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在矽谷租大倉庫研發自動駕駛技術,蘋果的下一個硬體會是車嗎?

在矽谷租大倉庫研發自動駕駛技術,蘋果的下一個硬體會是車嗎?

在矽谷租大倉庫研發自動駕駛技術,蘋果的下一個硬體會是車嗎?


摘要:先做好「軟體」,再攻克「硬體」,蘋果想把 iPhone 的成功延續到汽車行業。

據 AppleInsider 報道,蘋果近日在矽谷的米爾皮塔斯城,簽下了一個近 31.4 萬平方英尺(約 2.92 萬平方米)的單層倉庫,租期 10 年。開發商 Joey McCarthy 稱這塊地用於「工業、研發和製造」。


在矽谷租大倉庫研發自動駕駛技術,蘋果的下一個硬體會是車嗎?


蘋果想幹什麼?由於蘋果的生產和製造大部分都在海外進行,所以這個倉庫最可能作研發用。媒體們傾向於認為蘋果想在這裡測試其自動駕駛汽車項目。此前,蘋果一直用分散在灣區的幾個廠房研發該項目。

這是蘋果積極加緊自家自動駕駛項目的一個小信號,雖然不為大眾所知,但結合過去蘋果為該汽車項目做出的軟體建設、搶奪人才等努力來看,蘋果對「造車」越來越認真了。


歷經「磨難」的泰坦計劃

「泰坦計劃」(Project Titan)是蘋果一直以來不願詳細談及的自動駕駛項目。把技術和產品做到純熟再展示給大眾,已經是鮮明的「蘋果特色」,但四年前剛浮出水面的「泰坦」卻有點不一樣。為了這個自動駕駛項目,那時的蘋果到處招兵買馬,頗為張揚。

2014 年,蘋果在位於庫比蒂諾蘋果公司總部附近建立了一座汽車實驗室,並開始招募大量擁有豐富經驗的汽車工程師、軟體工程師甚至火箭科學家等,並通過高薪挖谷歌、賓士、特斯拉等公司的工作人員來組成汽車研發團隊。據不完全統計,僅在成立後的一年內,這一團隊便召集了 1000 多名工程師。

這一「反常」舉動被認為是蘋果造車野心的一種表現——蘋果想一口吃下一個大胖子,從軟體到硬體上,完全自主打造自動駕駛車型。

但到 2015 年,果不其然,泰坦計划出現了問題。研發投入不菲的「泰坦」在推進過程中出現了「派別之爭」,蘋果前汽車項目負責人 Steve Zadesky 所領導的團隊希望「泰坦」項目先開發具備半自動駕駛功能的汽車產品,而蘋果總設計師 Jony Ive 團隊則極力想要打造全自動駕駛平台。一個主張整車製造,一個注重軟體平台建設。

蘋果最終做出了「先發展軟體」的決定。但這種戰略調整也讓項目內部人員出現了巨大變動。2016 年 9 月,媒體曝出項目部分員工選擇了離職或轉崗,其中有「數百位底盤工程師被解僱」。雖然無法斷言蘋果絕不會製造汽車,但「泰坦」硬體製造的優先順序被大幅降低是確鑿的。

在今年 5 月,沉寂許久的「泰坦」又帶來了新的「壞消息」:蘋果的自動駕駛計劃被爆出正一步步收縮,從完全自主設計車輛,到尋求車廠合作在車廠的成熟平台上再開發,最後收縮到購買成品汽車然後改裝。


在矽谷租大倉庫研發自動駕駛技術,蘋果的下一個硬體會是車嗎?


外媒報道稱,蘋果最終與大眾汽車集團簽署協議,計劃將大眾的 T6 Transporter 小客車改造成部署在蘋果園區,能自動化駕駛的員工接駁車。但這種在保留車架、車輪的基礎上安裝電池、電動機、自動駕駛感測器、計算機等配件的「改裝」,和四年前的蘋果造車的勃勃野心相比,落差的確不小。消息人士還稱蘋果傾注汽車團隊所有精力的自動駕駛技術的開發項目已經落後於計劃。


「泰坦隕落」可能說早了

但今年 7、8 月兩起「事故」的發生,讓「泰坦」再次引發了熱議。人們最後發現,「泰坦隕落」這類言論可能說早了。

今年 7 月,蘋果把涉嫌盜取商業機密的華人員工告上法庭,才被動披露了這個項目的人才投入規模——能登入「泰坦」系統的員工多達 5000 人。這和 2016 年大量報道顯示的「參與『泰坦』的員工達到 1800 人」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今年 8 月底,一起發生加州矽谷勞倫斯高速公路上的車輛追尾事件,也讓「泰坦」藏不住了,因為被撞的那輛雷克薩斯 SUV 正是搭載了蘋果自動駕駛系統 Apple Automated System 的路測車型。


在矽谷租大倉庫研發自動駕駛技術,蘋果的下一個硬體會是車嗎?


蘋果路測車型配備了自動駕駛系統以及雷達攝像頭等感測器,車內有人類駕駛員。

近幾個月來,還有以下跡象都表明了蘋果的「泰坦」計劃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

一是上面提到的在短短几個月內,蘋果路測車輛大量持續投放;同時,蘋果正在籌備在亞利桑那州展開路測,亞利桑那州也是美國自動駕駛路測的熱土,包括通用 Cruise、谷歌 Waymo 和 Uber 都在當地部署了自動駕駛車隊。

早在去年,蘋果便獲得了加州的無人車路測許可,開始路測,當人們看到上路的蘋果車都如此「原始」和「複雜」的時候,「泰坦隕落」這類聲音從去年開始就沒停過。但測試車輛不斷增加的數量卻讓事情發生了轉變:蘋果從一開始只有 3 輛測試汽車,到今年 3 月末的 45 輛,再到 9 月的 70 輛,蘋果在加州自動駕駛汽車保有量排行中現位列第三。(第一名是 Cruise,擁有 175 輛車,第二名是 Waymo,而第四名是只有 39 輛車的特斯拉。)

二是蘋果正與大眾合作開發自動太空梭,具體包括為自動太空梭開發硬體和軟體。說明了蘋果甚至沒有把「泰坦」局限在「地上」。早在 2016 年 11 月,蘋果宣稱,公司在機器學習和自動化方面投入大量資金,並對自動化系統在交通等方面的潛力表示樂觀。

三是蘋果從特斯拉等自動駕駛研發大廠挖來了很多人才。曾在蘋果公司擔任 Mac 硬體工程副總裁的 Doug Field 在被特斯拉挖走五年後,今年 8 月重返蘋果,加入「泰坦」。新聞評論博客「Daring Fireball」的作者 John Gruber 推測,Field 重返蘋果意味著蘋果可能還對生產汽車興趣不減。蘋果還僱傭了另外一個汽車行業高管 Jamie Waydo,Waydo 在 Waymo 測試和開發其自動駕駛技術的安全項目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另外,據 CNBC 報道,今年上半年至少有 46 名特斯拉的前員工入職蘋果,從工程師到高管。特斯拉在此期間曾無奈回應「蘋果在經濟實力上是自己的 100 倍」。


Apple Car 也要複製 iPhone 的成功

去年 6 月,蘋果的 CEO 庫克接受彭博社採訪,首次表態蘋果將「聚焦於自動駕駛系統,這項核心技術將會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因為自動駕駛是「非常重要的一項核心技術」。但庫克依然謹慎討論「蘋果造車」,只說到了並不排除這種可能。

庫克態度謹慎,但摩根史丹利的分析師認定,蘋果造車的並不會只停留在「技術」層面。他們在報告中稱,硬體出身的蘋果的無人車戰略最終會從做軟體轉向整車設計,並為第三方服務和內容搭建一個平台。「這是因為,蘋果曾提出當該公司在一個市場中完成了垂直整合,控制了硬體、軟體並創造一個平台的時候,它才最為成功。」


在矽谷租大倉庫研發自動駕駛技術,蘋果的下一個硬體會是車嗎?

圖為 Motor Trend 發布的 Apple Car 假想圖。


知名爆料分析師郭明錤近期也表示,蘋果就是想先做好「軟體」,再攻克「硬體」,最後形成「服務」,把 iPhone 的成功延續到汽車行業,這是蘋果所輕車熟路的。郭明錤認為蘋果所造的車將在 2023 - 2025 年推出。

上述的動作,再加上近日對於研發用地的需求,都說明了蘋果提升了對自動駕駛項目的重視。蘋果在打磨「軟體」的同時,也更進了對「硬體」的積累。甚至,在今年 8 月 10 日,一位特斯拉的中國供應商透露,「蘋果可能很快就要推出新能源汽車了。現在樣車應該已經出來了,本月底開始小批量送樣。但是保密,內部總監都看不到。」

就像車和家 CEO 李想曾說的那樣,「新造車企業里,除了一幫互聯網或汽車行業的創業者,蘋果會是最可怕的超級門外漢之一。」


參考:

Apple snaps up massive manufacturing space in Milpitas, CaliforniaApple Might Seriously Be Thinking About Launching a Car AgainApple, Spurned by Others, Signs Deal With Volkswagen for Driverless CarsPoaching TeslaTim Cook Says Apple Focused on Autonomous Systems in Cars PushApple V. Tesla: Probably, Apple Will Make a Car, Says Morgan StanleyApple Predicted to Release Smart Glasses by 2020 & Car by 2023責編:geekerdeng題圖:AppleBase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極客公園 的精彩文章:

Instagram無法逃離的宿命:創始人的淡出和越來越FB化的產品
小米遊戲本八代增強版體驗:6核I7 性能提升明顯 強冷模式散熱給力

TAG:極客公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