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有些頭痛或是腦中風前兆,防中風從飲食著手

有些頭痛或是腦中風前兆,防中風從飲食著手

頭痛是我們時常遭遇的小煩惱,特別是在工作勞累、休息不好、情緒緊張的時候。總以為吃片止痛藥、休息一下就會好轉。事實上,頭痛並非那麼簡單。

大量研究表明頭痛與卒中有關聯

有些頭痛或是腦中風前兆,防中風從飲食著手

醫學專家研究了病人的腦電圖狀況

大量研究發現,有偏頭痛病史的人腦卒中發生率明顯高於對照組,在血栓栓塞性腦卒中的年輕患者中,5%~25%的發病與偏頭痛有關。一項綜合了14個研究的統計發現,偏頭痛發生腦卒中的危險增加兩倍。近年來的研究還發現,頭痛特別是偏頭痛,與缺血性心臟病、高血脂、高血壓及糖尿病也存在關聯。

頻繁發作或突然發生的劇烈頭痛,很容易引起血管收縮,導致血壓波動,血液循環受到影響。另一方面,大腦的出血、血栓等病變,會刺激腦膜、牽拉血管或神經,引起疼痛。臨床上80%~90%的腦出血患者都是以頭痛為首發癥狀。

中風的種種先兆要清楚

許多人不了解中風的種種先兆,即使這些中風先兆出現了,他們全不以為然或者無所覺察,從預防中風發生的角度來看,這是一個很大的遺憾,大量臨床經驗證明只有少數病人在中風之前沒有任何徵兆,絕大多病人都有以腦部瞬間缺血的表現而發出的各種信號。

1、頭暈。中老年人中風前兆,會反覆出現瞬間眩暈,突然自覺頭暈目眩,視物旋轉,幾秒鐘後便恢復常態,可能是短暫性腦缺血發作,俗是中風的先兆,應及早診治,防止中風發生。

有些頭痛或是腦中風前兆,防中風從飲食著手

2、肢體麻木。中老年人出現肢體麻木的異常感覺,除頸椎病、糖尿病外,如伴有頭痛、眩暈、頭重腳輕、舌頭髮脹等癥狀,或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或腦動脈硬化等疾病史時,應多加以注意,警惕中風發生,突然發病或單側肢體乏力,站立不穩,很快緩解後又發作要當心。

3、眼睛突然發黑。單眼突然發黑,看不見東西,幾秒鐘或幾十秒鐘後便完全恢復正常,醫學上稱單眼一次性黑朦,這是中老年人中風先兆最常見的癥狀,是因為腦缺血引起視網膜缺血所致。中風的又一信號是反覆發作、眩暈欲吐、視野縮小或復視。

4、原因不明的跌跤。由於腦血管硬化,引起腦缺血,運動神經失靈,可產生共濟失調與平衡障礙,而容易發生跌跤,也是一種中風先兆癥狀。

5、說話吐辭不清。腦供血不足時,使人體運動功能的神經失靈,常見癥狀之一是突然說話不靈或吐辭不清,甚至不會說話,但持續時間短,最長不超過24小時,應引起重視,還有原因不明的口角歪斜、口齒不清或伸舌偏斜都要注意。

6、哈欠不斷。如果無疲倦、睡眠不足等原因,出現連續的打哈欠,這可能是由於腦動脈硬化、缺血,引起腦組織慢性缺血缺氧的表現,是中風病人的先兆。

防中風從飲食著手

為了降低中風的發生率,首先要降低血壓,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如何降血壓,除了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日常生活還可以從飲食著手。據研究發現,一些食物降低血壓、軟化血管等功效,平常多攝入這些食物,可以很好地預防中風的發生。

有些頭痛或是腦中風前兆,防中風從飲食著手

1、高鉀食物。每天進食較多新鮮蔬菜水果的人較只進食少量蔬菜水果的人,發生中風的危險性要低。富含鉀食物的蔬菜水果具有防中風的作用,這是因為高鉀食物能調整細胞內鈉和鉀的比例,減少體內鈉水瀦留,降低血容量,從而使血壓降低,防止出血性中風的發生。富含高鉀的食物有菠菜、番茄、大蔥、土豆及香蕉、柑橘、柚子等。

2、富含類黃酮與番茄紅素食物。類黃酮與番茄紅素能捕捉氧自由基,對防止血管狹窄和血凝塊堵塞腦血管有積極作用。日常飲食中富含類黃酮與番茄紅素的有洋蔥、香菜、胡蘿蔔、南瓜、草莓、蘋果、紅葡萄、番茄、西瓜、柿子、辣椒等。

3、多食優質蛋白食物。蛋白質食物攝入量不足或質量欠佳,會使血管脆性增加,易引起顱內微動脈瘤破裂出血。研究顯示多吃富含硫氨酸,賴氨酸,葡氨酸,牛磺酸的食物(如魚類和雞鴨肉、兔肉、鴿肉等),不僅對維持正常血管彈性及改善腦血流有益;還能促進鈉鹽的排泄,有利於防止中風的發生。

有些頭痛或是腦中風前兆,防中風從飲食著手

想了解更多知識內容可以點擊下方了解更多關注我們的陽光小店店鋪,裡邊有各種健康類書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腦卒中學堂 的精彩文章:

細菌性腦炎的癥狀有哪些?兒童感染細菌性腦炎的護理方法有哪些
腦血栓該做哪些檢查?哪些藥物會引起腦血栓

TAG:腦卒中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