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心臟幹細胞研究論文造假 但幹細胞治療心臟病並非沒有希望

心臟幹細胞研究論文造假 但幹細胞治療心臟病並非沒有希望

近日一則哈佛醫學院原教授心臟幹細胞研究論文涉嫌偽造和篡改實驗數據的新聞震動了心肌再生甚至是幹細胞研究領域,由於此舉讓許多建立在其理論與研究之上的相關研究有可能都失去了「根基」,而對於公眾來說,更關心的則是幹細胞治療心臟病是否還有希望。

10月15日,哈佛醫學院附屬布萊根婦女醫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公布,已從多個醫學期刊上撤回哈佛醫學院原教授、再生醫學研究中心主任皮艾羅·安維薩(Piero Anversa)的心臟幹細胞研究論文,撤回數量達31篇,所撤論文均涉嫌偽造和篡改實驗數據。

皮艾羅·安維薩被認為是心肌再生領域的開創者,其早在2001年就聲稱把來源於骨髓的c-kit幹細胞注入到患有心臟病的老鼠心臟內,這些細胞在9天內可成功轉化成為心肌。兩年後,Anversa又提出心臟里本來就有c-kit幹細胞,可以用來修復心肌。

不過在其發表了此結論之後,很多其他的實驗室試圖重複這一結果,都沒能成功。從2004年起,就不斷有質疑的聲音出現。一些研究人員嘗試將c-kit 注入病變的心臟,但療效也是參差不齊。

其實這並非幹細胞研究領域第一次出現造假。2005年韓國科學家黃禹錫幹細胞研究造假形成世界性醜聞,2014年日本理化研究所的研究員小保方睛子涉嫌學術造假, 導師一個辭職一個自殺。

中國科學報曾經刊登國內生命倫理學權威邱仁宗教授文章,指出之所以幹細胞領域造假多發 ,原因之一在於,如果有人能想出辦法產生幹細胞而無需犧牲或克隆人的胚胎,或者有可能發現有效治療困擾千百萬病人的疾病,該研究者就有可能成為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候選人。此外,幹細胞的研究和應用已與資本、市場等商業力量結合在一起,驅使一些醫生、科學家,迫不及待地儘可能廣泛地將很不成熟的幹細胞療法應用於更多的病人。

幹細胞(stem cell)是一類具有自我複製能力的多潛能細胞。在一定條件下,它可以分化成多種功能細胞。簡單的說,人類患病其實就是由於體內某一部分細胞出現不正常的病變或者死亡,而通過幹細胞的移植,可以再生健康的細胞,填補這部分的空白。

幹細胞及其分化產品療法也被認為可以有效修復人體重要組織器官損傷,為治癒心血管疾病、代謝性疾病、神經系統疾病、血液系統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重要疾病提供新途徑。

其中,用幹細胞來修復心臟的各種損傷無疑又是最為誘人的一部分。

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稱,全球每年心血管疾病導致175萬人死亡,佔全球死亡人數的31%。全球因心臟疾病而死亡的人數已經超過任何其他疾病。

在中國,由心血管疾病引發的死亡人數一直居於首位,這其中因心肌梗死引起的心肌細胞丟失而導致的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病總死亡率不斷上升的主要原因。

已有的治療手段依舊難以逆轉心梗後的心衰進程,再生心肌細胞,成為很多科學家研究和努力的方向。

也因此,皮艾羅·安維薩的心肌再生理論吸引了眾多研究者跟隨,迄今為止,中國在該領域也積累了大量論文、基金項目及臨床研究備案項目。

根據財新網報道,目前國內已有148篇學位論文、96篇中文期刊涉及對c-kit陽性細胞向心肌細胞分化的討論。同時,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有至少50個基金項目直接關涉c-kit陽性心臟幹細胞研究。

目前Piero Anversa的31 篇論文已經從醫學期刊上撤回,瑞士、英國、澳大利亞、德國等學術監察部門嚴密關切相關動態,同時在全球各地都有繼續撤稿。

暫時沒有中國地區SCI論文(Scientific Citation Index即被SCI索引收錄的期刊所刊登的論文)申請主動撤稿,不過,按照公開的數據統計,全國起碼有超過30個左右的醫療機構或者院校機構有相關論文發布,發布數量多在30以上。稿件主要發布在《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該雜誌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主管,中國康復醫學會與《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雜誌社主辦。2011年更名為中國組織工程研究。

稿件的撤回,意味著很多錯誤的結論都已經被糾正了,而確認了錯誤的方向,可以使大家把力量集中到有希望的方向,避免繼續浪費在錯誤方向上。

相對於學術領域的自查,公眾更關心的是,在這些可能成了「無效工作」的資金人力投入背後,對於整個幹細胞治療心臟病研究意味著什麼。

耶魯大學心臟病學家Harlan Krumholz在接受《統計與收縮觀察》的採訪時表示,「科學界需要清楚地知道發現了什麼,為什麼論文被撤回,以及人們未來要如何看待他的研究成果。另外還有,就是要清楚他現在的結論是以他過去的研究工作為基礎的。」

「也無需過於悲觀,不能因為一個人造假,就否定了整個心臟幹細胞研究領域。」中科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周斌認為。

早在2015年,周斌研究組在《細胞研究》雜誌上發文,揭示c-kit陽性細胞在心臟生理穩態和損傷修復再生中主要形成冠狀動脈內皮細胞,但很少貢獻心肌細胞。今年4月,周斌在《循環》雜誌上發表論文,指出成年小鼠發生心肌梗塞後,內源性的非心肌細胞不會在體內分化形成心肌細胞。

「 並不能因此認為幹細胞治療心臟疾病一定行不通,現在只是證明在小鼠體內,成體,內源性這幾個限定詞下,c-kit陽性細胞不會分化形成心肌幹細胞,但在其他方向上,比如胚胎幹細胞,誘導性多能幹細胞,重編程的成纖維細胞等是可以產生心肌細胞的。」周斌在接受界面新聞採訪時解釋。

事實上,幹細胞治療心臟病的研究已經有新的方向。國際上流行兩種觀點。一種是「替代說」,心血管前體細胞分化為心肌細胞,補充了原有因心梗丟失的細胞。還有一種觀點是「喚醒說」,心血管前體細胞分泌細胞因子營養物質,促進內源性的細胞增殖,進而減少因心梗瀕臨死亡的細胞。

浙江大學今年3月曾經發布文章,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王建安研究團隊驗證了後者的可行性。通過大樣本、長周期的研究,他們揭示了人胚胎幹細胞衍生的心血管前體細胞,移植非人靈長類心梗模型後對心臟的修復作用。其研究發表在心血管領域權威期刊《循環研究》上。

幹細胞治療已經形成了龐大的產業。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7-2022年中國幹細胞產業前景調查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顯示,我國幹細胞產業收入從2009年的20億元快速增長至2016年的420億元,年複合增率達到50%,預計2018年中國幹細胞產業規模將逼近1000億元。

今年6月,北京三有利和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首都醫科大學聯合申報的人牙髓間充質幹細胞注射液的臨床申請獲得CDE承辦受理,距離上一次出現幹細胞療法產品的註冊申報已過去4年。

自2012年國內幹細胞治療的全面叫停後,2015年7月20日,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食葯監總局頒布了《幹細胞臨床研究管理辦法(試行)》,首次以國家法規的形式詳細地公布了幹細胞臨床治療的前期化標準。2018年8月,國家科技部正式公布《「 幹細胞及轉化研究」 試點專項2019 年度項目申報指南( 徵求意見稿)》,指南指出,2016~2018 年, 已圍繞重點任務共立項支持98 個項目( 其中青年科學家項目30 項) ,2019 年將繼續部署一批項目, 擬優先支持12 個研究方向,國撥總經費4 億元。

截止去年11月28日,國內已有102家幹細胞臨床研究備案機構,相比2016年增加了70多家。一方面,需要警惕幹細胞研究和應用治療中的急功近利,一方面幹細胞研究獲得了國家政策的有力保障,幹細胞治療心臟病研究仍將受益於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界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世衛:全球14億人缺乏運動 中國老年人充分利用公園設施
反對種族歧視 切爾西帶球迷前往奧斯維辛參觀

TAG:界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