乘機碼、智能出行助手、定製巴士、城市神經中樞在內的智慧交通產品。其中:

「智能出行助手」通過實時公交/地鐵播報、線路規劃,為用戶提供全方位的出行服務,提升出行效率;

「定製巴士」則根據用戶需求以及客流情況定製巴士路線,多人成團,精準規劃城市交通需求,提高服務效率,創造更多收益;

「城市神經中樞」集合全城實時交通數據,經過智能計算分析,並通過可視化展示,實現城市交通智能治理的新型管理工具。它分為城市數據資源倉庫、一體化大型計算平台、應用展示指揮終端3個部分,是互聯網新技術與交通產業結合的創新實踐。

戰略合作:騰訊公司牽手深圳航空

會上,騰訊與深圳航空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主要在智慧航空領域出行全流程合作,乘客的乘機體驗有望進一步提升。

根據現場來看,雙方的戰略合作以「深航碼上飛」小程序為基礎,深入旅客出行和服務環節,並探索實現人臉技術在旅客身份識別領域的深度應用,從支付便利、信息安全、出行保障、創新技術等多角度,利用雙方優勢業務和資源,推進民航互聯網的跨界合作。

據悉,用戶通過「深航碼上飛」小程序將可享受一站式、數字化的航空出行體驗,從乘機前的實名認證、在線註冊會員、在線值機選座、電子行李票、二維碼過安檢、二維碼登機等核心乘機流程,到乘機後的行李追蹤、電子發票、航延證明等航司服務,皆可通過一個小程序完成。

雷鋒網認為,隨著平台沉澱數據越來越多,千人千面的航空出行體驗或將實現。

此外,騰訊正在深圳航空尊鵬閣貴賓廳合作開發「刷臉」進廳功能,貴賓用戶將可提前通過上述小程序錄入人臉信息,無需任何紙質票證和移動設備,刷臉完成身份識別並進入尊享貴賓服務。未來,雙方還將研發無網路環境下的移動支付能力,可以說這是真正貼近民眾的「福利」了。

騰訊智慧交通布局公布   「乘車碼」正式升級

騰訊公司副總裁江陽在現場談到:

「智慧交通建設任重而道遠。供給側和需求側緊密合作、優勢互補,是未來智慧交通發展的必然路徑。如果說政府更多的是從路網規劃、交運系統建設、交通管理等供給側角度推進智慧交通,包括騰訊在內的企業則是從需求側、用戶側的角度,豐富民眾出行選擇,提升出行體驗。」

圖為:騰訊副總裁江陽

騰訊公司副總裁鄭浩劍則重點分享了騰訊以雲計算和大數據創新為基礎,攜手合作夥伴通過乘車碼、定製公交、智能出行助手、城市神經中樞等產品。他表示:

「交通是騰訊在產業互聯網探索中非常重要的領域之一。我們希望能夠發揮過去20年在科技方面的實踐成果,成為公共交通行業的數字化助手。」

據雷鋒網現場了解,「騰訊乘車碼」今天正式升級,去掉了騰訊的抬頭,正式啟用「乘車碼」的新稱謂,此舉意味著走向更加開放。

目前騰訊在智慧交通領域的探索已覆蓋「0-1-3-5-7」(0公里:停車場無感支付;1公里:共享單車;3公里:騰訊乘車碼乘公交;5公里:滴滴打車;7公里:騰訊乘車碼乘地鐵;城際:微信支付接入12306;境外:港鐵支持微信支付和微信香港錢包購票)。

此前雷鋒網關注到,乘車碼是一種可用來乘坐交通工具、適用於多個交通場景的二維碼,是基於微信小程序開發的服務。用戶首次使用可搜索「騰訊乘車碼」小程序,即可自動加入卡包。再次使用時,只需打開微信下拉聊天框,點擊「騰訊乘車碼」即可輕鬆使用。在公交場景實現快速通行與便利支付,使用0.2秒極速驗證技術,一鍵享受「先乘車,後付費」 的移動支付體驗。

自2017年7月在廣州上線以來,騰訊乘車碼已覆蓋北京、深圳、上海、廈門、寧波、濟南、大理等100個城市,支持BRT、公交、地鐵、索道、輪渡等智慧交通移動支付場景。目前全國超過5000萬用戶在使用乘車碼,覆蓋城市超過了100個。

鄭浩劍表示,乘車碼除了二維碼掃碼的形式之外,其他的技術方面都有支持的,只是目前沒有主推,包括NFC、生物識別、人臉識別技術,這些產品在實驗室都是落地的。當時選擇二維碼作為出發點時,主要是考慮到受眾最廣的問題。

當然,除了乘車碼,騰訊在公共出行場景還有其他布局:

高管談智慧交通:任重道遠,智慧+安全一把抓

採訪環節,騰訊副總裁鄭浩劍告訴雷鋒網,交通是騰訊進行產業互聯網的重要領域,騰訊會用ABC新一代信息技術全方位應用到這個領域。

圖為:騰訊副總裁 鄭浩劍 接受記者採訪

對於商業探索問題,鄭浩劍也毫不避諱,他指出,在進行普惠探索的現階段也會規劃未來的商業化路徑,但基本上是線上商業化+線下商業化的模式,同時還會與騰訊的5大內容產業進行深度融合(遊戲、音樂、文學、動漫、視頻),在滿足民眾需求前提下,將其碎片化時間充分利用。後期,騰訊還會在智慧地鐵(出行信息動態更新)、安全地鐵(安檢手續)、智能調度上做更多的優化工作。

對於競合關係,鄭浩劍也表示,騰訊沒有把參與方當做競爭對手,而是希望一起把產業鏈做大。「沒有各家一起去做,產業就不會繁榮」。

市場太大了,某個公司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就把全國那麼多城市一下子全部上線了,工作上會有時間先後。對於未來,一定是兼容各個參與方的優勢來共同支持公共交通的。整個方向來說,未來各個企業還是圍繞著國家戰略的方向再去做大交通,企業更多的是參與方,而不是企業主導一個城市的交通和未來。

談及騰訊智慧交通的階段性目標,鄭浩劍表示,目前全國公共交通出行年規模2285億人次,每天使用公共交通系統的用戶達4億人次。如果放到全球對比,全國平均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只是20%-40%不等,但國外歷史比較悠久的城市公共交通使用效率超過50%-70%都比較普遍。因此國內的提升空間很大,並且任重道遠。

未來,如果有機會把「平均值」往上提10%-20%點,城市擁堵情況就會有所改善。駕車出行的人就會有很多人選擇公共交通出行,「這是我們的美好願景,也是我們的奮鬥目標。」(雷鋒網報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Fintech加持下,傳統信貸發生革命性變化,但難說已經成功」
我與30支黑客戰隊的角色扮演play

TAG:雷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