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實話實說,為什麼和田玉商不喜歡做「外行人」的生意!

實話實說,為什麼和田玉商不喜歡做「外行人」的生意!

《藏玉》

專註傳統和田玉

 

為您打開玉石收藏之路



一個玉商,他更願意把玉賣給內行還是外行?



在想像中,大家可能覺得是外行,因為做生意就是內行的人、掌握信息多的人,賺外行的人、掌握信息少的人的錢。賺的就是信息不對稱、知識不對稱的錢。


但如果你問玉商,他們的答案可能剛好相反。





1


外行溝通

成本高


有個玉商說的很實在,越是外行,溝通成本越高,服務成本越高,服務起來越難。有時候甚至需要從普及知識和文化說起。



他開玩笑講,有時候一個外行人問的問題,有可能一百個玩玉的人都回答不了。更無奈的是,這些人常常聽完「課

就回去了。



還有,因為不懂,溝通成本也高。

對一個事物的理解,如果倆人完全不在一個層次上,有時候基本也就喪失了溝通的可能性。


收藏家馬未都先生關於這一點也有過論述:



一個朋友也講過一個小故事:


有一天,一個親戚打電話,說有點錢,想要投資和田玉,問接下來價格會不會漲。他回答說「不好說」。親戚有點不高興,人家隔壁老張都能說個一二三,你玩玉這麼多年,怎麼還不知道!


他只能耐著性子解釋,和田玉未來的價格走勢會受到很多因素影響,國家政策、產量、市場需求、玉種玉質情況……結果說來說去,對方不耐煩了,說這麼複雜幹啥,我就問你能不能漲!



你看,這就是內行和外行說不明白的地方。


一塊玉好不好,有很多衡量標準;一塊玉值多少錢,也有很多參考維度;哪種玉會漲、那種玉會跌,更得綜合考慮很多因素。


懂的人,對這些的理解是立體的、多維度的、網狀的;不懂的人,往往是線性的。



所以不懂的人最喜歡那些能斬釘截鐵給他們答案的人,然後吃藥了、打眼了,還得抱怨一句,你們這行太坑了!


但大多數玉商不願意這樣做,他們也想賣玉,但他們更想對自己說的話負責。但這樣,不但賣玉賣的艱難,反過來,不懂的人還得質疑你不專業。





2


喜歡質疑真假


人們對陌生的事物,常常一方面懷有好奇,另一方面又抱有恐懼和警惕。


外行人對和田玉行業的普遍觀感就是——水深,假貨多。如果要用一個詞形容他們面對一次交易的心裡狀態就是「擔心」。



我不懂,他不會蒙我吧?這個顏色這麼漂亮,不會是燒皮吧?這個價格比那個便宜,不會是假的吧?……


有多少不懂,就有多少擔心。因為不知道「真」的標準在哪裡,所以也就不知道假的邊界在哪裡。



所以只能懷疑天、懷疑地,懷疑一切都是假的——這是最安全、最保險、最有效的自我保護方式。但這也就帶來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什麼都買不成。

即便買了,心裡也沒底,總還想找朋友、行家給看看。一旦一個人有不同想法,心裡就跟長草了一樣。要麼找回來退貨,要麼就是不停地確認。



一個玉友講,他賣過一塊玉,賣完了自己都後悔。本來買定離手,一次交易就結束了,結果對方三番五次發微信、打電話。今天這個朋友說看不準,明天那個專家說有點瑕疵,每次但凡有個風吹草動,都要來問問。最後他都恨不得告訴對方,如果沒什麼磕碰,就退了吧……


其實,大家都是從不懂一點一點走過來的,這種對真假的擔心當然理解。但是對玉商來說,這種無形的成本的確太高了。





3


喜歡質疑價格


一塊玉值多少錢,我們喜歡談它的價值。


但外行人對價值的認定,是有價才有值,沒有價就沒有值。在他們看來,和田玉不過是一塊石頭,並且是一塊可以撿來撿去的石頭。


再加上自古就有「黃金有價玉無價」的說法,所以很多外行的朋友自然就以為,和田玉的價格其實是很主觀的,高低貴賤,全看玉商的心情。



但其實,和田玉的定價也是有標準的:籽料跟山料的價格就是不一樣,俄料就是比和田產的料要便宜一些,脂白就是比二級白貴,甚至白度每差一個等級,價格就會差很多……


這些都是有內在規律的。



但外行的朋友不懂,就不容易看出來這裡面的區別,覺得都「差不多」啊,憑什麼這個就比那個貴!


自然的,他們也就更難理解,一塊料子或者一個玉雕的風險成本、保存成本、時間成本、人工成本……





4


不知道一些規則


道有道義,行有行規。


和田玉行業也有一些約定俗成的規矩。這些規矩有的是制約玉商的,有的則是制約客戶的。



比如有些外行朋友,因為不懂心裡沒底,所以看玉、買玉的時候會帶一些據說是懂行的人陪著,幫忙把關掌眼。如果這個人真的是行家,也懂規矩,那還好說,怕就怕這個人對這個行業了解的一知半解。


有些人,夸夸其談,一副天底下沒有他不懂的架勢,亂出主意、亂下結論、亂報價格,玉商能不能接受得了先不說,光是能不能幫得上忙這事,就得存疑。



還有前面也提過的情況,有些人在店裡的時候就質疑價格、質疑真假,最後雖然買下了,回去一思考,或者隨便聽別人一說,又拿著東西來退貨了。


但玩玉的都知道,「收藏圈裡不打假,古玩行里不退貨」。這些明裡暗裡的規矩,在圈子內沒有爭議,跟外行卻很難說通。





5


那些生意以外的原因


有這樣的人吧?


最開始,買進賣出,掙錢了,就很開心;後來,東西賣出去了,也開心,但很捨不得;再後來,尋到一塊好玉,賣了,沒掙錢,還虧點,但也很開心,因為賣的是一個更懂它、更需要它的人……



賣玉有時候就像嫁女兒,陪不了它一生,也想給它找個懂它的人、能珍惜它的人。玉商當然也是商人,但商人之外,他們也是愛玉的人,這一點點的執著,很純粹。


還有一點,賣給內行的人,很容易就多個朋友,即便少賺點,大家常來常往也挺開心。



但賣給外行的人,別人隨便一點質疑,他可能都會懷疑是你騙他,非但朋友沒得做,還得承受一波又一波的差評……


所以慢慢地,玉商對客戶也就有了要求,什麼樣的客戶是可以成交、做朋友的,什麼樣的客戶會帶來麻煩的,玉商心裡自然就有了標準。



但這裡說內行、外行,不是排斥不懂玉的人,沒有一個行家裡手,當初不是從外行、不懂一點一點走過來的,這個行業也需要更多愛玉的人加入進來。


只是想說,在做生意這個範疇之內,玉商更願意和愛玉、懂規矩的人打交道而已……





-再讀一篇-



50萬的籽料,朋友要我5萬賣給他……


每天原創文章,

將藏玉設為星標,

不錯過精彩內容!





和田玉鑒定、收藏指導



個人微信ID:icangyu6


素材投稿、內容合作請加微信:cangyuart


點擊圖片進入小程序






▼ 了解更多知識資訊,點擊閱讀原文下載藏玉app!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藏玉 的精彩文章:

中秋賞玉,那是記憶里的鄉情
眾籌限量版 | 一款甜甜的生普茶

TAG:藏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