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眉山論劍| 在別人眼裡,中國人這40年簡直是開掛跳關……

眉山論劍| 在別人眼裡,中國人這40年簡直是開掛跳關……

原標題:眉山論劍| 在別人眼裡,中國人這40年簡直是開掛跳關……


  中國改革的時間是40年,但實際上可以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

第一階段是一個調整階段。調整階段就是從原來基本自給自足的計劃經濟,還有大程度的攤派經濟,要怎麼轉型成又有計劃又有市場的混合經濟。這個怎麼轉,是比較困難的。當時就過了幾個關。


鄧小平有一個思想,我認為是比較對的,就是先易後難。蘇聯垮的原因就是先拿最難啃的事情,馬上就垮了。那什麼東西最容易?因為我是親歷者,所以我也發現最容易的改革就是恢復高考。


鄧小平剛出山時實際上沒有想好到底怎麼改,所以他第一件事是開了一個科教座談會。那時鄧小平還沒有恢複位置,很低調,說我就抓一個大夥都不重視的科學教育。


當時就有一個年輕人,是中國科大的青年教師,叫溫元凱,才三十來歲,就提了一個建議——恢復高考。他還提了一個16字方針:「自願報考,領導批准,嚴格考試,擇優錄取」。鄧小平真是反應非常快,他說不能要領導批准,一領導批准問題就來了,把那個就免了。免了以後,當時考試期其實都快過了,馬上就讓教育部的人調整時間恢復高考。

一恢復高考,全國人心馬上就變了,大家馬上重視知識。所以你現在去看中國後來提拔的領導人,大部分都是恢復高考的下鄉知青里提上來的,包括總理、財政部長都是那些人。這是第一個關。

第二關你就會發現一件很重大的事情,恢復高考以後就業問題馬上就來了,城裡面本來就業問題就解決不了。所以鄧小平改革開放蠻偉大的,他首先是對內開發,允許原來在邊疆等地呆了幾十年的知青都回來,那城裡面的就業問題就不得了;然後又發明一個辦法,「三產」制度——國有企業可以讓那些家屬辦三產,解決不了就業問題就辦個運輸隊、小煤礦之類。


下面又來一個關。這些「三產」的人跟國有企業發生競爭了,國有企業本來自己的產品就賣不出去,所以馬上出現了「倒爺「。當時城裡顯得非常亂,同樣一個產品賣的價格差別很多,坑蒙拐騙什麼的都來了。那麼後面就變成一個問題,價格要不要改?所以原來開始的時候有多種價格,政府有計劃價格,還有市場價格。


當年曾有一個有名的經濟學家費德曼,也包括休克療法的鼻祖、哈佛的教授傑菲·薩克斯,鼓吹休克療法,中國的說法叫「闖價格關」,就是想要一下子就把價格放開自由化,政府不管了。

中國政府其實還沒敢放開,只是北戴河開會宣布要闖價格關。這馬上就引起民間搶購,馬上商店裡邊洗衣機、衛生紙、肥皂全部被搶購一空,然後政府立刻就慌了。慌了有個好處,立刻就剎車了。


所以中國有沒有休克療法?有,中國的休克療法大概就執行了一個月都不到,馬上就停止了。


東歐的休克療法是越休克,越要療,最後闖到國家垮為止。像波蘭比較嚴重,大概是過了三五年才恢復。它為什麼恢復呢?因為波蘭保留了一部分國有企業,而保留國有企業的原因,是歷史上俄國和普魯士三次瓜分波蘭,所以波蘭人既不相信德國人,也不相信俄國人。輸得最慘的是烏克蘭。烏克蘭現在已休克了多少年?90年休克療法,現在都已二十幾年了,但經濟還沒恢復,只有原來經濟的大概三分之一都不到。

中國的休克療法大概就執行了一個月,後面就有了雙軌制和混合經濟。

那麼雙軌制有沒有問題呢?有問題的。雙軌制意味著很多人就可以利用權力,放在倉庫里本來是計劃的產品,還沒出倉庫就變成自由產品了,馬上價格就飛漲,所以出現很多「倒爺」。


而裡面最重大的一個教訓,就是當時因中國缺錢,要把錢拿來引進西方的先進技術,所以就砍軍費。砍軍費,軍隊養不起了怎麼辦?就允許軍隊經商。中國經濟恢復以後就禁止軍隊經商了。所以這是一個經驗教訓。


所以說闖的第二關是價格關,變成雙軌制混合經濟,代價就是腐敗。到經濟成長起來後,這幾年才大力整頓,當時是不可避免的代價。

第一階段,政府做的事還包括一個什麼呢?我認為朱鎔基幹了一件大事,就是國企改革,抓大放小。代價也是非常高的,基本上政府沒錢了,所以小的國企就不管了,那就買斷工齡。尤其東北那些地區,很多國有企業職工下崗,代價很慘痛的。但是我認為朱鎔基的大方向還是對的,抓大放小你就會發現,中國的國有大企業現在都沒有倒閉,不但沒有倒閉,現在中國的國有大銀行還成了世界上前十名大銀行。


第一階段,把這些關闖過以後,什麼地方成功了呢?就是中國的匯率並軌。原來中國是貿易逆差,中國就把外匯券市場分隔開,等到中國貿易順差了,朱鎔基就一點點把匯率放開了。


放開以後,本來西方認為中國加入WTO後要全軍覆沒的,結果發現中國開了一個深圳特區,此外有關稅保護。所有的國有企業、民營企業一看特區里什麼東西賺錢,如電視、洗衣機、冰箱,就馬上引進生產線,然後過沒幾年,技術差距就跟日本的東芝等拉近了,反過來還銷到美國、歐洲去。這完全出乎他們的意料。

我覺得中國政府高明,特區實際上是開了一個學習的窗口。如果你全部開了,那中國國有企業、民營企業極有可能紛紛倒閉;你開一個窗口馬上學會,加上中國的勞動力便宜、中國的工程師能吃苦、中國的市場銷量大,我先佔中國市場,降低成本,然後出口。所以很快中國的貿易順差就越來越大,而順差越大,人民幣就越強,接著再走人民幣國際化等。所以我認為第一階段的人很了不起。


第二階段


第二個階段,即胡溫時代的GDP高速增長階段。我認為有一個重大的經驗,就是中國的高鐵和核能這最難的技術怎麼會變成世界上最先進的?

引進新技術的話,照西方人的思維,一定是貨比三家,然後買一家最便宜的。當時高鐵的話,法國有高鐵,日本有高鐵,德國有磁懸浮,加拿大還有一些名堂;核反應堆的品種更多,有俄國的、美國的、法國的、加拿大的……照常規,中國一定猶豫來猶豫去最後選一家,選了一家以後就變成依賴經濟了,你就綁在這一家上頭了。而中國原來得了一個教訓,就是原來我依靠蘇聯,綁在蘇聯那個模式上頭,連標準都跟它一樣,沒法換。


中國的工程師都是逆向工程師,我就做過逆向工程師,進口一台德國儀器,就把它拆了,拆了以後就立刻仿造,仿造、改進以後我就比你先進,就不用再買了。那麼他們就發現,不同的技術不全是先進的,只有幾個核心部件是先進的。所以中國就來了一個決策——那不是經濟學家的決策,是軍事工程師的決策——幾套系統全買,全買以後拆開,我把你那些好的東西集成,就變成中國系統了。中國的高鐵、核反應堆就是這麼集成起來的。


所以中國技術更新的強大,也代表中國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中國又有大國優勢,同時能做混合經濟,又能規模生產、多樣化生產,我才能夠集成創新。


那麼這些特色都是在第二階段冒出來的。當然第二階段有它的代價,就是追求高增長、高速度以後,監管跟不上,所以環境破壞的比較大,房地產的泡沫比較大,但是這就留給第三階段,留給現在來治理。所以這三個階段都是承前啟後的。


本文為觀察者網風聞社區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經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 的精彩文章:

遼寧凌源第三監獄兩名脫逃罪犯落網 此前懸賞10萬追捕
網傳《魔道祖師》粉絲人肉網友致其自殺 晉江:該抓的都抓起來

TAG:觀察者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