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孫中山提出一項實業計劃,袁世凱當場滿口答應,背後卻說了三個字

孫中山提出一項實業計劃,袁世凱當場滿口答應,背後卻說了三個字

經過20年的不懈努力,孫中山領導的以「民族、民權、民生」三民主義思想為核心的民主革命終於在1911年取得了成功,南方16個省新軍起義,宣布脫離清政府而獨立,這年是農曆辛亥年,因此被稱作「辛亥革命」。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發,1911年10月11日湖北軍政府在武昌成立

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孫中山被南方各省推選為中華民國臨時總統。根據南北義和的秘密協議,孫中山答應袁世凱,如果袁世凱出面促成清帝退位,那麼中華民國第一任正式大總統由袁世凱來擔任。

1911年12月21日,辛亥革命後,流亡海外16年的孫中山,從美國經歐洲返回中國的路上,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總統

袁世凱此時是大清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北洋軍閥首領,手握十幾萬剛剛訓練的北洋重兵,對孫中山開出的條件滿心歡喜的接受。於是在他授意下,先是手下段祺瑞聯合幾十名政界軍界人物發表通電,要求清帝退位,接下袁世凱親自跑到宮裡,對孤兒寡母(隆裕太后與宣統帝溥儀)一通恐嚇利誘,1912年2月12日,溥儀宣布退位。清帝退位標誌大清268年封建統治結束,也標誌著2000年封建社會結束,進入民主共和的新時代。

清帝退位的第二天,即2月13日,當了44天臨時總統的孫中山,按照之前雙方的約定,宣布辭去臨時大總統職務,讓給袁世凱來當。

3月10日,袁世凱在北京宣誓就任中華民國大總統。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凱在北京宣誓就任中華民國大總統

下野後的孫中山也沒閑著,他帶著秘書宋靄齡等人到南方各省去宣傳他的三民主義思想,順帶旅旅遊。由於孫中山極具演說能力,三民主義思想在他的宣傳下,在國內外華人中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特別是民國成立以後,三民主義思想在全國的影響達到頂峰,孫中山被人們稱為「國父」,因此他所到之處,受到當地政府和民眾的熱烈歡迎,那場面簡直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紅旗招展,人山人海。

而此時在北京的袁世凱,對民國政府這一套新的東西有點不太適應,什麼內閣制,什麼參議院、眾議院這些西方政治制度很多都是第一次接觸,因此玩起來很是吃力,於是他盛情邀請國父孫中山北上指導工作,這樣做一是想向孫中山請教治國的大計方針,二也是為了拉攏和孫中山的關係。

孫中山與袁世凱

8月份,孫中山到達北京,同樣受到了政府和社會各界以及民眾的熱烈歡迎。在北京,孫中山與袁世凱進行了13次友好會談,雙方探討了三民主義思想,以及當時國際國內政治軍事民生等問題,袁世凱向國父請教了建設民主國家的策略,孫中山對袁世凱則是無話不談,這段時間被稱作「孫袁蜜月期」。

此次會談,孫中山還向袁世凱提出了一項實業計劃——10年內在全國修建20萬公里鐵路。

孫中山鐵路建設計劃圖

袁世凱聽了這一計劃,當場舉雙手表示贊同,不過回頭就呵呵了,他認為孫中山的這個想法太不切實際了,於是私底下給孫中山起了個綽號:孫大炮。從此,這個綽號就被流傳開了。

完成北京之行後,孫中山帶著隨從人員,以「修建鐵路」的名義,考察了河北、山西、天津、山東等北方各省,於10月份回到上海,後來又到日本去繼續宣傳他的實業計劃。

1912年9月7日,孫中山視察詹天佑設計修建的鐵路

1913年初,國民黨(此時剛成立半年)代理理事長宋教仁代表的國民黨在國會呼聲很高,正準備北上組閣,想以此控制民國政府,結果在上海火車站遇刺身亡。

這下孫中山火了,認為宋教仁的遇刺鐵定是袁世凱乾的,於是從日本回來,發動了二次革命。

由於手上沒有自己直接控制的軍隊,二次革命很快失敗,孫中山再次流亡日本,隨後十幾年,國內軍閥混戰,孫中山幾次北伐都以失敗告終,他的10年修建20萬公里鐵路的實業夢想也一直都沒有實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魯迅來了 的精彩文章:

雍正皇帝一天竟然要吃14.5口豬、28隻鴨、101隻雞?

TAG:魯迅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