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書法教育不能扼殺兒童的天賦,要因勢利導,不然就是另一種傷仲永

書法教育不能扼殺兒童的天賦,要因勢利導,不然就是另一種傷仲永

王安石

宋代王安石在《傷仲永》一文中講了方仲永從小具有詩詞天賦,沒有得到學習培養,最終天賦消失的故事,告誡人們要通過學習,培養發展自己的天賦。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天賦,找出自己的天賦特長所在,比發現金礦更寶貴。能發現自己天賦所在的人是幸運的。莫扎特4歲的時候就彈奏鋼琴,創作小步舞曲,一些作品至今還在流傳;拿破崙在布里涅打雪仗時就已經是軍隊領袖了。漢代名臣張湯小的時候抓住偷吃的老鼠,然後立案拷掠審訊這隻老鼠,傳布文書再審,徹底追查,並把老鼠和吃剩下的肉都取來,罪名確定,將老鼠在堂下處以磔刑。他的父親看見後,把他審問老鼠的文辭取來看過,如同辦案多年的老獄吏,非常驚奇,於是讓他書寫治獄的文書。張湯從小表現出做官治獄的天才,因此,父親開始有意識地教兒子學習辦案斷獄。張湯肯用功,愛鑽研,長進得很快,後來,他真的成了一名司法官,秉公經辦了許多大案要案。

所有這些事例中的人物,都是在年紀很小時就表現出了他們的天賦特長,而且在後來的生活中,他們也積極地朝著這一方向發展。但是,像這種早慧的現象並不常見。除了極少數的例子外,我們大部分人都必須自己去發現自己的天賦與特長,而不能坐等這些天賦自動顯現。

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在書畫培訓班上,有的小孩子書畫雖然稚拙,但很有生趣;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訓學習,字畫規範了,但他們筆下的天趣也隨之不存在了,成了另一種「傷仲永」——被不當的學習摧殘了學生的天賦。

下面5幅圖,是一個四歲兒童的塗鴉,表現出極強的草書空間意識,可以說此女孩具有很好的草書天賦。

這一幅有落款意識

對於這樣的兒童,學書法時如果按部就班的習字先習楷,按老學究的觀點,先練上十年唐楷書。在成年累月的楷書訓練中,草書的天賦肯定會消磨殆盡。

學書畫因勢利導很重要。教師應是發現千里馬的伯樂,而不應是把千里駒培養標準推磨驢的教書匠。

值得慶幸的是這個小女孩很幸運,他的父親是一位擅長草書的書法家。他在微信圈中自豪地說:四歲愛女戲筆。有些地方竟使人想起藤原佐理!尤其是第三幅,似乎還有落款意識。是不是我經常寫草書,不知不覺竟使其受影響?

我覺得小女孩受其父親寫草書的影響是肯定的,但最主要的還是這個女孩具有草書天賦。這樣的孩子生在有藝術素養的家庭,他們的天賦會得到發展,也許她將來會成為草書家;如果遇到只知道把字寫端正的家長,也許會斥責幾聲;這樣的孩子如果遇到只能看唐楷的書法教師,孩子在課堂上這樣塗鴉,同樣會遭到幾句斥責;孩子的天賦在批評指責之中會日趣消亡。

所以,書法教育不能扼殺兒童的天賦,要因勢利導,不然就是另一種傷仲永。

藤原佐理的草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晉堂書法 的精彩文章:

行書中的矛盾談之二:粗細
李富強——我,找不到任何理由不去努力!

TAG:晉堂書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