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訓:人品,就是最好的風水

古訓:人品,就是最好的風水


古訓:人品,就是最好的風水

圖片 | STW

文稿 | 儒風君原創

風水決定一個人的運勢與格局。

世人皆知風水養人,卻不知人也養風水。

古人講求天人合一,認為人體就是一個天然的風水場。

一切美好品格,都能與世間風水同氣感應,好的人品可以滋養風水,更能庇佑後世子孫。


1、「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陋室銘》

香港某富豪置辦地產,在淺水灣建起別墅。

入住前找來當地有名的風水大師指點,以免犯煞。

大富之家對風水格外重視,富豪親驅車接大師前往自己的住宅。

一行人來到別墅,剛一下車就見花園樹林中驚起一群鳥雀。

富豪見狀抱歉地對大師說:「煩請大師稍等片刻」,大師不解:「有什麼事嗎?」

富豪解釋道:「您有所不知,我家花園遍植果樹。常有小孩來偷摘果子。方才我見鳥雀驚飛,便知孩子們又來玩鬧。倘若我們現在進去,小孩定要驚慌逃跑,萬一不慎跌落就不好了。不如等他們散去再入園吧!」

大師靜默片刻,對富豪說:「這房子的風水不必看了。」 富豪訝然:「大師何出此言?」 大師語氣肅穆,眼中帶有敬意:「先生,有您在的地方,就是風水寶地。」

這是一則真實的故事,講述了一個極為簡單的道理:

與其求神拜佛,不如行善積德。

與其鑽研風水,不如積攢人品。

好風水從來不是求得的,而是依靠人品的浸潤、善行的積累,逐漸養成的。

商人希望日進斗金,在商鋪中供奉財神、擺放金蟾,殊不知誠信經營才是生財正道;

學子渴望金榜題名,去孔廟裡燒香祈福、許願叩拜,殊不知刻苦用功方能學有所成。

即便是破屋陋室,也遮擋不了人品的光輝;而人品低劣的人,就算霸佔著風水寶地也枉然。

古訓:人品,就是最好的風水

2、「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秧。」

——《易經》

老話兒講: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

佛教典籍《嚴華經》中也有「福城」的說法。

那麼何為福地,何為福城呢?

人品好、有德行的人居住的地方,就是福地、福城。

這是因為風水的好壞,會隨著主人家人品的優劣而不斷轉換,也就是所謂的「境隨心轉」。

哪怕是福地洞天,由一個品行不端、製造業障的人去住上三個月,風水也會變得不善。

可如果一個人的人品好了,德行就變了;

德行變了,氣場也就跟著變了;

氣場變了,風水自然好起來了。

好人品大多伴隨著好性格。人品好的人性格往往積極向上,這種樂觀積極的態度影響著人的思維方式和處世態度。

好人品大多伴隨著好人緣。俗話說「得人心者得天下」,一個人品好又有人緣的人,不管做什麼都會如魚得水。

好人品還能帶來好心情。人品好的人每天無愧於心、無愧於行,吃得香睡得好,心寬萬事足,心情自然好。

因此人品好的人身上自帶光芒,無論走到哪裡總會熠熠生輝。

所以別總是抱怨自家風水不好,你的人品就是最好的風水。

凡事需謹記: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人品攢夠了,風水自然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智者訥言 的精彩文章:

詩詞丨你曾千里迢迢,來趕赴一場盟約
老話20句:十分聰明用七分,留下三分傳子孫

TAG:智者訥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