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英國料理這條鹹魚,翻不動啊啊啊!

英國料理這條鹹魚,翻不動啊啊啊!

原標題:英國料理這條鹹魚,翻不動啊啊啊!


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可在B站觀看《穿越時光的飲食》高清全6集,字幕感謝冰冰字幕組


大概一個月以前,食帖君在B站逛到這部 BBC 紀錄片《穿越時光的飲食》的時候,它還沒有中字,同時,它的簡介讓食帖君望而卻步:


英格蘭北部百年來的日常飲食和生活變遷。


內容是英國料理啊……



但是出於網友們的熱情評論諸如「好片子可惜不火」的吸引,食帖君點開了生肉準備一探究竟……


然後就瘋狂期待up主趕緊搬運第二集並且開始做法祈求字幕組顯靈啊啊啊!


真香啊!(我是說紀錄片,不是英國料理!)



這部「穿越劇」形式的紀錄片實在是太有趣了:


為了能夠讓觀眾設身處地地了解英國百年以來的飲食變化,Ellis 一家會直接「扮演」某個年代的工人階級家庭,從生活里的方方面面來展現過去的生活。



你以為他們只是過家家,裝裝樣子嗎?

當然不。


紀錄片里距離我們最遠的年代是 20 世紀二三十年代,彼時的英國剛剛經歷過第一次世界大戰,人民生活百廢待興。



穿著當下時代的衣物


為了體現真實的年代感,Ellis 家的房子都被縮小了一半,畢竟當時的工人階級家庭住不起這麼大的房子。



起居室被重新裝修,完全還原當時的面貌:看起來確實非常不舒適。



食物種類極其有限,毫不花哨,但動點腦筋,還是可以基本滿足家庭溫飽的。


所謂的冰箱就是一塊製冷板,放著供全家人食用的培根、人造黃油等。


沒錯,一家五口,就這些。



一家人穿著那個年代的服裝進到那個年代的家,得到了歷史專家的指導和一本厚厚的指南書,就是他們接下來的生活範本。


因此,雖然一家人看起來是在「扮演」和「展示」,但是他們的經歷和對於經歷的反應卻是 100% 真實的。



培根洋蔥布丁卷,是 Ellis 一家(和食帖君)受到的第一個刺激:



和面,裹上培根丁和洋蔥丁,然後包上紗布煮大約一個小時。


煮!布丁!煮一個小時!



成品的質感看得人流淚了。


嘗了一口的女兒:



在那個吃不飽飯就沒辦法幹活賺錢,沒法幹活賺錢就吃不飽的年代,這種食物簡直就是活下去的攔路虎。


同時他們也有著可以和現代人感同身受的生活:


不想活了也得爬起來上班工作。



一家人除了最小的兒子還可以上學之外,其他人都要在工廠里上班。

不過小兒子也沒閑著,逃課送報賺幾便士零花錢,就給家人帶來了可以飽腹的土豆餡餅



土豆和麵包,成為了工人階級家庭餐桌上毫無疑問的主角。


emmmm儘管麵包硬的使人掉牙。



不過可以用一家人僅有的一點點培根煎一下,蹭點香香的油上去,然後培根就屬於家裡的勞動主力:父親。



怎麼說呢,湊活過吧……


然而就在此時!食帖君眼前出現了希望的曙光!看!這是什麼!


牛肚!(海底撈九宮格爆肚兒爆炒滷味……)


但是對於英國人來說:



嗯?那放著我來。


可能是因為口感有點獨特,他們不太能接受這種食物,但是這是當時性價比最高的蛋白質來源了,從營養均衡的角度來說,必不可少。



牛肚派成品看起來不算太壞……蒙蔽自己這裡面是魚肉,應該可以順利下咽……


吧。


當然了,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橄欖球和集體榮譽(?)。當時英國的國民運動就是橄欖球,工廠里上班的男孩子平時工作,周末就可以打比賽。


比賽贏了,必須得吃點好的!


終於見到整塊的肉了!!!雖然它是用「臟油滴」調味,和蔬菜燉在一起的……


臟油滴,就是烹飪大塊牛肉時候滲出來的油脂,被主婦保存起來繼續使用。





還有用土豆泥和麵包屑做成的土豆餅,中間挖個圈圈,裡面倒顆蛋蛋(好奢侈)。




可能這集前幾十分鐘日子實在過得太苦了,這一頓大家都吃的很滿意。

食帖君心情稍顯複雜,但是也飽含欣慰:你們開心就好!


而等到時間進行到四五十年代,Ellis 的家再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水龍頭可真是天賜寶物!雖然只出冷水。


同時,他們還迎來了新的家庭夥伴:兩隻雞。


可 以 下 蛋 那 種 。



有蛋日子會好過一些嗎?


這個時候第二次世界大戰也已經結束了,但是國家仍處於戰後的戰時控制狀態,每個家庭每個人只能買到固定配額的食物。


蛋也要看雞怎麼下才能決定夠不夠吃,更何況……英國人的廚藝……

會把牛蹄做成派,順手又加了點土豆。



此時罐頭開始出現,但是出乎意料,他們選擇了用番茄醬味的沙丁魚罐頭來混合麵粉和水煮制!然後用來抹麵包!



這到底是什麼啊……



不過越是看到後面,食帖君越能感受到:廚藝這個東西,或許真的受限於物質供給條件。


七十年代的東西,看起來就好了很多。


比如用新興食物:義大利面圈,還有培根丁或者其他肉類,用酥餅捲起來製成的點心。



內餡看起來還不錯的樣子。



還有一聽就非常具有地方特色的利物浦燉菜




將肉和蔬菜放在一起燉,用到的還是不受停電威脅的高壓鍋(呲呲)。


這個時候家庭已經開始有了額外的可支配收入,蛋糕餅乾的銷量超越麵包,甜點和巧克力也戰勝了土豆!


孩子們甚至可以用家裡的空瓶,上街去換點汽水來喝。



噸噸噸,美滋滋~


時間飛速前進,七十年代末,英國就出現了引進食物,中國餐館和印度咖喱,絕對是家庭成員定期改善伙食的不二選擇!




啊!此時流下的是幸福的淚水!


八九十年代,快捷食品開始出現,儘管北方的主婦還不太適應拋棄本地食物,但是奈何這種速食實在太方便,已經走出家門開始上班的主婦來不及回家做飯,孩子自己就能搞定晚餐。


煎蛋、用烤箱就能製作的凍薯條、火腿、菠蘿罐頭……



食帖君掐指一算:嗯,快長胖了。


物質生活變得越來越好,廚房的設備愈發齊全,進入 21 世紀,調料都可以排排站了。



「食物已經從一項必需的能源變成了一種愛好。」


可是廚房,好像始終都是家庭的核心所在。



100 年前,日子一點也不好過,人們想盡辦法努力生活全然是為了填飽肚子,每天一家人聚在餐廳吃飯,相互聊聊一天工作的辛苦,就是最重要的活動。


100 年後,日子一點也不難過,能夠坐在寬敞明亮的餐廳飽腹一頓,可是這個時候手機好像成了主角,Ellis 一家裝在廚房裡的電視,也開始喧賓奪主。



媽媽 Lesley 說,儘管過去的日子非常難熬,但是也足夠令人懷念。


從她祖母生活的年代開始,逐步經過了她的童年和這一生,食物不管好吃還是難吃,不僅記錄了英國人百年變遷的歷程,更是為所有的回憶保有一份色香味俱全的紀念。



這個周末,該回家陪媽媽好好吃頓飯了


edit. 歐文 | photo. bilibili截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食帖 的精彩文章:

幾百年前日本人就愛用的調味料,原來這麼萬能!
都市麗人,炒菜菜做發膜都用這種「萬金油」

TAG:食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