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育兒大忌:你自以為的愛,其實卻是「用力過猛」……

育兒大忌:你自以為的愛,其實卻是「用力過猛」……

前不久有一則讓大家議論紛紛的新聞:一位爸爸開著跑車接送孩子,其他家長認為是炫富,容易讓孩子們有攀比心理,建議讓這位爸爸再買一輛普通點的車接送孩子。

這位爸爸爭辯,我的錢是辛苦賺來的,開跑車就攀比了,那你們的孩子是不是也太脆弱了?憑什麼再買輛普通的車來為你們服務呢?還沒辯解完,他已經被移出群聊了。這則新聞,看得也是讓人哭笑不得。

正好昨天有位家長找到我,說不知道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哪些是最重要的,如何才能讓孩子具備正確的三觀?如何才能培養一個身心健康、抗挫能力強的孩子?

看似這兩個事件沒有一點關聯性,但卻反映了現今父母教養中的一大根本性困擾:大多數父母見不得孩子受委屈痛苦,可是卻又擔心這樣的做法使得孩子抗挫能力較弱,三觀不正,那麼,如何做才是正確的呢?

我們知道,教養孩子離不開後天環境的培養,孩子後天最初的環境恰恰就是父母。父母本身就是他的環境,那麼,這個軟環境究竟應該是怎樣的?如何才能讓孩子三觀正,身心健康,抗挫能力強呢?其實,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父母要提供給孩子一個真實的環境,真實的環境是最有力量、最有營養的

具體可以從以下這幾個方面來講:

1

不懼承認真實的家庭境況

一位全職媽媽與爸爸離婚了,她有兩個孩子,老大上幼兒園。為了不傷害幼小的孩子,也不希望幼兒園同學看不起欺負老大,媽媽與爸爸商量好,不告訴孩子離婚的事,等到老大上中學再告訴他們。

爸爸非常配合會定期回來和他們一起玩,也會住在一起。結果一天媽媽和閨蜜聊天被老二聽到爸爸媽媽早就離婚了,媽媽看瞞不過去了,就告訴了兩個孩子,老大哥哥沒什麼反應,但話越來越少,妹妹就很害怕媽媽離開,時時刻刻都要讓媽媽陪在身邊,生怕媽媽拋棄她。

這對父母想通過隱瞞家庭的真實現狀去保護孩子,擔心孩子承受不了這個現實,但事實是這位媽媽的兩個孩子已經不相信媽媽,哥哥開始沉默寡言,妹妹很恐懼被拋棄,他們其實已經不相信父母和這個世界了。

因為父母這個隱瞞的舉動給到孩子的信息是:你們太弱小了,爸爸媽媽不相信你們能夠承受,不相信你們有能力面對別人看你的眼光,讓我們來保護你。當孩子獲得了這個信息,你覺得他會怎麼看待自己?怎麼看待別人還有這個世界呢?

我有個朋友,在孩子6歲的時候離婚了,並告訴了孩子,孩子剛開始很難過、情緒很低落,但生活其實是照常的,媽媽依然和以前一樣對他,雖然較少見到爸爸,媽媽還是會經常說爸爸的優點,孩子慢慢也習慣了,而且現在成長得很成熟,很有擔當。由此可見,我們如果選擇告訴孩子真實的狀況,反而會獲得孩子更多的信任和幫助,並減輕這件事的負面影響。

其實孩子在6歲之前對物質沒有太多概念,也不太在乎別人怎麼看待他,他只在乎自己的父母是不是愛他的,是怎麼看待他的。即使父母離婚了,但如果孩子感受到媽媽或爸爸單獨生活仍舊是幸福快樂的,他也就不會那麼在意父母是否離婚這件事了。

2

不懼表達真實的情緒和感受

很多父母總喜歡在孩子面前表現最快樂的一面,總覺得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孩子幸福。

一位媽媽曾說,自己和老公在家裡吵架,甚至動手,老公一點都不顧及4歲的孩子還在家裡目睹了這一切,媽媽氣得大哭開始砸東西,一時間又要工作又要照顧家裡的委屈,一股腦全發泄出來了,4歲的兒子從自己的房間跑出來,抱著媽媽大叫「媽媽你怎麼了?媽媽你生氣了嗎?」,媽媽這時趕快擦乾眼淚,強顏歡笑說「寶貝,沒有,媽媽沒有生氣,媽媽不小心把桌上的東西打翻了。」

可是,突然有一天,這位媽媽看到自己上一年級的孩子在學校被人欺負了,褲子上髒兮兮的,問道孩子發生什麼了,有不開心嗎?孩子卻怕媽媽難過,仰著頭嘿嘿一笑說沒有呀,媽媽突然像看到了自己,一把抱住孩子連說「對不起,對不起」。

有多少次,我們都這樣掩飾著自己的難過、失望等情緒,但掩飾我們的負面情緒並不能教會孩子如何管控他們的情緒,成為一個高情商的人,恰恰是我們的不真實,讓孩子喪失了了解他自己情緒感受的機會,不了解自己的情緒和感受才無法管控。

0-6歲的孩子,正處於需要父母幫助他們表達並確認他們情緒感受的關鍵時期。我孩子小的時候,我就經常告訴她我的情緒:「媽媽現在生氣了,需要在房間里呆一會,我一會再出來」。「你把玩具散了一地我很失望,我想你自己可以收拾好的」,後來她也學會了我的這種表述,而且她對自己或別人的負面情緒不恐慌,能夠接納,覺得一會就會好,不會把這個看成是很嚴重的問題。

3

不懼展示真實的工作和經濟狀況

記得我女兒5歲的時候,就常常去我一個朋友家玩,這個朋友家住的是別墅。

有一次,女兒突然說:「媽媽,我也想要家裡有樓梯」,

我:「有樓梯的房子基本是別墅」

女兒:「那我們為什麼不買別墅呢?」

我:「哦,我也想買,不過別墅需要很多錢,媽媽的教育工作還賺不了那麼多錢,爸爸也是,我需要更加努力,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買別墅有一天。」

女兒:「那我長大給你買吧!」

我:「好的!那我們都需要更加努力!」

就是這樣一個談話,女兒知道爸爸媽媽賺不到買別墅的錢,她知道大家住得不一樣,但她不會受到這個問題的困擾。

直到她上一年級的下學期,一天回家的路上,她笑盈盈地說「媽媽,家其實不需要很大的,不需要很漂亮,只要有愛,就是最好的家,我們老師說的」。我心裡暖洋洋的。

是的,父母只要不去比較攀比,真實地讓孩子直到自己的狀況,孩子心中就不會用世俗的標準去衡量很多事物

父母對於自己的工作也是,真實地展示自己的工作,以自己的工作為傲,無論什麼職業,熱愛它,在孩子眼裡都是了不起偉大的父母,孩子才不會做高低貴賤的評判。真實的工作狀態會讓孩子去尊重每一份職業。

孩子0-6歲這個時期,是儲存真實信息的最佳時期,他會在接下來的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中,慢慢驗證和並形成他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只有在0-6歲信息儲存是真實的,孩子在體驗中慢慢驗證到正確的三觀,才不會走很多彎路。

最後留一個小問題:如果你時這個開豪車的爸爸,你會如何引導孩子以平常心看待自己的家庭情況呢?歡迎大家在文末留言討論哦。

系列課程《育兒8分鐘課堂,決定孩子一生的0~6歲育兒法》

圍繞孩子的性格培養、習慣培養、情商培養以及心理營養等常見問題,從用戶真實案例出發,提供專業的育兒問題剖析,和馬上可以用起來的育兒工具與方法

先來點擊試聽下吧

《育兒8分鐘課堂》

系列音頻課,一經訂閱,無限回聽!

原價129元,掃碼識別領優惠券

現在只需39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超級育兒師 的精彩文章:

你一直在教孩子善良,為什麼最後卻害了Ta?
塗鴉毀了家庭「清白」?這樣使用神器,笑看熊娃1歲玩到9歲

TAG:超級育兒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