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張羅平:有自己的態度才會引領別人

張羅平:有自己的態度才會引領別人

張羅平

10月19日,電影《向陽的日子》在全國公映,該影片曾獲得上海電影節亞新獎「最佳攝影」提名,而作為導演的張羅平也曾是時尚攝影圈的實力派。2007年,張羅平獲得了中國金榜時尚攝影師,2009年入選全國人像攝影十傑,2011年獲得影像先鋒年度人物。正是在攝影事業急劇上升期,他卻選擇走進北京電影學院導演進修班,學習電影。

2015年他的進修畢業短片《笙長》入圍北京電影學院第四屆導演獎,獲G客盛典最佳攝影獎;短片《島》獲索尼超級視頻大賽最佳短片獎……是什麼理由讓一位攝影師放下唾手可得的成功與安穩,來重蹈人生「折騰」之焰火?在與自由撰稿人王飛的對話中,張羅平給出了答案:「我不擔心光腳走路,重要的是一直往前走。」

dvdf

張羅平攝影作品

張羅平電影作品

dvdf

訪談對話,這就開始

王飛:您曾是時尚攝影師,如今已華麗晉陞為電影導演,您是何機緣開始涉足電影拍攝的?

張羅平:2002年我開始從事攝影,2003年成為職業攝影師,開始了永無止境的影像追求之路。2014年,我的職業攝影生涯已過十年,一次夜裡開車回家,我就想,32歲的我還沒實現自己的夢想,於是我斷然決定轉身離開,離開攝影,當晚回到家裡便開始查找電影學校的報名信息。

雖然當時我從事攝影正處於事業的上升階段,當時已經接拍了MV及動態視頻廣告,但我毅然選擇為了夢想光腳再來一次。我不擔心光腳走路,重要的是一直往前走。

王飛:作為一名實力派時尚攝影師,您認為時尚攝影的拍攝難點在哪裡?

張羅平:是態度,對於某種事情的態度。時尚是一種自我的態度,隨心的態度,每個時尚品牌都有自己的態度,有自己的態度才會引領別人,有態度也才會讓別人欣賞。

這種態度包括面對生活中一些事情的態度,包括性格的態度,以及時尚品牌的核心主題態度。這種態度就是攝影師自己的世界觀和價值觀,這種形成的價值觀和世界觀決定了作為一名攝影師路能走多遠,當然,這種態度也會隨著生活的改變而改變。

王飛:在拍攝人像時,您覺得如何布光才能更好地體現被攝者的氣質,如何能呈現出您說的通過一幅肖像作品可以看到一個人的一生?

張羅平:其實不同的人需要用不同的光,我拍的時候會先看模特的臉,看光從哪邊過來人會更漂亮一些,因為每個人的臉兩側並不會是完全對稱的。主光一定是從一邊過來的,同時注意光在眼神里會形成什麼樣子。然後就是攝影師對這個人物的構想,有了構想角色之後確定在眼神里呈現一種什麼樣的光,其實就是要調整出被攝者面對鏡頭的態度。

對於技術來說其實是千變萬化的,但是對於核心的神韻來說是態度決定了一切。布光是技術,技術根據不同的被攝對象會有不同的變化,前提是攝影師自己對被攝對象要有所觀察,才知道怎樣拍好看,怎樣拍不一樣。我沒有一種固定的布光形式來告訴大家說按這種方法就可以拍得很好。布光的時候數碼相機拍攝都能看出來,哪裡需要亮一點,哪裡需要暗一點,哪裡需要遮擋光線,這些都是根據現場光線而變的。

其實,光線越簡單,人物面孔的結構就越不會太亂;在簡單里做到極致,簡單到面部每個層次都呈現在畫面里。我的片子有時候看上去就是用一盞燈、兩盞燈拍的,其實用了五六盞,燈光在裡面只是起到了讓層次更細膩的作用。

王飛:很多攝影師都有一個導演夢,請就《向陽的日子》說說您是如何看待平面攝影與視頻拍攝的區別的?

張羅平:我是從學書法、畫肖像、拍膠片、換數碼、做電影一路走來的。平面攝影與電影在基本的美學上有相似之處,當然也有著更多不同之處。

照片是掛在牆上的藝術品,電影則是綜合審美,音樂、戲劇、表演、文學以及聲音,綜合所有的藝術在電影中呈現。

一幅時尚攝影作品的好壞,本質在於個人認知、情緒表達、美學基調。我做時尚攝影表達的是情感,我喜歡時尚攝影里的人物感,一張照片能呈現出一個人的一生,肖像包含了一個人對於一生的態度。而電影追求的是真善美,承載更寬的維度。

攝影表現的是一個瞬間,一幅圖片簡單直接,用畫面講故事,相對容易。而電影是用一個故事講述對人生的思考,包括一個鏡頭與另一個鏡頭畫面的對接,角色移動時的光線,以及每個人的換聲點、畫外調度與畫內調度的結合。因為攝影師都喜歡用畫面思考,拍出的影片自帶畫面感。

王飛:作為一名導演,您認為之前的時尚攝影經驗是否具有優勢?

張羅平:時尚攝影應具備的是一種態度,而不只是形式上的做與時尚有關的拍攝。這種態度就是要不斷地打破傳統,隨心而發。時尚攝影師都有對時代敏銳的感受,而觀察時我們察看的是自己的內心,這也是我的電影之路所需要的。

王飛:您以後的鏡頭拍攝將會指向哪個維度?風格將會有怎樣的變化?

張羅平:下一個影片是關於婚姻,關於兩性關係的。我以後會更關注探索大自然的力量、生命的階段、哲學思考、因果關係等題材。我的風格應該是現實主義+浪漫色彩。電影,講宏觀,講關係,而我也很在意電影畫面色彩的細微感受。風格共通,這都在血液里流淌著。而平面攝影與電影的形不一樣,神卻相似。

文章刊發於《中國攝影報》·2018年·第81期·2版

編輯 | 唐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攝影報 的精彩文章:

2018 「生態大漠」第三屆奈曼旗全國攝影大展
讓照片細節更銳利:銳化命令及高反差保留銳化

TAG:中國攝影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