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秋燥」飲食三多三少

「秋燥」飲食三多三少

立秋以後,天氣漸漸轉涼,氣候日趨乾燥,人們往往會在不同程度上感到口、鼻、皮膚等部位有乾燥感,有的人還會出現口乾舌燥、小便短少、大便乾結、鼻塞、咳嗽等,不少人的鼻腔黏膜對冷空氣刺激不適應,常發生傷風、感冒、流涕等一系列「秋燥」症。

中醫學認為,燥為秋季的當令之氣,很容易傷及人的津液。

秋燥症一般分為兩類:

一類是津液虧損,癥狀為口唇燥裂、舌紅少津、毛髮乾枯、小便短少、大便乾結難解,或皮膚皸裂,這種現象稱「乾燥缺水」症;另一類是秋燥傷肺、肺陰受損、乾咳少痰或痰黏稠難以咳出,或痰中帶血以及喘息、胸痛或發熱怕冷等引起許多呼吸系統的疾病,如哮喘、肺氣腫、支氣管炎等。

欲防秋燥傷人,首先要加強鍛煉,不同年齡、不同體質的人,可選擇不同的鍛煉項目。其次,注意飲食調攝,注意適當進補。下列飲食上要注意的三多三少

01

多喝水,少吃燒烤、油膩、厚味重的食物

可多喝些開水、淡茶、豆漿、牛奶等飲料,少吃油膩厚味。不宜多吃燒烤,以防加重秋燥癥狀。

02

多食酸味果蔬,少吃辛辣食品

秋天宜收不宜散,在飲食中多食酸味果蔬,適量增加偏酸性水果,如蘋果、葡萄、石榴、楊桃、檸檬、柚子、山楂、五味子等酸味食物,可收斂陽氣。盡量少用或不用解表發汗的食品,如花椒、大蔥、桂皮、生薑、辣椒、芥末等辛熱之品。

03

多吃當令水果、蔬菜,少吃生冷食品

進入秋季多食溫食,少食寒涼之物。西瓜、香瓜易造成濕寒內蘊,有損脾胃陽氣,不宜多吃。適量多吃些當令水果和綠色蔬菜,如百合、銀耳、蘋果、梨、葡萄、甘蔗、龍眼、藕、香蕉、蘿蔔、番茄、柿子等。

針對秋季氣候涼爽、陰陽相對平衡的特點,適當進行平補、潤補。所謂平補,就是選用寒溫之性不明顯的平性滋補品。另外,秋季陰陽雖相對平衡,但「燥」是秋季的主氣,肺易被燥所傷,應當注意潤補,以達養陰、生津、潤肺之功效。採取平補、潤補相結合的方法,以達到養陰潤肺的目的。特別是老年人在這一季節注重調補,對防治冬病大有益處。

用生地、百合、太子參各 10 克,蜂蜜、麥冬、生地、甘草各 3 克,煎服,可防秋季多發的燥病。用扁豆、苡仁各 10 克,藿香 6 克,煎服,可防秋季易發的濕病。總之,秋季進補要甘潤溫養,既不可過熱,又不能太涼,要以不傷陽不耗陰為度。

「秋燥」飲食三多三少

(三七 百合 蛤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