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冷兵器時代的最佳防禦兵器——盾牌

冷兵器時代的最佳防禦兵器——盾牌

原標題:冷兵器時代的最佳防禦兵器——盾牌


在古代東方,以及古希臘、古羅馬等具有古老歷史的國家盾牌盾牌,作戰時都廣泛使用盾牌。公元前兩千年出現了銅盾,後來又出現了鐵盾。盾牌的表面一般都包有一層或者是數層皮革,可以防止箭、矛和刀劍的攻擊。通常還繪有各種彩色的圖案、標誌、徽章等等。隨著槍炮火藥等兵器的發展,盾牌逐漸被廢棄。盾雖然只能用以防禦,但常配以刀槍,也能發揮很大的進攻能力。


盾,用於進攻時防禦。可以掩蔽身體,防衛敵人的兵刃矢石的殺傷,通常和刺殺格鬥類兵器,如刀、劍等配合使用。早期的盾都用木、皮等材料製作,表面塗漆,形狀多呈長方形或上窄下寬的梯形,長度一般不超過三尺。其中又分為步兵用的步盾和車兵用的子盾(小盾)。到了春秋(乃至戰國),盾仍然以木和皮革為材料製作,但其形狀卻有較大的變化,其上部大多作成對稱的雙弧形,表面塗漆,並常繪有精美的花紋,盾高一般有60多厘米,寬約 45厘米。當時,盾作為軍中主要的防護器具,車戰時用專人執干,以蔽遮刺兵和矢石;在防禦戰中,城頭上溫設盾櫓,防禦敵人自城下射上來的飛石和箭。



古代的盾種類很多,形體各異。從形體上分有長方形、梯形、圓形、燕尾形,背後都裝有握持的把手。手持的盾牌一般不超過三尺長。春秋戰國時,戰車上專門有人執盾,以遮擋矢石。城頭上多設盾櫓,作為守城護具。騎兵和步兵所用的盾牌漸漸趨於小型靈便、堅固耐用,而「鴻門宴」上,壯士樊噲使用鐵盾將交戟門前的衛士撞倒在地,這種鐵盾則是一種重盾。


而在中國,早在商代已有盾,周盾更為完善。《周禮·司兵》明周時已有五種盾。士卒用手執盾,可以遮擋敵人兵器,尤其弓箭的進攻。在科學不發達的古代,盾牌是重要的防禦武器,所以類繁雜。唐代時有一種盾牌叫彭排(或旁排),指皮木漆質的盾,其名有膝排、團牌、漆排、木排、聯木排、皮排六種。宋代盾牌形制不同,小盾為馬戰和步戰用,大盾攻城時可用,且有木盾、鐵盾之分。明代槍、炮已有相當威力,但用有限,盾牌仍然發揮其作用。尤其在抗倭戰場上,戚繼光採用輕捷的藤牌兵屢勝倭寇。清軍入關時已有藤牌軍,牌用堅藤製,呈反荷葉形,因其堅又有伸縮性,所以抵禦刀劍槍斧及矢鏃彈丸,頗有效,多為衝鋒陷陣之步兵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冷兵器 的精彩文章:

▲古代戰場盾牆戰術簡直無敵, 任你騎兵, 步兵隨意衝鋒
武器越小越沒威力?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TAG:中華冷兵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