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為什麼 NASA 不停丟東西?報告說他們資產管理部門太糊塗

為什麼 NASA 不停丟東西?報告說他們資產管理部門太糊塗

為什麼 NASA 不停丟東西?報告說他們資產管理部門太糊塗

9 月份,一位前 NASA 調查人員終於要結束十多年的探查工作 —— 美國各地丟失的月岩終於快被找齊了。但與 NASA 遺失的珍貴物件相比,這些細碎的岩石簡直如滄海一粟。

10 月 22 日,美國宇航局監察長辦公室(OIG)發布一份報告,分析了 NASA 是如何監管其歷史資產的。他們給出的結果堪憂 —— NASA 並沒有妥善保護文物,特別是那些沒在使用但有特殊意義的歷史紀念品。

自 1958 年 NASA 成立以來,它就一直負責太空探索和科學研究。60 年來,這些大大小小的科研活動遺留下了大批物件 —— 小到宇航員的手套,大到建築物,當然也包括之前失蹤的月岩。這些文物的一部分歸史密森尼學會(Smithsonian Institution)、其他教育機構和私人收藏家等永久保留,另一部分自然留歸 NASA 管理。

NASA 會重點針對兩種類型的歷史資產進行保護,其一是類似於建築和測試場地的實際資產,全美大約有 5000 座。其中 80% 以上的建築物樓齡超過 40 年且需要修葺,600 多座建築設施被認為具有歷史意義,部分建築目前仍在投入使用。

NASA 對這部分財產管理得還不錯。OIG 考察了 NASA 在埃姆斯(Ames)和肯尼迪(Kennedy)研究中心保管的建築,都很巧妙地重新規划了這些歷史建築的用途。比如埃姆斯就將位於 Moffett Field 和 Shenandoah Plaza 的歷史建築租賃給了各個行業的人,包括政府和大學等在內,林林總總共 70 多戶。這些合作夥伴也經常與 NASA 在技術項目方面進行合作。

但另一類財產就沒那麼幸運了。它們是類似於宇航服和相關工具的私人資產,其中大部分雖有豐富的歷史意義,但已經不再需要,或是以備不時之需 —— 這就要靠高昂的資金來維持物件們的功用。

這或許是 NASA 惰於再添新物的原因之一,他們曾因拖延及不主動主張物品所有權而錯失了取回歷史資產的機會。早在 2014 年時,一位歷史學家注意到鄰居後院有一輛車,看起來像是廢舊的月球登陸車。他告訴了 NASA,隨後,OIG 便聯繫了所有者。所有者稱自己願意將其還給 NASA,但苦等了四個月還不見 NASA 有什麼動靜,便將車賣給一家廢金屬公司。NASA 又提出要購買,但新車主拒絕了,並且意識到了它的價值,隨後就在拍賣會上將其出售,具體款項不得而知 。

就算是曾經擁有的東西,NASA 也會因為糟糕的保管方案而搞丟。他們通常沒有完整的記錄來表明自己才是歷史財產的合法所有者,所以即使明知有的物件是被盜走的或是被拿走,還是無法將之追討回來。

比如操縱阿波羅 11 號的三個控制器曾是 NASA 的資產,被儲存在約翰遜(Johnson)航天中心辦公室的保險箱中。1985 年,管理保險箱的工作人員就要退休了,他向主管詢問控制器該怎麼處理,結果被告知丟了它們。然而,管理員沒扔掉,而是把它們帶回家中,並在幾天之後賣給了太空紀念品的收藏家。當 NASA 得知這筆交易後想把它要回來,但三年後因為索要困難就放棄了。

即使有了記錄,NASA 就不會弄丟了嗎?答案是肯定的,問題就出在記錄身上。

根據 2005 年的規定,NASA 和其他聯邦機構必須每年出具一份被歸類為「遺產資產」的名單,且必須在其年度財報中列出數量和主要類別、與上一年度相比的狀況。

NASA 也認認真真地照做了。在 NASA 2017 年的財報中,共列出了 1730 件遺產資產,但埃姆斯和肯尼迪負責此工作的人員都不能解釋,到底是誰負責將物品指定為遺產資產,埃姆斯的人員也無法確定中心裡誰來負責從財產列表中添加或刪除的操作。

各個部門都很糊塗,因為 NASA 未能確定負責的部門或官員是誰、責任為何,以至於在參與制定名單時,參與其中的各部門之間也都是各忙各的。比如,計劃和項目部對哪些財產具有歷史價值最為了解,但負責維護這些遺產記錄的則是後勤管理部門的人員,而在本次審核過程中,OIG 遇到的這些辦公室員工都沒有說他們對管理 NASA 的遺產負有責任。也難怪丟了那麼多東西。

為了避免此類事情再度發生,OIG 向 NASA 提了五條建議,包括制定流程,以便更有效地識別、驗證 NASA 和/或其他聯邦機構的所有權,並協調其恢復歷史財產;制定識別和管理歷史資產的綜合程序;評估並證明 NASA 和其承包商現在持有的歷史資產清單,以確定該機構是否是最有效的所有者以及應保留哪些財產;確保哥倫比亞號航天飛船和挑戰者工件協議簽署、適當更新等。

NASA 目前已同意其中的第 1、3 和第 4 條建議,OIG 希望這些建議能阻止更多歷史物品消失在未知之中。

題圖來自 Pixabay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餐具好看,飯桌加分,這裡有一些新推薦
徹底不用網約車之後,關於出行發生的變化我們有這 7 個觀察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