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中國移動營收首次下滑,躺著賺錢的好日子到頭了

中國移動營收首次下滑,躺著賺錢的好日子到頭了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江瀚視野

對於中國運營商龍頭老大的中國移動來說,10月22日是個喜憂參半的日子,10月22日中國移動公布了其前三季度的成績單,在這份成績單上中國移動的盈利著實耀眼,然而在這份耀眼的成績之後,中國移動出現了營收4年來的首次下滑,面對著營收的下滑,讓人不禁想問日賺3.2億躺著賺錢的中國移動這是好日子到頭了嗎?

耀眼成績單背後的隱憂

根據《每日經濟新聞》的報道,10月22日晚間,中國移動在港交所發布前三季財報。數據顯示,中國移動2018年前9個月,營運收入為人民幣5677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0.3%,凈利潤為人民幣95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1%。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中國移動2014年以來首次出現營收下滑的情況。

中國移動在此次財報中明確表示,近來面臨的市場競爭更趨激烈、流量價值快速下降,以及取消流量「漫遊費」明顯減收的嚴峻形勢。同時其表示,大流量低資費套餐競爭加劇,導致流量價值快速下降,中國移動通信服務收入增長面臨巨大壓力。

具體到業務數據方面,中國移動移動業務截至2018年9月30日客戶總數約9.16億戶,其中4G客戶總數達到6.95億戶,報告期內凈增4G客戶4578萬戶。報告期內,中國移動有線寬頻客戶總數達1.47億戶,前三季度凈增3413萬戶。

中國移動流量業務方面繼續保持加速增長態勢,手機上網流量同比增長172%,較上半年增幅提升19個百分點,手機上網客戶DOU(戶均月用流量)達到3132MB,比上年同期增長156%。前三季度,中國移動移動客戶ARPU(戶均消費)為人民幣55.7元,中國移動在財報中表示,戶均收入下行壓力依然較大。

此外,報告期內,中國移動前三季度銷售產品收入為人民幣493億元,同比下降9.0%,這對整體業績的下降產生了影響。根據各大媒體所比較的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三大巨頭的半年報數據,我們可以發現,中國移動依然穩居中國通訊業老大的位置,而其前三季度財報所顯示的股東應占凈利潤950億元,同比增長3.1%,換算下來中國移動每天都可以賺取3.2億元,這個數據依然足夠傲視群雄。

但是,中國移動的數據中所顯示的營業收入下降已經足夠讓人擔憂了,那麼中國移動到底發生了什麼?


中國移動的好日子到頭了?

看到中國移動的成績單的時候,我們就會發現,正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中國移動每天的利潤是很多上市公司可能一年都賺不到的,將中國移動稱之為躺著賺錢的公司,其實並不為過。

但是營收四年來首次下降也正在暴露出中國移動存在的問題。

首先,國家提速降費的大趨勢。

作為中國具有自然網路壟斷特性的運營商來說,中國移動等三大運營商在可以享受壟斷福利的同時,也必須承擔國家的社會責任,這就是提速降費的要求。所以,對於三大運營商來說,提速降費所帶來的收入下降這基本上是所有人都必須面對的大趨勢,所以並不能完全作為中國移動營收下降的理由,只能說是外部的影響因子之一。

而我們看到,2014年在4G建設階段,中國移動出現了連續兩個季度的業績下滑,至此之後移動的單季營收就一直保持著同比增長,即使是前幾年也提出來的提速降費其實也都沒有影響到中國移動的盈利水平,然而4年過去,中國移動2018年三季度營收1759億元,低於去年同期的1806億元,再次出現營收同比下滑,這個原因就顯示那麼的讓人深思了。

其次,內部競爭的同質化搏殺。

讓我們把中國移動的數據放到整個通訊產業的大趨勢中就能夠發現,中國移動的4G總用戶數已經達到近7億戶,中國移動移動用戶數達到約9.16億戶,要知道這個用戶是在通訊已經實名制之後的產物,根據智研諮詢的數據,2017 年底國內手機網民數量已達到 7.53 億,較2016年底增加5734萬人,同比增速 僅為 4%,移動網民整體滲透率達到 97.5%,當前國內移動網民規模已接近天花板,移動互聯網的人口紅利時代已趨於結束。

所以,根據數據我們就能判斷出來,中國移動互聯網已經全面進入到了一個存量市場當中,那麼,三家運營商的競爭就要由之前增量的競爭向存量的競爭轉型,增量市場大家爭奪的是那些還未進入移動互聯網的用戶,所以各方在市場尚未飽和的時候,都取得了較好的連續業績增長。但是,一旦進入市場飽和的存量市場之後,大家的每一個用戶就有可能是從對手的手中搶奪用戶。

這個時候,大有大的難處就會顯現出來了,中國移動作為中國最大的通信運營商,其服務的用戶基本上超過另外兩家總和的很多倍。這麼大的用戶基數必然導致,中國移動在紅海價格戰上的每一分價格的調整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調整,其要付出的成本也是遠高於另外兩家的。換句話說,這就是反正我的用戶數不多,我降低價格損失也在可接受範圍之內,而中國移動要降低價格那麼產生的成本壓力將會遠超另外兩家。

這也是為什麼,中國聯通能夠成為第一個帶頭打流量價格戰的企業,因為在三家運營商當中,中國聯通的用戶規模最小,其改變的成本最低,這也導致中國聯通更加願意進行激烈的價格戰,這在產品上就是各種王卡、寶卡的輪番出現,他們的出現還成功地搶佔了各大手機廠商的第二卡槽,導致很多的移動手機號淪落為接打電話和接收簡訊的東西。

最終,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都被拖下了水,也被迫推出各種大流量(有些宣傳為不限流量)的套餐,然而市場已經進入低價流量時代,依靠流量賺錢也逐漸顯得日益困難。

聯通的這招就非常類似於金庸武俠當中的七傷拳,正所謂先傷己後傷人,最終將三大運營商全部拖入了價格戰紅海,整個產業的利潤水平也就下降了,最終整個中國通訊產業就被加速拖入了通道化的洪流,如今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都逐漸成為了互聯網巨頭們的流量支撐者,為他們提供著最為基礎的流量支持。

同樣的戰爭也正在出現在寬頻市場之上,只是這個市場的攪局者由聯通換成了移動本尊,移動不惜以免費乃至於高額補貼搶佔市場,最終無論是互聯網還是移動互聯網,產業各方都在對方的池子當中搶奪著存量的紅利,最終產業的整體價值都在下降,都在被淪落為通信的管道。

而即將到來的5G時代,至少從用戶的需求來說,還完全找不到新的增長點,如果5G和4G的用戶體驗差距不大的話,運營商集體沒落的時代有可能將要到來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鈦媒體APP 的精彩文章:

鈦媒體Pro創投日報:9月27日收錄投融資項目35起
一口氣發布五台電視,夏普想要國人用上更多優質產品

TAG:鈦媒體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