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是解放軍頭號戰將,鐵匠出身,負九次傷升九次職

此人是解放軍頭號戰將,鐵匠出身,負九次傷升九次職

原標題:此人是解放軍頭號戰將,鐵匠出身,負九次傷升九次職


在解放軍眾戰將中,梁興初中將絕對是「一字型大小」的戰將,中國革命的所有大戰大仗,他幾乎都參加。並且,擔任解放軍頭號王牌38軍的軍長,長達五年之久。


有意思的是,善於打硬仗的梁興初就是傳說中的鐵匠出身的戰將。而他成為一名鐵匠,卻有一段傳奇的故事。


梁興初是江西吉安人,是家中長子,父母寄予的希望很大。在他幾歲時,父母就省吃儉用,把他送去私塾讀書。可是,他太頑皮,在學堂不安分,惹是生非不說,常常打得學生哭喊著回家。結果,一次打架後,他被私塾老師辭退。


由於他打架出了名,哪家私塾都不敢收他。就這樣,梁興初被迫輟學回家,結果,他開始了傳奇的「四次學藝」的經歷。


書讀不成了,父親送他去學裁縫,希望他學成一門手藝,另闢蹊徑成才。

誰知沒幹多久,他就跑回了家。


原來,他在裁縫鋪學徒,完全是張飛做針線活,大手大腳不說,還心不在焉,剪裁的衣服不是長了就是短了,不是寬了就是窄了,有時長褲子不得不去做成短褲,有時短褲反弄成了長褲,一穿拖到了地上。師傅很惱火,不僅不付工錢,還要他賠布料。一氣之下,梁興初就跑回了家。


父親終於明白:兒子不是做裁縫的料!便把他送去理髮店學剃頭。


不到半年,他又被師傅解僱了。


為什麼?他哪裡是剪頭髮?簡直是拔毛——許多人被他連剪帶拉的,頭髮不是剪短的,而是被拔下了。

梁興初學剪頭也不成,已是14歲了。看著他人高馬大的,一心要兒子學成一副手藝的父親,又送他到陂頭圩鎮一家鐵匠鋪當學徒。


沒想到這一次送對了。


在鐵匠鋪里,梁興初規規矩矩,幹活也肯賣力。在陂頭圩鎮一間土屋裡打鐵,一干就是三年,並且還獲得一個「梁鐵匠」大名。


就在父親對兒子學鐵匠看好的時候,1930年,紅軍打到了吉安。一天,鐵匠鋪老闆找過來,說:「你家伢子不見了。」


父母左打聽右打聽,向人問了幾個月,才知道兒子見紅軍來了,背著一把40斤的鐵鎚,從鐵匠鋪跑了,去參加紅軍了。


哪知梁興初當兵打仗比打鐵還在行。


在紅軍中,他從戰士干起,居然幾年就升到了團長。他的升職是這樣:


「1930年參加紅軍,任通訊(信)班長;1931年5月在二次反『圍剿』戰鬥中負傷,傷愈後任36團3連排長,梁指揮的三連被授予戰鬥模範連,其本人獲模範連長稱號,得紅星獎章一枚;1933年1月,任32團營長,在於都河伏擊戰鬥中身先士卒,口部負傷堅持指揮,擊退敵人七次進攻,受到師部嘉獎;1933年6月,在廣昌戰鬥中再次負傷,傷愈後任第2師5團3營營長;1933年底,在保衛興國戰鬥中,又一次負傷;1934年長征後,梁興初先後任第一軍團偵察連連長、第一軍團2師2團團長,參加了直羅鎮、曲子鎮、山城堡等一系列重要戰鬥……」

再次期間,他共負了九次傷,升了九次職,正好是一顆子彈升一級,人稱他「鐵匠」或者「鐵將」。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梁興初在改編中由團長變成了營長,可是他仗越打越大,從營長又當副團長,再到副支隊長、支隊長、旅長、軍分區司令員,然後直接感到了師長。挺進東北後,他從師長直升到縱隊司令員,成為最會打硬仗、敢於最強大敵人硬碰硬的四野王牌。羅榮桓後來開玩笑說:「女怕嫁錯郎,男怕入錯行。梁興初這個鐵匠,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有趣的是,梁興初當了縱隊司令員,後來改稱38軍軍長,乃至後來授予中將軍銜,他的「鐵匠」「或「鐵將」,反而被人們遺忘,另一個綽號反而更為人稱道。梁興初1.8米的大個,長著一副大長臉,大嘴巴,眉毛濃,眼睛本來不算大,眼球卻動不動就瞪得老大——但這些都不是他最突出的特徵——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嘴中一顆大門牙向外突出,十分的明顯。因此,在東北戰場的時候,鐵匠出身的他又得到一綽號——「梁大牙」。


他這個「大牙」的綽號,不僅他的部隊聞名,連上級首長也認可。見著他,羅榮桓、林彪等人開始都「鐵匠鐵匠」地叫,後來也變成了「大牙大牙」地喊,弄得梁興初好不對自己這個齙牙生氣——人都愛美啊,戰將也不例外。


在抗美援朝回國後,這位戰將別的私事都無,就是好幾次跑到北京大醫院尋醫問葯,要治這顆爆出來的大門牙。



但是,梁興初記入了歷史的,還是他的赫赫戰績。


在他去世多年後,人們還惦記這他!一部電視劇《歷史的天空》直接把他這個「大牙」形象搬上了銀幕——塑造了一個傳奇的「姜大牙」——如今,人們多忘記了他在戰爭年代出名的「鐵匠」,卻記住了他「最不喜歡」之名——「梁大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品史記 的精彩文章:

天時不利,解放軍卻總能扭敗為勝!蔣軍就沒這超人本事

TAG:品史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