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元末「三國演義」:漢王被一箭幹掉之後老三潑張勸降了老二美髯公

元末「三國演義」:漢王被一箭幹掉之後老三潑張勸降了老二美髯公

原標題:元末「三國演義」:漢王被一箭幹掉之後老三潑張勸降了老二美髯公


都說明太祖朱元璋屠戮功臣刻薄寡恩,但清朝人編寫的明史,也說很多功臣驕橫跋扈魚肉百姓民怨沸騰而被殺,有的乾脆是起了謀反之心。事實上朱元璋對忠正之臣還是說得過去的,即使是曾經的生死大敵,他也沒有趕盡殺絕,比如有個來自陳友諒陣營的猛將,曾經差點活捉朱元璋,但是卻一直活到了明成祖永樂十五年,以百歲高齡壽終正寢。


看了這段文字,通曉明史的讀者肯定想到了一個人——曾有元末第一猛將之稱的張定邊。但是現在想來似乎有點言過其實,因為他在徐達手裡沒有佔到便宜,還被常遇春一箭撂倒,他之所以「勇猛」,可能是因為他活得生猛,熬死了常遇春、熬死了徐達,最後連朱元璋也熬死了,估計每聽到一位老對手過世,定邊大師都會悵然若失地吟唱六字真言。



熟悉元末明初歷史的讀者都知道,當時有三大勢力都想驅除胡虜恢復中華,他們分別是吳王朱元璋、「周王」張士誠(張士誠也曾自稱吳王)和「漢王」陳友諒,演出了一場元末「三國演義」,其中那個比較不講義氣(殺了倪文俊徐壽輝)但又很講義氣(與二張不離不棄)的陳友諒,還搞了個「桃園三結義」:跟張定邊、張必先拜了把子。其中張定邊五綹長髯貌似關羽,張必先外號「潑張」,模仿的自然是張飛張翼德了,那麼陳友諒把自己比作了三國時期的哪一位,大家連猜都不用猜了——美髯公張定邊比陳友諒大兩歲,正史中關羽似乎也比劉備大。


關於張定邊的「英雄事迹」,單船闖陣差點活捉朱元璋,某年某月那本書寫得很傳神,讀者耳熟能詳,筆者再啰嗦就不好了。據《明史》記載,當時的情況是「友諒驍將張定邊直犯太祖舟,舟膠於淺,幾殆。遇春射中定邊,太祖舟得脫,而遇春舟復膠於淺。有敗舟順流下,觸遇春舟乃脫。」那一仗打得很艱苦,不但朱元璋的旗艦在倉皇撤退的時候擱淺了,連前來解圍的常遇春也擱淺了,幸虧後來發生了「撞船事故」——另一艘敗逃的戰艦把常遇春撞出了擱淺區,要不然常遇春就危險了。



「漢王」陳友諒與「吳王」朱元璋的戰爭結果大家都知道了,吳王朱元璋成了明太祖,「大漢」煙消雲散,而那「結義三兄弟」的結局卻令人唏噓:老大陳友諒不知道被誰一箭幹掉了,老三潑張張必先被常遇春生擒活捉,還跑到武昌勸降了老二美髯公張定邊——當時張定邊保著陳友諒的繼承人陳理,被圍得鐵桶一般,內無糧草外無救兵,只好開城投降,陳理也成了「大漢後主」。



不過朱元璋對陳友諒這個老對手真的沒有趕盡殺絕:陳理陳理成了歸德侯,陳友諒之父陳普才封承恩侯、弟弟陳友當封歸仁伯陳友直封懷恩伯,就連曾經讓朱元璋心驚膽戰的陳友仁,也被追封為康山王並跟陳友貴一起建廟祭祀。陳理似乎比劉禪脾氣大一點,投降後總是發牢騷,朱元璋只好把他送到高麗吃白菜去了——實際實現讓他遠離大家耳目,免得多言賈禍。《明史》的說法是理居京師,邑邑出怨望語。帝曰:「此童孺小過耳,恐細人蠱惑,不克全朕恩,宜處之遠方。」


朱元璋對老對手的直系親屬一個不殺並全部封爵,對陳友諒的兩個結義兄弟也相當不錯,張必先沒有被處斬的記載(也不可能處斬)。而對張定邊這個曾經差點活捉朱元璋的美髯公,不但徐達常遇春沒有喊打喊殺,連朱元璋也想把他收歸麾下。但是張定邊也真的有美髯公關羽的義氣,他拒絕了朱元璋徐達常遇春的好言相勸,剃了頭髮歸隱深山,從此再也不問世事,直到1417(永樂十五年)才以百歲高齡壽終正寢。


文章最後說一個困惑:據正史記載,張士誠原名張九四,陳友諒原本姓謝,可是某年某月寫的暢銷書卻說原陳友諒部將丁普郎投降了朱元璋之後,在跟陳友諒大戰的時候扯起了七尺白布,寫著「旁人不問唯誅九四」——你跟陳友諒有仇,罵張士誠幹嘛,莫非陳友諒小名也是九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半壺老酒半支煙 的精彩文章:

「宋江」能把包青天忽悠瘸 老百姓遇到「晁蓋」的結果又當如何?
按正史記載的單挑能力給五虎大將重新排位 總挨揍的那個應該墊底

TAG:半壺老酒半支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