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讀史明智】毛澤東是最偉大的改革家

【讀史明智】毛澤東是最偉大的改革家

原標題:【讀史明智】毛澤東是最偉大的改革家


熱文


熱文


丨更多


熱文

丨更多


熱文


丨更多



今年是毛澤東主席逝世42周年,也是改革開放40周年,人們紀念改革開放的激情並沒有使人民忘記對全球十位最偉大傑出領袖排名第一的毛澤東的懷念。毛澤東不僅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卓越的領導者,最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開拓者,是中國現代以來最偉大的愛國者和民族英雄,是領導中國人民徹底改變自己命運和國家面貌的領袖,也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改革家。


有人說,毛澤東是閉關自守的。其實毛澤東的改革,是砸碎舊世界建立新世界的驚天地、泣鬼神改革,是反對剝削壓迫讓人民當家作主的改天換地、亘古未有改革,是中國永遠不受欺負鑄就中華民族輝煌的扭轉乾坤、震撼世界改革。


毛澤東的改革,是一場暴風驟雨的政治革命,是一場「兩個徹底決裂」的社會革命,是一場觸及靈魂的思想革命,使世代受人歧視、倍受壓迫的中國人民走進夢寐以求的人人平等的理想社會。毛澤東的改革,是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讓中國永遠屹立在世界東方,讓中國人民改變了受盡剝削和壓迫的饑寒交迫命運,永遠當家作主「站起來」。


別有用心人污衊的毛澤東閉關自守,實質上,從晚清到新中國成立前中國的所謂「開放」,雖然看起來很「徹底」,但卻是世界列強把中國當作肥肉肆意瓜分的開放,美國、英國、奧地利、日本等十來個國家在中國橫行無忌的開放,中國任人欺負、任人宰割的開放。而一直被別有用心人污衊的毛澤東「閉關」,恰恰是中國人民建設新中國的獨立自主艱苦奮鬥,是粉碎帝國主義封鎖又使帝國主義心驚膽戰的社會主義革命,是迫使美國等資本主義國家主動與中國建交書寫「我們朋友遍天下」的「中國人民有志氣」。



有人站在剝削階級立場詆毀毛澤東超越生產力發展,抑制了人天生「為我」的本性,實質上,毛澤東的改革,是改革了官吃民的歷史,使倍受欺負的勞動人民堂堂正正地和昔日的資本家、今日的官員平起平坐,使中國的財富掌握在勞動人民手中,橫掃一切牛鬼蛇神,使中國大地上呈現出壞人總是怕好人的景象;是改變了人性中最自私最骯髒的資產階級思想,培養創造出了雷鋒精神,使社會出現助人為樂、腐敗不敢面世的良好風氣,使那些認為「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人驚得目瞪口呆,怎麼也不敢相信這是發生在中國大地上的事實;是改變了中國人自古一盤散沙、在敵人面前各顧各的歷史,同仇敵愾「打敗美帝野心狼」,也改寫美國戰無不勝的歷史,朝鮮戰場使美國至今還不堪回首。

毛澤東之所以是最偉大的改革家,是因為毛澤東改變了去年以來的傳統社會模式,創造了人們不敢想像的全新的特殊社會模式,這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破私立公、大公無私,毫不利己專門利人。


這個社會模式之所以讓人們不敢想像,是因為毛澤東一反人類社會有史以來群眾為統治階級服務之恆定模式,變為當官的為人民服務、為社會底層群眾服務的模式,當官的沒有高高在上作威作福的特權,只有做人民勤務員的權力;這個社會模式之所以全新,是因為毛澤東一反幾千年來官管民、民聽官之傳統模式,變為人民當家作主的模式,工人階級是領導階級,工人階級領導一切;這個社會模式之所以特殊,是因為毛澤東堅持不懈、持久深入開展大公無私、鬥私批修的群眾運動,一反歷朝歷代民怕官、官欺民之滋生特權模式,變為人民監督當官、人民決定當官者命運的模式。


毛澤東的改革,說到底是反人吃人,反人剝削人,反特權階級的改革,是為人民撐腰、為弱勢群眾撐腰的改革。這個改革,影響了中國,也影響了世界,使毛澤東成為受到全世界人民一致推崇的人民領袖,成為任何政治領袖無法比擬的偉大領袖,也理所當然成為全球十位最偉大傑出領袖排名第一的世界領袖。


這個改革,令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由衷愛戴敬仰,讓世界各國政要欽佩折服,病床上的王震一再提及毛澤東倡導改革,絕對不保守,絕對不閉關鎖國,認為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是中共永遠不倒的旗幟。毛澤東有哪些改革始終讓開國將軍推崇,又有哪些石破天驚的改革鑄就了最偉大的改革呢?



一、毛澤東徹底顛覆官本位的人民當家作主最偉大政治改革


中國幾千年來都是官本位,當官的一直以官老爺自居,一旦當官便可雞犬升天,天經地義地奴役百姓。毛澤東的改革,就是不僅讓世代受歧視受壓迫的老百姓當家作主,成了國家主人,而且讓幾千年來高高在上的官員變成人民的公僕和勤務員,必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還必須接受人民的監督,形成了當官的怕群眾,看群眾滿意不滿意臉色的千古奇觀。


這種讓人民當家作主的改革,古今中外有無第二?


2、毛澤東廢除幾千年封建土地制度的最徹底土地改革


毛澤東深知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從鬧革命時的「打土豪分田地」到解放區的土地改革,從讓農民政治上翻身到擁有土地的經濟翻身,一直把廢除幾千年封建土地制度作為革命和改革的重要任務,把戰爭和土改比作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內的兩「關」,希望已經過了戰爭「關」的中國一切人、一切黨派,過好土改這一「關」。

正因為如此,毛澤東親自領導了這次土改,為此專門徵求斯大林的意見,1950年6月中共七屆三中全會上毛澤東提交了《為爭取國家財政經濟狀況的基本好轉而鬥爭》書面報告,根據大家意見數次修改,經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會議通過,正式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在全國展開轟轟烈烈的土改運動,徹底推翻了中國延續幾千年的封建剝削制度,解放了生產力,調動了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孫中山「耕者有其田」的理想,在毛澤東親自領導下真正變成了現實。


毛澤東土改的更加偉大之處,是讓得到土地的農民走集體化道路,引導農民開展農業合作化運動。從互助組到合作社,從初級社到高級社,完成了由農民個體所有制到社會主義集體所有制的轉變,書寫了新中國農業發展的里程碑。



3、毛澤東進行建立社會主義制度的社會主義三大改造


新中國建立後,毛澤東不僅帶領中國人民自力更生勤儉建國,取得了工農業生產初步成就,而且大刀闊斧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極大地促進了工、農、商業的社會變革和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實現了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任務,確立了我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開闢了我國社會主義工業化道路新紀元,寫下了豐富和發展了馬列主義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新篇章。


正如大大指出的那樣「這個偉大歷史貢獻,就是我們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消滅一切剝削制度,推進了社會主義建設。這一偉大歷史貢獻的意義在於,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為中國發展富強、中國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堅實基礎,實現了中華民族由不斷衰落到根本扭轉命運、持續走向繁榮富強的偉大飛躍。


4、毛澤東進行亘古未有的破私立公最深刻思想革命


毛澤東針對人類最頑固最具誘惑力的私字,始終不渝地開展了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追求,以提升共產主義道德水平為目標的破私立公思想改造運動,緊緊圍繞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進行了以轟轟烈烈學雷鋒,全國學解放軍、解放軍學全國人民的活動,形成了學英雄見行動、人人爭做英雄、到處都是活雷鋒的英雄輩出時代,形成了幹部學習焦裕祿,訪貧問苦密切聯繫群眾,革命功臣「不要吃老本要立新功」,發揚革命傳統,爭取更大光榮,人民群眾學習白求恩「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等人類歷史上的世風淳樸奇觀。


這種觸動靈魂的思想革命,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於今誰能做得到?


5、毛澤東進行「兩參一改三結合」和幹部三同的干群平等改革


「兩參一改三結合」,是毛澤東吸取蘇聯經濟管理的問題,通過遼寧鞍山市開展工業戰線上的技術革新和技術革命運動,科學總結了我國社會主義企業的管理工作,實行民主管理,形成了幹部參加勞動,工人參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規章制度,工人群眾、領導幹部和技術員三結合的「兩參一改三結合」制度,並稱之為「鞍鋼憲法」,不僅推進了中國的社會主義企業管理的革命,而且對世界的企業管理產生了深遠影響。


另一方面幹部的「三同」制度,是毛澤東針對革命勝利後容易產生官僚主義,脫離群眾監督的傾向,實行的機關幹部深入田間地頭和農戶家中,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的「三同」制度,以此聽民意、察民情、解民憂、聚民心、匯民智,增進幹群關係,錘鍊工作作風,形成了良好的黨風,也帶動了良好的社會風氣。


兩參一改三結合和幹部三同制度,是調動工農群眾積極性、提到領導幹部領導水平的重大改革,促進了掀起工農業戰線建設社會主義新高潮,也開闢了實踐黨的群眾路線的全新境界,讓人們至今念念不忘那時幹部和群眾的良好精神風貌。


此外,毛澤東還不遺餘力進行了「教育必須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必須同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教育改革,實行「把醫療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實行醫療衛生工作面向工農兵、預防為主、團結中西醫、衛生工作與群眾運動相結合的醫療改革,展開「我們的文藝是為人民大眾的,首先是為工農兵的,為工農兵創作所利用的」的文藝改革,等等。


可以說,毛澤東同志領導人民革命翻身解放,又領導人民改革一切不合理的制度,讓人民當家作主站起來。毛澤東改革有改天換地氣魄,有經天緯地膽略,毛澤東改革亘古未有,驚天地泣鬼神,毛澤東改革所取得成就更是史無前例,具有扭轉乾坤的天翻地覆。


概言之,沒有毛澤東的改革,就沒有後來的改革開放。沒有毛澤東改革奠基,就沒有改革開放四十年的輝煌紀念毛澤東逝世42周年,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務必牢記大大的教導「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

(作者:候立虹,河南新鄉市科技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鐵集團 的精彩文章:

TAG:天鐵集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