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曾國藩:太忠厚老實的人,一般有三種「病」,最終都很難有所作為

曾國藩:太忠厚老實的人,一般有三種「病」,最終都很難有所作為

曾國藩:太忠厚老實的人,一般有三種「病」,最終都很難有所作為

文/加貝

在與人日常的交往中,我們往往更願意與那裡忠厚之人交往,忠厚的人因為其接人待物使人們感到舒適和放鬆而頗受人們的歡迎。但是為什麼歷史上很多真正忠厚的人卻沒有什麼成績呢?

相反漢開國皇帝劉邦和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這兩人都不是什麼善茬,他們很有城府,且眼光毒辣,手段凌厲。要知道在古代,皇帝如果心慈手軟,是當不好一國之君的。

曾國藩:太忠厚老實的人,一般有三種「病」,最終都很難有所作為

就連眾所周知以仁義著稱的劉備,也曾干過拋妻棄子的事情,如果不是關羽和張飛,他的老婆可能早就客死他鄉。

曾國番曾經說過忠厚的人難成大事,只因忠厚的人身上慣有三種「病」。首當其衝的便是猶豫不決。曾國藩認為,做大事的人,切忌瞻前顧後,猶豫不決。

忠厚之人品質上是沒得說的,只是在做事時,往往放不開手腳,翻來覆去再三考慮,猶豫不決。這樣子就限制了他們的發展,我們都知道,畏手畏腳的人往往難做出改變,他們缺乏勇氣,習慣將就。

而這樣的人,也是註定不能做成大事的。從那些成功的人身上,我們能看到他們往往殺伐果斷,該強硬時絕不手軟,非常有魄力。

曾國藩:太忠厚老實的人,一般有三種「病」,最終都很難有所作為

第二個大問題便是目光短淺。曾國藩認為,目光短淺之人,註定一事無成。我們仔細思索忠厚的人為什麼不願意改變現狀,不難發現,他們由於自身目光所及的限制,對自己所處的現狀往往很滿意,很難生出要改變的念頭來,這就限制了他們的發展。

曾國藩:太忠厚老實的人,一般有三種「病」,最終都很難有所作為

欲成大器,要放得開手腳,目光放得長遠一點,跳出當前的舒適圈,多接觸外面的事物拓寬自己的眼界。

只有在多走、多看、多想的過程中,人們才能看到自身的限制之處,變換自己的行事方式。

曾國藩:太忠厚老實的人,一般有三種「病」,最終都很難有所作為

如果一味的當井底之蛙,稍微遇到點挫折,就會被打倒,沒有解決的辦法,而最後能有一番作為的人,他們所經歷的挫折是一般人想不到的多,當你習慣了挫折這個東西,也就不再怕它了。

第三個問題便是墨守成規。曾國藩曾言,循規蹈矩,誤人一生。墨守成規是那些忠厚之人的最大的缺點。他們缺乏創新,習慣於循規蹈矩,永遠在重複別人已經走過的路,做過的事情。

這些人沒有自己的觀點和看法,距離成功永遠隔著一條大大的鴻溝。要想做出點不一樣的事情出來,不能沒有自己的創新性,沒有主見,要做自己人生的導航者。

曾國藩:太忠厚老實的人,一般有三種「病」,最終都很難有所作為

當今社會日新月異、千變萬化,如果一味的墨守成規,便要落後於時代,迷失在時代的洪流之中。要學會改變,拓寬思路,學會思考,大膽提出自己的想法,因時制宜。

戰勝了上面三大「病」,忠厚之人與成功的距離將會被很大程度上縮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鑒識歷史 的精彩文章:

成吉思汗陵被挖開,發現一個神秘枕頭,專家想要打開卻被嚴厲勸阻

TAG:鑒識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