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上市公司業績提升要靠做大做強主業

上市公司業績提升要靠做大做強主業

中證協官方網站發布消息稱,已初步形成證券行業支持民營企業發展集合資產管理計劃的意向性方案。

根據該方案,首次由11家券商達成出資210億元設立母資管計劃的意向,由此作為引導資金支持各家券商分別設立若干子資管計劃。

多渠道吸引資金,以形成1000億元總規模的資管計劃,專項用於幫助有發展前景的上市公司紓解股權質押困難,支持民營經濟發展。

目前,A股市場可以說有兩隻顯而易見的黑天鵝,就是過度股權質押和債務違約。在過去幾個月中,大股東股權質押平倉風險如高懸在股市上的利劍。

截至10月17日,兩市共有2422家上市公司大股東存在股權質押未解押,佔全部A股的68.2%;質押總股數6372.51億股,較2018年初總質押4197.03億股出現增長,質押股數佔A股市場總股本比例9.94%;市場最新質押總市值為4.44萬億元。其中,兩市共約600隻個股股價低於相關股東質押的平倉線。

幫助民營企業化解股權質押風險、接盤民營企業股權對當前市場來說是必要的。如果沒有一定的流動性支持,一些陷入債務違約的企業將有可能成為問題企業,從而影響市場穩定。

近段時間以來,在管理層的監管協調下,包括國有企業、金融機構以及地方政府在內的國資力量正在積極入場,通過各種形式參與化解這一風險。

國資入場和1000億元總規模的資管計劃托底,給大股東股權質押跌破平倉線帶來了很好的解決方案。

這樣的解決方案,一方面引入國資可以給上市公司提供增信,降低擠兌的風險;一方面引入資金降低槓桿幫助大股東解除流動性需求,幫助上市公司回歸正常經營。在各方努力下,目前股權質押風險已有緩解。

截至10月22日收盤,股權質押風險開始緩解。市場有994家上市公司跌到股權質押預警線附近,有621家上市公司跌到平倉線附近。之前跌到股權質押預警線附近個股,近20%風險得到緩解;之前有平倉風險的個股,近22%風險得到緩解。

股權質押融資之所以出現種種兌付問題,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部分大股東不顧自身能力盲目加槓桿。

出現問題的企業,大部分都有一個共性,就是不務正業、瘋狂跨界併購,意圖依靠重組來做大業績。出現違約的企業,基本上都是高比例舉債、資金投向不能覆蓋負債的企業。

這些企業過度依靠舉債驅動規模增長,但經營效率、現金流沒有改善,一旦外部環境變化,借新還舊無法繼續,債務問題和股權質押問題必然爆發。

儘管市場一再聲稱股權質押風險可控,高比例質押的上市公司也不佔多數,但是,事實證明股權質押風險對二級市場和投資者的信心造成了打擊。

股權質押風險本是上市公司大股東的過度融資行為,不應由二級市場投資者承擔,不應讓普通股民買單。從穩定市場、保護投資者的意義上來說,國資入場和券商千億資管計划上市也屬保護投資者的無奈之舉。

因此,今後不能讓股權質押問題繼續綁架資本市場,應在股權質押風險結束後徹底解決類似問題。

從公司治理角度來說,上市公司對資本市場要有敬畏之心,不可追逐題材胡亂增發、質押股權搞忽悠式跨界併購,不可再像過去那樣玩「外延併購做大市值,然後再融資併購再做大市值」的滾雪球式資本遊戲。

上市公司實控人和大股東要吸取教訓,踏踏實實做大主業,不可把資本市場當成可以隨時融資、伸手要錢的工具。

經歷股權質押風險的上市公司高管們要吸取一個教訓,A股不是上市公司自己家的提款機和印鈔機,業績的提升要靠踏踏實實做大做強主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科學 的精彩文章:

每年消失五百萬公頃:全球農業擴張侵蝕大量森林
CAR T細胞治療火熱,其靶向生物標誌物的研究呈指數級增

TAG:今日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