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驚奇 > 火星上的生命:科學家在尋找ET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火星上的生命:科學家在尋找ET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根據一項新的研究,外星生命可能不僅生活在火星上,而且可能在那裡繁衍生息。

火星上的生命:科學家在尋找ET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今年6月,美國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NASA)的科學家們在這顆紅色行星的南極冰帽下發現了一個似乎存在的湖泊。

這就產生了微生物可以在火星上生存的理論,而現在一項後續研究表明,火星上的微生物可以茁壯成長。

這項研究表明,當地球上的生命開始出現時,藻類就進化出了光合作用——將光轉化為能量的能力,這種能力使大氣水平飆升。

但在火星上,美國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NASA)的科學家們僅僅發現了光引起的二氧化碳分解的痕迹,這使得專家們排除了生命存在的可能性。

然而,一種新的計算機模型表明,這並不適用於這個紅色星球上由鹽和水組成的鹹水地下湖泊,研究人員在那裡發現氧氣含量最高。

冷水比溫水含有更多的氧氣,因為分子更緊密地聚集在一起。

該研究報告的主要作者、加州理工學院的行星科學家弗拉達?斯塔門科維奇博士說,鹽水中還會含有豐富的鈣和鎂,這些鈣和鎂可以促進骨骼和新陳代謝。

談到發表在《自然地球科學》(Nature Geoscience)上的這項研究,他說,「有足夠氧氣供有氧微生物呼吸」的地方可能遍布整個紅色星球。

斯塔曼科維奇博士補充說:「此外,火星表面約6.5%的面積可以支持更高的溶解氧濃度,使好氧綠洲足以維持更複雜的多細胞生物(如海綿)的呼吸需求。」

南極下面有水。

他說,這些區域在火星的兩極會更常見。

海綿體是所有多細胞動物中最原始的,大約在6.4億年前出現在地球上。最重要的是,大多數人生活在鹹鹹的海水中。

斯塔曼科維奇博士說:「由於現代火星大氣中的氧氣不足,人們認為火星無法產生足夠大的濃度來支持有氧呼吸的環境。」

「在這裡,我們提出了火星近地表條件下鹽水中氧氣溶解度的熱力學框架。」

計算機模擬顯示,火星上的地下湖泊可以支持「整個星球」的生命——極區最有可能存在生命。

斯塔曼科維奇博士說:「即使在不確定因素的限制下,我們的發現表明火星表面有足夠的氧氣供有氧微生物呼吸。」

最近的研究表明,在火星周圍的不同地方都發現了含水鎂和鈣鹽沉積。

這意味著這裡的氧氣可能「與今天地球海洋中的濃度相當」。

斯塔曼科維奇博士說:「因此,原則上,火星可以提供廣泛的近地表環境,有足夠的溶解氧進行有氧呼吸,就像在不同的陸地微生物群中看到的那樣。」

南極水域直徑約20公里,如果得到證實,這將是火星上永久存在水的第一個證據。

水體。

美國宇航局的「好奇號」漫遊者探測器發現火星上的確存在間歇性的液態水,它還探測到火星上曾經存在過水。

但如果水還在那裡,這就意味著在火星46億年的歷史中,水很可能一直是不變的——這使得生命存在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探索未解之魅 的精彩文章:

颶風「佛羅倫薩」地圖!風暴正向美國東海岸移動,本周四登陸!
NASA小行星預警!直徑820米的岩石比大峽谷還大,9月將掠過地球

TAG:探索未解之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