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中國教育與西方教育的巨大差異!外語再好,也不一定入西方人眼

中國教育與西方教育的巨大差異!外語再好,也不一定入西方人眼

無論你的外語有多好,在和歐洲人的交流中,你都會發現——很難說服他們。原因,其實很簡單,我們的教育和他們的教育存在著根本性差異。

中國教育與西方教育都有哪些差異呢?一起來看下。

中國教育與西方教育的巨大差異!外語再好,也不一定入西方人眼

歐洲人的思維和邏輯方式,更適合用來溝通:觀點清晰,推導合理,論據紮實,說理有力。

邏輯,是西方教育中的重中之重。最大的差距,主要在三個方面,而且都與智商無關,都是方法論和思維模式的問題:

1,閱讀廣度

為什麼中國學生讀的少?

這是系統差距,從小學開始,歐洲主要國家的孩子,已經學會了這樣一個流程:老師布置課題——學生分組分解課題——分頭研究子課題——自行閱讀延展材料和參考教材——小組開會總結提煉觀點——修正原始課題和觀點——補充材料——撰寫報告——修正報告並練習——最終提交作業這樣的流程化的邏輯處理模式。

歐洲比較好的學校的學生們,閱讀量是驚人的;雖然,目前國內頂級名校做的也還不錯,但是和歐洲孩子做出來的作業的深度,真的不可同日而語。

2,鑽研深度

為什麼有些問題中國學生想不到?

大家捫心自問,有沒有對每個問題,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習慣?大部分受過良好教育的歐洲人真的有!這就是思維的深度問題。

中國教育與西方教育的巨大差異!外語再好,也不一定入西方人眼

舉個例子來說,德國上學時的《經濟法》這門課,是由一位長期從事企業併購的資深律所合伙人教授的,他曾經布置過一篇小論文:從2000年到2020年世界主要國家GDP排名數據的變化,背後的原因到底是什麼?要求從經濟學視點出發進行解釋。

這對於成天看WTO新聞和世界各國經濟數據的中國學生來說有何難度?有些中國學生很快就炮製了一篇,論及包括新興市場國家的經濟崛起、互聯網時代的變革、歐洲經濟痛苦的一體化和亞洲非洲國家的人口紅利等等觀點。

教授後來給他們回信說,你們有那麼多的數據和信息,為什麼你門沒有發現,GDP的組成當中,有一些重要的因素居然沒有論及?比如,私人企業的爆炸式增長,比如說重點國家的貿易數字的變化。這些事實說明,中國學生並不是不知道,而是鑽研的深度不夠。思維上的偷懶,直接反映在思維深度的直線下降上。

3,邏輯縝密度

為什麼中國學生們的思維總是跳來跳去?

思維跳躍,是大部分歐洲教授對中國學生的印象。說明這種思維模式和邏輯是深入我們骨髓的。我們的教育教導我們養成一種習慣的邏輯,這種邏輯就是不太講究前提、假設條件、外部因素、短中長期因素等等的,我們習慣於直接談結論。

這是我們思維缺乏邏輯鍛煉的結果,也是中國教育的一個悲劇——如果連邏輯思路都無法和國際接軌,我們跟外部世界的接觸,只能是你談你的,我說我的。

中國教育與西方教育的巨大差異!外語再好,也不一定入西方人眼

為什麼我們的邏輯思維不行呢?歸納起來,影響我們邏輯思維的主要有三點:

1、 教育系統影響閱讀廣度

歐洲國家從小學開始就形成流程化的邏輯處理方式,而我們的閱讀方式是泛泛的,也沒有流程化的分工處理問題習慣。

2、 思考偷懶影響思維深度

大部歐洲人都從小養成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習慣,而我們大部分人思考問題遇到死角就另尋蹊徑或者放棄求解,缺乏那種一問到底的求知精神。

3、 思維跳躍影響思考縝密度

歐洲國家(尤其德國,嚴謹態度世人皆知)習慣一步一步的追根溯源解決問題。而我們國人中的大多數人在闡述觀點或解答時,找不到求證步驟便憑感觀或自我獨斷理解去說辭、證明,從而養成了遇到問題便會跳躍的習慣。

中國教育與西方教育的巨大差異!外語再好,也不一定入西方人眼

所以,家長們請記住,教會孩子成熟與合適的邏輯,遠比教會他一個公式或得到一個喜人的分數,要重要得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哲學詩畫 的精彩文章:

高人揭示出的幾點哲理智慧,好受用!
全球最頂級的大學到底在教什麼?對比下就知道差距

TAG:哲學詩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