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誰說打遊戲不是正經事?十年電競讓她成為短視頻女王

誰說打遊戲不是正經事?十年電競讓她成為短視頻女王

造就第365位講者 板娘小薇

薇龍文化

創始人及CEO

十年前,我剛入遊戲行業。

有一次我去體育館主持一個電子競技比賽,結束後我打了輛計程車回家。剛上車時司機與我寒暄個不停,聊這聊那的,然後他問起我剛剛去體育館參加什麼活動,怎麼人那麼多?

我告訴他,那是一個電競比賽。

計程車司機一臉茫然,我知道他可能不明白,於是解釋說,就是一個電子遊戲活動。那個司機聽到後,立刻回頭掃了我一眼,說:「小姑娘真沒看出來,你還有這麼特殊的愛好。」然後直到我下車,他都再沒和我說過第二句話。

當時我就在想,我的這個愛好,真的有這麼特殊嗎?


十年前的遊戲行業

十年前,可能很多人都不太了解遊戲這個行業。那時,社會對打遊戲有著很多的曲解,提起「打遊戲」,幾乎等同於「早戀」、「逃課」,都是壞孩子乾的事情。

感謝我的父母,他們並沒有阻止我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我們80後、90後這一代人,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隨著生活條件的日益改善,從小就在樓房裡生活,那樣的環境使得我們常常是自己一個人在家裡玩、寫作業。

逢年過年的時候經常是一群大人圍著我們為數不多的幾個孩子,甚至是一個孩子。

那種孤獨感,外人很難體會。

於我們而言,遊戲最大的貢獻就是打破了交友的次元壁,讓原本不可能產生交集的人,產生了共鳴。

拿我舉例,除了讀書期間認識的同學、工作以後認識的同事,我的交友圈很多來自於遊戲好友。

很多人會說,打遊戲的人都不務正業,但我看到的卻並非如此。

我身邊的很多遊戲玩家都在真實生活中從事著各種各樣的正常工作,只不過大家會經常戴著面具去工作、去面對生活。

可一旦來到遊戲里,他們每個人,都讓我們看到了最真實的一面。


遊戲行業≠遊戲

很多人都會問我,你一個女孩子為什麼鐵了心地要去闖蕩一個男生扎堆的遊戲行業?

那是因為,十年前的我真的很喜歡打遊戲,又很喜歡主持節目,所以誤打誤撞入了行。

而且,當我真正走進這個行業,才發現它與我自己之前的想像和認知完全不一樣。

當我第一次去一個大型賽事做解說,我才知道那是多麼大的挑戰。

電子競技遊戲解說

做一場大型賽事的解說,並不僅僅是解說比賽,還需要在比賽的間隙,在選手調試機器和網路的間隔,與觀眾進行互動、調劑氣氛,甚至去聊一些完全與比賽無關的話題。這無疑對於賽事解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那場比賽持續了18個小時,我也在解說席上不吃不喝不上廁所,整整坐了18個小時。

在這個行業,那些職業選手也充滿了職業精神,他們不僅需要遊戲打得好,還需要為了一個操作或者動作去反覆練習。也許對於一個選手而言,他可能每次比賽都只能使用某一個固定英雄,這其實非常枯燥、乏味,但他卻必須堅持下來。

這就是一種體育精神,一種團隊協作精神。


我對遊戲行業的思考

進入遊戲行業之後我遇到過兩件事情,它們促使我沉下心來,去思考遊戲行業。

第一件事,中國的電子競技水平。十年前我做「星際」解說,那時中國的「星際」電子競技水平非常糟糕,根本打不贏韓國選手。

這個差距到底有多大?

中國最頂尖的「星際」男選手都可能打不過韓國的業餘女子戰隊。

第二件事,中國國內比賽的稀缺度。那時候中國還沒有形成電子競技氛圍,但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電競賽事已經是非常常規的一個項目。

十年前,中國有一些隊伍拼盡全力入圍海外的電競賽事,最後卻因為簽證下不來,參加不了比賽。

每當這個時候,我作為一個電競從業者,都會感到非常地胸悶。同時,我也告訴自己,我希望能夠作為一個媒體從業者,去為這個行業發聲,希望讓更多人可以了解中國的電子競技和那些職業選手。


女性用戶崛起的價值

所以我出來創業時,毅然選擇了做與電競遊戲相關的、不賺錢的媒體行業,生產一些與電競遊戲相關的短視頻。

過去幾年,中國的電子競技內容比較差,小眾又不受重視,所以商業化變現非常難。但兩個契機使得這個行業的形勢漸漸好轉起來。

其一,《英雄聯盟》的出現,讓大眾認識到了什麼是電子競技賽事。

它的全球總決賽觀看人數突破了一個億,而美國的NBA總決賽觀看人數也不過3000萬左右。電子競技被越來越多的人關注了。

其二,玩過《王者榮耀》的人越來越多。這款產品跟《英雄聯盟》不一樣,它讓更多的大眾也體驗到電子競技的樂趣,因此成為了一款國民級的產品,也把更多的女性用戶帶到了這個行業。

女性用戶帶來的是什麼呢?

相比男性,女性用戶對於溝通交流及內容互動的訴求更加強烈。

有了女性用戶之後,我們就發現了一塊短視頻內容的缺口,這對我們來說是個很好的機會。


人沒有夢想跟鹹魚有什麼區別?

前段時間,有個認識十幾年的朋友跟我說,他每次看到我做的視頻都會想,這個小姑娘怎麼那麼有熱情?她究竟在這件事情上分泌了多少多巴胺,竟然這麼多年持續地做同樣的一件事?

我就跟他說了兩個字——興趣。

記得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時候,我還是一名電競主持解說,我們收到通知,可能奧運會會把電子競技項目加入進去,我們將有機會去到現場做主持和解說。我們非常興奮、非常開心,也為此做了很多功課。

我們知道,只有當電子競技能夠真正地站上一個國際化、專業化的體育賽事舞台上,它才能夠被更多的人去認可和接受,這個行業才能變得更好。但是非常可惜,十年前的心愿因沒能實現。

這麼多年過去,常常在那些看不到一絲絲希望的時候,有許多人選擇離開這個行業。

激動人心的是,當2018年雅加達亞運會宣布要把電子競技項目加入到現場比賽,我的朋友圈頓時沸騰了。一些曾經的、現任的電子競技從業者都不約而同地轉發了這個激動人心的消息。

亞運會中國電競隊奪冠

無論那些離開的,還是在堅守的,都仍舊對這個行業保有極大的熱情。

我也曾不止一次問過自己,為什麼要堅持下來?

我得到的答案是,從我畢業以來到現在的一切,都是電競和遊戲賦予我的,我根本就沒有理由離開。

我們一直都在堅持,做我們覺得熱血和正確的事情,所以我不用擔心我的興趣會沒了。

因為它一直就在那裡。

只有保持熱血,才不會變成小時候討厭的樣子,我們這個行業也是如此。

換一句玩笑話說,如果我連夢想都能放棄,我跟鹹魚又有什麼區別呢?

現在,我看到社會大眾給予電競這個行業越來越多的認可,相信在未來,電競遊戲將成為年輕人熱衷的一項體育賽事,也會成為人們最喜歡的娛樂方式之一。

文字:方芳

校對:其奇

造就:劇院式的線下演講平台,發現創造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造就 的精彩文章:

生命的起源可以用量子力學來解釋嗎?
哈佛新校長首次開學演講:大學的21,000小時應當這樣度過

TAG:造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