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治盜汗勿忘濕熱

治盜汗勿忘濕熱

治盜汗勿忘濕熱

盜汗,《醫碥》謂:「寤時無汗,寐時汗即出,如盜乘人睡熟而出也」,故亦有寢汗之名。若盜汗嚴重者,醒後床褥浸濕若人形,又喚「脫影」。究其所因,從陰陽分析,陳修園謂盜汗,傷寒門中屬少陽證,雜病中有陰虛,有陽虛。亦有陰陽兩虛者,不可盡謂「陰虛」。從虛實分析,有虛有實,更有虛實夾雜。

盜汗的論治,《金匱要略》虛勞篇有「男子平人,脈虛弱微細者,善盜汗」之論,此屬氣血虛衰,表氣不固。清代醫家張璐補出當歸補血湯加炒棗仁方。陳來章謂:「心血虛,則睡而汗出。」(筆者註:陳來章為清代初期安徽歙縣名醫)再如《張氏醫通》盜汗列出「酒客濕熱外蒸」一條,以三妙散加減為治;陰虛者,宜柏子仁丸(出自《醫宗必讀》);陰虛有火者,宜當歸六黃湯;陰陽兩虛者,宜當歸六黃湯加附子,或歸脾湯加麥冬、五味子等。

筆者隨湖北中醫藥大學成肇仁教授臨證學習三載,通過觀察,認識到濕熱在盜汗證治中的重要性,還認識到此類病證多兼有氣虛、血弱、血瘀、陰虛等,故論治不可只重一面。以「治盜汗,勿忘濕熱」為題,是為了突出濕熱在盜汗論治中的重要性,同道當明之。

選錄成肇仁驗案兩側,以闡明濕熱在盜汗中的論治。

案一:氣血不和,陰虛濕熱證

蘇某,男,50歲,2016年3月9日初診。主訴:盜汗半月。伴隨證:畏熱,大便日行3次,夜尿頻,3~4次每夜,舌暗紅苔薄白,脈細弦。

處方:黃芪30克,生地15克,當歸12克,黃芩10克,黃連6克,黃柏10克,桑葉15克,旱蓮草30克,仙鶴草30克,浮小麥30克,生龍牡各30克,山藥30克,棗皮12克,白朮12克,茯苓15克,炙甘草6克。七劑,顆粒劑。

3月16日複診,訴盜汗及夜尿頻均有改善,但夜眠較差,舌脈同上,守上方加珍珠母30克,七劑。

3月23日複診,訴仍時有少量汗出,夜尿兩次每夜,守上方去珍珠母,加熟地15克,桑螵蛸15克,七劑。

3月30日複診,訴夜尿已不頻,但仍有少量汗出,舌脈同上,守上方去桑螵蛸,加五味子10克,白芍15克。

按:本案以盜汗和夜尿頻為主,脈證相合,當為氣血不和、陰虛濕熱之證。方選當歸六黃湯為主,費伯雄謂:「此氣血平補,而兼瀉火之劑」,黃芪、當歸理氣血,三黃清熱燥濕,二地涼血滋陰,加山藥、棗皮滋其陰,龍、牡滋陰斂火,苓、術健其脾,桑葉、旱蓮、仙鶴、浮小麥斂其汗。

案二:氣虛血瘀,濕熱阻滯證

羅某,男,61歲,2016年4月15日初診。主訴:盜汗半年。伴隨證:右肩關節疼痛,手指發麻,舌暗紅苔薄白,脈弦滑。

處方:黃芪30克,桂枝10克,赤白芍各10克,地龍15克,當歸12克,生地15克,川芎10克,紅花10克,桃仁10克,淮牛膝15克,黃柏10克,苡米30克,蒼朮12克,浮小麥30克,旱蓮草30克,仙鶴草30克,葛根15克,丹參15克,雞血藤30克,炙甘草6克,七劑,水煎日三溫服。

5月20日複診,訴服藥後上證明顯改善,但因停葯,近日復作,舌脈同上,守上方加水蛭6克,七劑。

5月27日複診,上證均有明顯改善,舌脈同上,守上方加桑葉15克。七劑。

按:綜合來看,本案以盜汗和肩痛為主,參驗舌脈,推敲病機當為氣虛血瘀兼濕熱阻滯。故仿血府逐瘀湯義,易四逆散為黃芪桂枝五物湯,益氣通絡化瘀,加葛根、丹參、雞血藤均是此義。濕熱阻滯,氣津不調,汗液外泄,故以四妙丸化湯加旱蓮草、仙鶴草、浮小麥為治,此三葯既不妨濕熱清化,又具斂汗之性。

盜汗之證,雖有濕熱為患,但其證多有相兼,故論治亦需全面,不可執一法一方以為萬全。(雷輝 陝西省商洛市中醫醫院)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來源:中國中醫藥網

搜索「renpeng_swxt"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中醫資料。

推薦下載:全新中醫家APP,五十萬中醫人專屬軟體,只專註中醫領域。【社區】以醫會友,廣交天下同道。【工作室】助力中醫打造個人品牌,提升醫患互動,創建自己的工作室。【會議服務】全國中醫會議培訓隨時報名,輕鬆加入中醫名師互動圈。下載地址:http://www.zhongyijia.com.cn/dow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醫家 的精彩文章:

張大寧:慢性腎病可膏藥貼敷
武當道醫學:天人合一道解肝經大敦穴第七

TAG:中醫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