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培養孩子的閱讀力,要好好把握這3個時間點

培養孩子的閱讀力,要好好把握這3個時間點

文丨魚爸 圖片來源網路

1

我原本以為,所有的孩子應該都會有機會聽媽媽或者爸爸念書。

可實際上,並非如此。

還是有很多的父母,根本就沒重視親子共讀。

你問為什麼不給孩子讀故事繪本呢?

會回答:「孩子又不識字,怎麼讀?」

還有這樣的回答:「這麼小就給孩子讀書,不累啊!上學後這麼累,我想讓他現在過得輕鬆點!」

最多的回答往往是這樣的:「太忙了!每天吃飯的時間都沒有,哪有給孩子讀書的時間。」

這也許就是當下的現實。

能好好陪孩子讀一本書,已經是奢望。

而能天天堅持親子共讀的家庭,也只是少數。

真的有那麼忙嗎?

我總覺得這其實只是一個借口而已。

要知道,當我們真正重視了一件事的時候,你會發現有了時間。

就好像我們總是會找到吃飯的時間。

因為餓得頭昏眼花,不吃不行。

只是閱讀不像這樣,不讀好像也沒損失啊!

那就先不讀吧,等有空再讀。

我們家有一段時間也暫停了親子閱讀,但是不久就恢復了。

那是小小魚剛剛上幼兒園的時候,家裡的事一下子變得雜亂起來。

晚上得催著他早點睡,但是吃完飯後已經很晚了。

所以睡前故事就暫停了。

剛開始,我還沒覺得有什麼。

但是有一天,兒子說,「爸爸,我們早點吃飯,早點洗臉,然後就能給我講一個故事了吧。」

看到兒子這樣說,我說我們一起快起來,擠出時間來講故事吧。

果然,還是擠出了30分鐘,然後就每天睡前又開始親子共讀。

所以很多的忙,都是我們給自己畫的一個圈,然後把自己困在其中而已。

然後心安理得地把閱讀放在一邊。

看上去,孩子沒有任何的不同。

但實際上,孩子已然錯過很多美好的東西。

2

說起閱讀的好處,如果要寫的話,肯定能寫好幾萬字。

總的來說,閱讀是孩子認識世界的最低門檻,是所有教育中最低的投資。

而且它的回報非常高。

發達國家過去在親子閱讀上做過什麼呢?

我們看歐美的家庭動畫片,經常會發現媽媽在被窩裡給孩子講睡前故事的場景。

可是我們中國的家庭劇,鮮有這樣的場景,往往是在給孩子找學區房,在比較孩子的成績。

比如,芬蘭家長再忙,每天都要保證有幾分鐘跟孩子一起閱讀。

總是在國際學生能力評比中蟬聯冠軍的芬蘭孩子,不僅學生的閱讀能力名列第一,自然科學、數理能力也同樣名列第一。

這離不開芬蘭的家庭教育,從孩子出生起,父母就會在家讀故事、念報、講童話給孩子聽,讓孩子在家庭教育里種下喜歡閱讀的種子。

而且閱讀已經成為了芬蘭家庭的休閑方式之一。

想想看,整個國家的家庭每天都有固定的閱讀時間,積累下來將會產生多大的效力?

而樂於見到成效的中國父母,總是抱怨閱讀並不能給孩子帶來太大的改變,於是就放棄了,反而熱衷於直接提高孩子分數的培訓機構。

但是,閱讀雖然無法讓你馬上見到成效。

可喜愛閱讀的孩子,一般到了高年級以後成績會突飛猛進,因為他已經具備了超越同齡人的理解能力、專註力、思辨能力,知識面也廣。

當然,放開學習能力這些目標,閱讀的最大的意義在於讓孩子有一個終身學習的習慣,也能擁有自我學習的能力。

這可是能受用一輩子的財富。

3

什麼時候可以開始親子共讀?

千萬別等到孩子能認字的時候才開始閱讀。

因為孩子的閱讀不是靠識字逐句來閱讀的。

他們在幾個月的時候就可以聽,可以摸,可以識別顏色。

那個時候起,閱讀就開始了。

叮叮噹噹的聲音書、摸起來會發出窸窸窣窣聲的布書,還有彩色的紙板書,都是他們的菜。

而到了兩三歲,他們會讀圖,孩子對圖象的解讀能力會隨著閱讀力的提升而不斷提升。

如果堅持下去,我發現到了五歲的時候,很多書本,孩子只要一看圖,就能理解故事中七八分意思。

所以,識字並不是你不給孩子親子閱讀的借口。

何況,在7歲以前,還有父母這個閱讀導師。

特別是在閱讀初期,如果沒有父母引導孩子去接觸書本,激發興趣的話,孩子怎麼會自發地去喜歡閱讀呢?

其實很少有孩子會主動喜歡上閱讀,通常都必須有某個人引領他們進入書中奇妙的世界。

而這個人就是父母!

親子閱讀的時間,越早越好。

越早孩子越能接受,擁有的品類也越多,閱讀的世界越大。

每天什麼時候時候閱讀更好?

我們現在的孩子,放學後再幹什麼?

有很多孩子是直接進了託管,然後等著爸媽來接。

在託管中心就是做作業,跟小夥伴玩一會。

還有的孩子,是去了培訓中心上課。

排得滿滿的,比父母還要累。

真正能讓孩子閱讀的時間並不多,我想也只有睡前或者周末了。

建議父母可以找一個固定的時間來進行閱讀。

如果怕影響孩子的睡眠。

可以在閱讀前跟孩子商量好閱讀的時間。

比如以前小小魚沒有讀幼兒園,每天我能給他講一兩本書。

可以持續半個小時甚至一個小時。

可如今為了保證早睡,一本書都要拆成好幾天來講。

每天就是講6頁或者8頁,大概5-10分鐘的樣子。

孩子也能理解,關鍵是你能堅持每天給他講。

什麼時候孩子能獨立閱讀?

首先,父母要知道,親子閱讀是孩子走向獨立閱讀的關鍵一步。

所以,不要想著跳過這個階段,直接讓孩子去自己讀。

每次都有媽媽找我買拼音書。

我問為何?

她們說給孩子講太累了,也沒時間,有拼音孩子就會自己讀。

所以有很大一部分父母想著把孩子的閱讀交給拼音。

當孩子有了閱讀的底子,也有充分的興趣,對拼音掌握也好。

再加上優質的拼音讀物,這樣做也是很好的。

但如果孩子並沒有擁有前面三個條件,你給他一本拼音書,剛開始可能會讀。

當難度增大時,他們會想著放棄。

甚至當著你的面假裝閱讀,而你一走就玩其他的,或者神遊。

完全是為了取悅你,或者只是害怕你責備而已。

而父母如果能參與其中,用心地跟孩子選擇讀物,再一起讀。

討論其中話題,有一個良好的親子交流。

就能保證孩子的興趣能一直維護好。

4

把握了這上面的三個時間點後。

你還是會遇到一些問題。

比如孩子不愛閱讀,或者孩子閱讀一陣就無法堅持了。

或者有人說你的孩子不是讀書的料。

甚至你自己都開始懷疑了。

你怎麼回答?

請你一定相信,我的孩子是愛閱讀的人種,只是要幫他找到愛上閱讀的方法。

很多父母有這樣的疑惑:我的孩子是不是天生就不喜歡閱讀?

一旦心理上有了這樣的想法,常常就會朝著這個方向去做。

當孩子表現不盡人意的時候,就想著他就是這個樣。

內心覺得是孩子缺乏上進心,不聽話,打上一個「不愛閱讀」的標籤。

好像有了這個標籤之後,這事就不能怪我了。

說真的,孩子不愛閱讀,真的要怪你,不能怪老師。

不要每次一談閱讀,當時就熱血沸騰,心想非得一年讀幾十本書不可,一定要花心思把孩子培養成一個愛讀書的人種。

過了半餉,熱度消失了一半,過了一天一夜又是老樣子。

天天說要閱讀,但從沒有見翻過一頁紙。

我總覺得,閱讀應該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如同柴米油鹽一般融入普通人的家裡。

在這條路上,父母要及早地,切實地行動,而不是總是一腔熱血,熱一熱又涼了。

我相信,當你付出了,將收穫一個不一樣的孩子。

及早幫孩子養成閱讀的好習慣吧,問題孩子會越來越少。

因為愛讀書的孩子,總是會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名校家長 的精彩文章:

早生和晚育哪個更好?看完這3點之後,准媽媽或許會有答案
想要家庭幸福,媽媽要學會懶,再忙也要看看!

TAG:名校家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