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1278年南宋朝廷行軍路綫考論

1278年南宋朝廷行軍路綫考論

原標題:1278年南宋朝廷行軍路綫考論


「」


ID:zhaoshizongqin


常回家看看


投稿

編輯 | 趙英雄


關於南宋末二帝行朝之史實,陸秀夫記錄甚悉,崖門海戰時,書交禮部侍郎鄧光薦。元大德初,光薦卒,其書存亡無所知,故海上之事,世莫得其詳。


對於1278年(景炎三年、祥興元年、至元十五年)陳宜中、陸秀夫、張世傑等護衛南宋末二帝的行軍路線,存在不同的說法。有些志書、文章說,宋軍只在珠江口一帶活動。還有人說,「趙昰死在珠江口的碙(硇)州」① 。這和筆者的印象與記憶不一樣。


帶著這個疑問,筆者反覆翻閱了有關的正史和志書,實地考察了新會崖山、陽江海陵島、湛江硇洲島,以及香港九龍、陸豐甲子門、汕頭南澳島等地的南宋史跡,經過細心整理、推敲、分析和研究,草擬此文,力求系統地如實地描述當年宋軍的行動路線。給讀者提供一個全面、客觀、正確認識這段歷史的基本資料。


1278年宋廷行軍路線分前後兩段:前半段的主導權為陳宜中操控,目的地是占城。後半段的主導權為張世傑、陸秀夫操控,最終目的地是是新會的崖山。


碙洲的語義:碙洲與碙州不要魚目混珠。洲與州語義不同,前者為陸洲、沙洲地名用詞,後者是行政州用詞及其州治地名用詞。


碙洲的地理位置:碙洲既不是今天叫新會的岡州,也不可能是香港的大嶼山(大奚山)。大量史料證據表明,碙洲是化州吳川的硇洲島,即今之湛江市東海區硇洲島。


一.史籍摘錄(略,見附件一)


筆者從《宋史》、《續資治通鑒》、《趙氏族譜》、《崖山志》、《新會縣誌》、《吳川縣誌》等史志文獻中,較完整地摘錄了有關南宋末二帝1278年於兩廣沿海行軍路線的資料,列於附件一。


二、1278年史志對宋軍在化、雷一帶行軍的描述

景炎三年、祥興元年(1278年),史志資料對南宋行朝軍隊在廣西化州、雷州沿海一帶的活動,有一些具體的描述,現引錄並分析如下:


1、「景炎三年春,帝次於化之碙(硇)洲。」 ②「十五年正月,張世傑遣兵攻雷州,不克」③。《崖山志》和《宋史》中寫得很清楚,1278年春,南宋行朝已兵至化、雷一帶。不在廣東,而在廣西。(南宋時化、雷、高、廉、欽、瓊六州均屬廣西。)上為張世傑一攻雷州。


2、「三月……昰欲往居占城,不果,遂駐碙洲,遣兵取雷州。曾淵子自雷州來,以為參知政事、廣西宣諭使」 ③。「三月乙巳(廿二),廣南西道宣慰司招降雷、化、高三州。宋都統凌震及轉運判官王道夫復廣州。宋主遷駐碙洲,曾淵子至自雷州,以為參知政事、廣西宣諭使。時淵子起兵據雷州,元帥府諭降,不聽,進兵攻之。淵子奔至碙洲,遂有是命。」④曾淵子1276年於臨安曾任樞密副使,後免官赴廣西;三年春,聽說朝廷兵至,起兵據雷州,因元兵大軍攻打,不敵而奔硇洲;後升觀文殿大學士,充端宗山陵使,在崖山為端宗督造陵寢。上為張世傑二攻雷州。


3、(五月)「時碙洲糧少,乃遣人征糧於瓊州,海道灘水淺急,艱於轉運,別取道杏磊浦以進,雷州總管蒙古特以兵邀擊之。」 ④可見硇洲與瓊州之距離不很遠。證明史書上說的碙洲是吳川硇洲而非東莞大奚山或珠江口的碙州。如果南宋行朝是駐軍於香港或珠江口一帶,不可能到海南島遠道征糧。


4、「五月癸未朔,改元祥興。乙酉(初三),升碙洲為翔龍縣。遣張應科、王用取雷州,應科三戰皆不利,用因降」③。「宋遣張應科、王用將兵取雷州,應科三戰不利,用遂降」④。「五月初一,宋衛王趙昺即帝位於硇洲,改元祥興,升硇洲為翔龍縣,隸屬化州。」⑤吳川硇洲升為翔龍縣,隸屬化州,合情合理。人為隉造出來的位於「珠江口的碙(硇)州」或東莞大奚山碙(硇)州不合情理,此州非彼洲。碙(硇)州更不可能是岡州,岡州只會降為翔龍縣,哪來州升縣的規約呢?可見所謂「珠江口的碙(硇)州」乃無稽之談。上為張世傑三攻雷州。


5、「六月丁巳(初五),張應科再戰雷州,遂死之」 ③。「六月丁巳,宋張應科收兵復戰,敗死。張世傑悉眾圍城,城中絕糧,士食草,史格漕欽、廉、高、化諸州糧以給之。世傑引還。」 ④上張世傑四攻雷州。資料所述戰事,表明宋軍駐地與廣西雷、化、高、廉、欽、瓊諸州的關係,它說明宋軍大本營硇洲應在廣西化州而非廣東珠江口。


6、(六月)「己未(初七),昺徙居崖山,升廣州為翔龍府」 ③。「己未(初七),宋主遷駐新會之厓山。時諸軍泊雷、化犬牙處,而厓山在新會縣南八十里大海中,與石山對立如兩扉,故有鎮戍,張世傑以為天險可守。」 ④這條史料告知我們三點:第一,當時宋軍駐札在雷、化犬牙之處的硇洲;第二,六月初七,宋廷從廣西吳川硇洲遷往廣東新會崖山;第三,宋廷升廣州為翔龍府。由上可知,1278年的上半年,南宋行朝基本上是在廣西沿海一帶活動。其中三月至六月,在吳川硇洲建造行宮,作為大本營。


三.湛江硇洲島南宋史跡


今天的湛江市東海區硇洲島(兩個鎮:硇洲、淡水),就是當年的吳川碙(硇)洲島。


硇洲島今天仍有不少南宋史跡:宋皇城、宋皇井、宋皇亭、宋皇碑、宋皇村、赤馬村、翔龍書院、南下誓師紀念碑。在西園、黃屋、那林、北港王安四村分別為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羅文通四人建平天、調但等祠廟,紀念和表彰他們的英雄氣概和愛國精神。

1、南下誓師紀念碑。1277年南宋景炎二年十二月末,端宗、陳宜中、張世傑一行到達吳川硇洲島,在硇洲島東南面的海邊舉行了一次繼續南下的誓師大會,並豎立一座南下誓師紀念碑,今仍存遺碑(見附件二 圖一,圖二)。


2、宋皇城(行宮)。宋皇城遺址位於宋皇村旁,距淡水鎮3.5公里。此城寬約 180米,縱深約120米,總面積約2萬平方米,這裡曾經是南宋末二帝端宗趙昰、懷宗趙昺和楊太后的行宮。宋皇城毀於元末海寇麥福之手。今仍存城牆遺址二段:一段為北面橫向,殘長10米,殘寬2.5米,殘高0.9米,均用不規則的青石築壘,中間填土。


3、宋皇村。宋皇村位於宋皇城旁邊,今屬硇洲鎮宋皇管區。村民為了紀念南宋皇帝曾經駐蹕於此,遂將村莊命名為宋皇村。


4、赤馬村。赤馬村位於宋皇城附近,今屬硇洲鎮宋皇管區。因當年宋帝的一匹赤棕色的座騎被圈養在這個村莊,村民為紀念這一史實,遂將村莊命名為赤馬村。


5、宋皇井。宋皇井位於宋皇城南側,旁有一棵大榕樹,井為八角型,井深不到2米,井水甘美清澈,出水量不減當年。(見附件三 圖三,圖四,圖五)


傳說,南宋大軍初到硇洲島時,兵馬找不到飲水,乾渴難熬,境況窘迫。正在無計可施之時,宋皇的坐騎忽然在不遠處仰天長嘶,人們不約而同地望過去,只見此馬用蹄子不仃地刨土,不久便扒出一個小坑。這時竟有一股清泉從坑中涌流出來,於是,宋軍便在此處建了一座八角型的水井。後人稱之為宋皇井、八角井、馬蹄井。


6、宋皇亭。宋皇亭是明清時期為紀念宋皇城史跡而建造的,屬於紀念性建築。該亭於文化大革命期間被拆毀,但遺迹尚存。


7、翔龍書院。1278年五月,宋帝昺即位,升硇洲為翔龍縣,陸丞相給皇帝造了一間「御書院」。明清時期不斷擴建,取名為翔龍書院。翔龍書院為封建王朝培養了不少文人學士,在高、雷一帶頗負盛名,翔龍書院的石匾至今仍保存在硇洲鎮文化站。此匾乃清代狀元、吳川學子林召棠親筆題書。


8、宋皇碑。宋皇碑位於宋皇井右上方附近的坡地上,由於經受數百年風雨侵蝕,碑文字跡已模糊不清,無法辨認了(見附件四 圖六)。另說,此碑是記載明朝萬曆年間重修翔龍書院實況和歷史淵源的一塊石碑(碑文內容可參見《高州府志》)。


9、陸秀夫廟。在硇洲鎮北港管區黃屋村,有一座頗具規模的神廟「調蒙(讀粉)宮」。這是硇洲群眾為紀念南宋丞相陸秀夫所建的廟宇——陸秀夫廟。

陸秀夫廟屢破屢修,屢塌屢建。1986年,黃屋村群眾第三次集資重建了陸秀夫廟,這充分反映了硇洲人民對陸秀夫的無比崇敬和真心愛戴。走近陸秀夫廟,廟門口刻著一副醒目的對聯:


亘古忠貞昭宋史 於今澤德著硇洲


進入廟堂,又有一副歌頌陸秀夫赤膽忠心的對聯:


節氣凌霜萬古長思大宋 丹心貫日千秋未滅孤忠


廟堂正中的陸秀夫塑象,神采奕奕,正氣凜然,令人肅然起敬。


另外,在西園村有文天祥廟,在那林村有張世傑廟,在北港王安村,有羅文通廟。硇洲人民以他們的特有方式,永遠悼念南宋的英烈!


四.尋回和復原當年宋廷的行軍路線


景炎二年(1277)十一月末,端宗一行自東莞秀山往南退至香山沙涌,暫宮於馬南寶家。十二月壬申(十八),劉深追至,世傑拒退之。丙子(廿二),端宗至井澳(橫琴島),狂風壞舟,幾溺死,遂成疾。丁丑(廿三),劉深追昰至七州洋(高欄列島一帶?),執俞如珪以歸。陳宜中帶領宋軍沿海邊往南撤退,過新會、陽江、電白,約於十二月末或正月初到達吳川硇洲。


稍事休整,陳宜中決計南下赴占城,乃於硇洲島東南海邊召開南下誓師大會,並在海邊立了一座《南下誓師紀念碑》。


1278年景炎三年戊寅虎年正月,宋軍南下占城前,世傑佯攻一下雷州,以亂敵辨。接著,宜中、世傑奉端宗沿海邊繼續南行,次謝女峽(瓊州海峽),復入海,至七里洋(北部灣),欲往占城(交址國南、真臘國北,今北越、寮國之地),不果。

在七里洋,宋廷出現了戰略性分歧:陳宜中要把宋軍帶到占城,而「寧可死在國土,不願生在外邦」的廣大熱血官兵拒絕南行。於是乎,陳宜中託名請救兵先往占城諭意;張世傑、陸秀夫於海上等了一段時間後,不見宜中回來,就領著大部隊回師返航。


三月乙巳(廿二),……張世傑遷端宗駐蹕吳川硇洲,建行宮。曾淵子自雷州至,授為參知政事、廣西宣諭使。


此前(二月左右),曾淵子聽說宋軍到來,起兵佔據了雷州,後又被元兵攻陷,再打聽到端宗的駐地,轉至硇洲。(南宋時高、化、雷、廉、欽、瓊六州屬廣南西路)


得到曾淵子的情報,張世傑遣兵二攻雷州。端宗病情日重。


四月戊辰(十五),端宗殂於硇洲,年十一。庚午(十七),眾又立衛王昺為帝,以陸秀夫為左丞相、端明殿大學士、樞密使,文天祥為右丞相,張世傑為太傅、樞密副使。


五月癸未朔,改元祥興。乙酉(初三),升硇洲為翔龍縣。


時硇洲糧少,乃遣人征糧於瓊州,海道灘水淺急,艱於轉運,別取道杏磊浦以進,元雷州總管蒙古特以兵邀擊之。


世傑遣張應科、王用三攻雷州,應科三戰皆不利,王用降元。


六月丁巳(初五),張應科收兵四攻雷州,敗死。張世傑悉眾圍城,城中絕糧,士食草,元史格漕欽、廉、高、化諸州糧以給之。世傑引還。


南宋行朝駐蹕硇洲前後約四個月(三月下旬-六月上旬),另說六個月(1-6)。

己未(初七),帝昺徙居崖山(有資料說,初七離開硇洲,廿三到達崖山),升廣州為翔龍府。此時官民兵尚有二十餘萬。世傑遣士卒入山伐木,築軍房三千餘間,行宮三十所,名其正殿曰「慈元殿」,楊太后與帝昺居之。造舟楫,制器械,行草市。秀夫正色立朝,尚書大學章句訓導幼帝。時四處義士豪傑,舉義回應崖山,大群數萬,小群數千,忠心衛國,誓保宋室江山。本文轉載自趙氏宗親微信公眾號,作者趙英雄。


己巳(十七),有大星東南流墜海中,小星千餘隨之,聲如雷,數刻乃已。


己卯(廿七),元遣都元帥張弘范、副帥李恆南下征崖山。


八月己巳(十八),詔加文天祥少保、信國公,張世傑越國公。壬申(廿一),以姚良臣為右丞相,夏士林參知政事,王德同知樞密院事。


端宗靈柩還殯於香山馬南寶家廟,以觀文殿大學士曾淵子充山陵使,於崖山建造陵寢。


九月壬午朔,(另說,閏十一月?),葬端宗於崖山壽星塘永福陵(今歿其址)。


行軍路線對比:


史書 井澳→謝女峽─→七里洋───(占城)──→吳川碙(硇)洲→厓山


正  橫琴→瓊州海峽→北部灣───(北越南部)→湛江硇洲──→崖山


誤  橫琴→香港九龍→澳門七洲洋─(石岐)──→珠江口碙州─→崖山

注釋:


①《宋末皇帝趙昰死在哪裡?--讀新會志書引起的疑問》倫海濱;載於《新會文史資料選輯》第三十輯


②《崖山志》,明萬曆卅五年(1607年)新會黃淳纂


③《宋史·卷47·本紀47》


④《續資治通鑒·卷183、184》


⑤《吳川縣誌·大事記》


參考文獻:


⑴《宋史·卷47·本紀47》


⑵《續資治通鑒·卷183、184》


⑶《崖山志》明萬曆卅五年黃淳纂

⑷《新會縣誌》清康熙廿九年賈雒英纂


⑸《崖門水域宋元沉船的初步考察》陳智超《宋史研究論文集》1992年年會編刊


⑹《宋史》文天祥傳 陸秀夫傳 張世傑傳 劉鼎孫傳等


附件一:史籍摘錄


附件二:圖一 圖二 硇洲南宋史跡:南下誓師紀念碑


附件三:圖三 圖四 圖五 硇洲南宋史跡:宋皇井


附件四:圖六 硇洲南宋史跡:宋皇碑


附件五:附古人詩二首


附件一:史籍摘錄


(一)、《宋史·卷47·本紀47》

[補:十二月壬申(十八),「劉深襲井澳,世傑卻之。」先勝後負。]


(1277年)「十二月丙子,昰至井澳,颶風壞舟,幾溺死,遂成疾。旬余,諸兵士始稍稍來集,死者十四。丁丑,劉深追昰至七州洋,執俞如珪以歸。」


(1278年)「十五年正月,大軍夷廣州城。張世傑遣兵攻雷州,不克。」


「三月,文天祥取惠州,廣州都統凌震、轉運判官王道夫取廣州。昰欲往居占城,不果,遂駐碙洲,遣兵取雷州。曾淵子自雷州來,以為參知政事、廣西宣諭使。」


「四月戊辰,昰殂於碙洲,其臣號之曰端宗。庚午,眾又立衛王昺為主,以陸秀夫為左丞相。」


「五月癸未朔,改元祥興。乙酉,升碙洲為翔龍縣。遣張應科、王用取雷州,應科三戰皆不利,用因降。」


「六月丁巳,張應科再戰雷州,遂死之。知高州李象祖降。己未,昺徙居崖山,升廣州為翔龍府。」己巳,有大星東南流墜海中,小星千餘隨之,聲如雷,數刻乃已。己卯,都元帥張弘范、李恆征崖山。


(二)、《續資治通鑒·卷183、184》


(1277年)「十二月丙子,宋主至井澳,颶風大作,舟敗,幾溺。宋主驚悸成疾。旬余,諸軍士稍集,死者過半。劉深攻井澳,宋主奔謝女峽,復入海。深追至七里洋,擊敗之,獲宋主之舅俞如珪。宋主欲往占城,不果。」 「時陳宜中入占城,日候其還朝,竟不至。」


「三月乙巳,廣南西道宣慰司招降雷、化、高三州。宋都統凌震及轉運判官王道夫復廣州。宋主遷駐碙洲,曾淵子至自雷州,以為參知政事、廣西宣諭使。時淵子起兵據雷州,元帥府諭降,不聽,進兵攻之。淵子奔至碙洲,遂有是命。」


「夏四月戊辰,宋主殂於碙(硇)州,年十一。群臣多欲散去,陸秀夫曰:「度宗皇帝一子尚在,將焉置之!古人有以一旅以成中興者,今百官有司皆具,士卒數萬,天若未欲絕宋,此豈不可為國郡?」乃與眾共立衛王昺,年八歲矣。上前主謚曰裕文昭武愍孝皇帝,廟號端宗」。 時陳宜中入占城,日候其還朝,竟不至。


「五月癸未朔,宋改元祥興。時碙洲糧少,乃遣人征糧於瓊州,海道灘水淺急,艱於轉運,別取道杏磊浦以進,雷州總管蒙古特以兵邀擊之。」 「宋升碙洲為翔龍縣」。


「宋遣張應科、王用將兵取雷州,應科三戰不利,用遂降。」


「六月丁巳,宋張應科收兵復戰,敗死。張世傑悉眾圍城,城中絕糧,士食草,史格漕欽、廉、高、化諸州糧以給之。世傑引還。」


「己未,宋主遷駐新會之厓山。時諸軍泊雷、化犬牙處,而厓山在新會縣南八十里大海中,與石山對立如兩扉,故有鎮戍,張世傑以為天險可守,乃遣人入山伐木,造行宮三十間,軍屋三千間。正殿曰慈元,楊太妃居之。升廣州為翔龍府。時官、民兵尚二十餘萬,多居於舟,資糧取辦於廣右諸郡、海外四州,復刷人匠,造舟楫,制器械,至十月始罷。」。


八月己巳,宋加文天祥少保,封信國公,張世傑封越國公。壬申,宋以姚良臣為右丞相,夏士林參知政事,王德同知樞密院事。「九月壬午朔,宋葬前主於永福陵。」


(三)、譜志資料


1、三江趙錫年編《趙氏族譜》載:「世傑復遷帝於碙(硇)州(吳川縣南海中),帝病日重,竟崩於碙(硇)州行宮。」


2、明萬曆卅五年(1607年)新會黃淳纂《崖山志》載:「景炎三年春,帝次於化之碙(硇)州。」


3、年《吳川縣誌》載:至元十五年(1278),西道宣慰司遣管軍總管崔永、千戶劉潭、王德用等招降雷、化、高三州,崔永等鎮守其地。三月,宋端宗益王趙昰遷吳川硇洲(今屬湛江市)。   宋曾淵子起兵據雷州,元軍勸降,被進攻,奔硇洲。授參知政事、廣西宣諭使。四月,趙昰病死於硇洲。五月初一,宋衛王趙昺即帝位於硇洲,改元祥興,升硇洲為翔龍縣,隸屬化州。六月,宋帝昺自硇洲遷往新會崖山。


4、1992年《新會縣誌》載:「南宋末年,宋二王(益王帝)被元兵南追,經浙閩沿海至廣東,於景炎三年(1278年)三月帝舟抵達硇洲。四月,景炎帝(趙昰)病逝,趙昺即帝位,改元祥興。……六月,宋太傅、樞密副使張世傑以高、雷兩州失守,硇州不能立足,乃率軍船奉帝昺移駐新會縣崖門海內的崖山,……」


5、清康熙廿九年(1690年)冬賈雒英纂《新會縣誌》載:「(宋)端宗航海至廣州,元兵已毀州城,乃奔高涼,次於碙(硇)州(原註:碙(硇)州在化州吳川縣,屹立海中,當南北道,乃雷、化犬牙處),四月戊辰帝崩。」


6、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林星章纂《新會縣誌》卻說:「(景炎)三年(1278年)二月,(宋端宗)由海道再回廣州,尋次於碙(硇)州--碙(硇)州屬廣之東莞縣,與州治相對,第隔一水。四月戊辰,帝崩於碙(硇)州,殯於馬南寶家。」


7、清光緒卅四年(1908年)譚鑣纂《新會鄉土志》則說:「三年二月,(宋端宗)次於碙(硇)州--碙(硇)州,即大奚山,在香港西,與州治對隔一水。四月戊辰,帝崩於碙(硇)州,殯於香山縣人馬南寶家廟。」


附件二:圖一 圖二 硇洲南宋史跡:南下誓師紀念碑



圖一



圖二


附件三:圖三 圖四 圖五 硇洲南宋史跡:宋皇井



圖三



圖四



圖五


附件四:圖六 硇洲南宋史跡:宋皇碑



圖六


附件五:附古人詩二首


硇洲懷古


明高州郡守 吳國倫


一旅南巡瘴海邊,孤洲叢樾系樓船。


從容卷土天難定,急難防元地屢遷。


丹鳳未傳行在所,黃龍虛兆改初年。


當時血戰潮痕在,長使英雄淚黯然。


泊硇洲


清 陳銘圭《荔庄詩存》


故壘平沙亂石浮,征衫惆悵海中洲。


萋萋叢草荒行殿,淡淡輕煙散蜃樓。


塊肉早從魚腹化,孤村卻為趙家留。①


停舟不盡興亡感,四顧蒼茫立鷁頭。


①洲上有宋王村,又有石壘行殿,遺址尚存。


這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趙氏宗親 的精彩文章:

中國趙姓歷代54名宰相大全!光宗耀祖!太牛了!
你不知道的一些趙姓人物,他們卻改變了歷史

TAG:趙氏宗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