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遊戲 > 媒體:中國停止新遊戲審批「綠色通道」

媒體:中國停止新遊戲審批「綠色通道」

媒體:中國停止新遊戲審批「綠色通道」


新浪援引媒體稱,中國監管機構已停止通過「綠色通道」頒發遊戲許可,關閉了新遊戲在這個全球最大遊戲市場中賺錢的最後一條官方通道。此前,該程序被用於國內和國外遊戲的測試。36氪獲悉,這一通道8月30日就關閉了,原因是此前媒體大肆報道。

本文來自全天候科技,閱讀更多請登陸www.awtmt.com或華爾街見聞APP。

作者|張超 編輯|舒虹

遊戲行業風雲巨變,再起波瀾。

近日,新浪援引媒體稱,中國監管機構已停止通過一個臨時的審批程序頒發遊戲許可,關閉了新遊戲在這個全球最大遊戲市場中賺錢的最後一條官方通道。這個程序名為「綠色通道」,此前被用於國內和國外遊戲的測試。

36氪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稱,「事實上,8月30日(「綠色通道」)就不行了。」

「綠色通道」的概念最早由騰訊總裁劉熾平在今年8月15日騰訊發布Q2財報後的電話會上提出:「我們有很多遊戲都在排隊等待許可,有15款遊戲拿到了許可,現在還開通了遊戲的綠色通道,可以有1個月的許可。」

根據《南方都市報》的說法,官方從來沒有提出過「綠色通道」這一說法,而只是可以進行「付費介面技術測試」,也就是「允許遊戲上線對相關運行與技術進行測試,而其中收費介面測試可納入技術測試範圍,但一個月後遊戲充值收入必須原路返回,否則屬於違法行為。」

「因為出版社與出版署的數據是連通的,在遊戲確認已經通過內容審核但還沒獲得版號的情況下,遊戲公司可以向某些具有『綠色通達』申請能力的出版社申請上線,進行為期一個月的消費測試,但遊戲首頁必須打上『付費』、『測試』的字眼。」一位接近國家新聞出版署的業內人士向《南方都市報》透露。

這也就意味著,遊戲發行方只能通過「綠色通道」對遊戲進行測試,並不能實現商業化變現。


為何停止審批?

36氪獲悉,這次關閉「綠色通道」是因為此前媒體的大肆報道。此前,劉熾平曾透露,「(暫停審批)主要是出於監管的問題,很多遊戲都還沒有拿到許可。」

早在2016年5月,原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下就發了《關於移動遊戲出版服務管理的通知》,規定遊戲運營需要版號。要求獲得了版號,遊戲才可以上線收費,否則只能不斷地免費公測。

基於此規定,遊戲在上線過程中,必須得經過新聞出版總署和廣電總局兩個部門:首先,遊戲發行商需找出版機構完成初審,然後由新聞出版總署完成復批。除了文化部的備案之外,想要在國內上線並經營一款遊戲,還需要通過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審批,從而獲得遊戲版號。


媒體:中國停止新遊戲審批「綠色通道」

遊戲審批流程(圖片來源:手游矩陣)

然而,受文化和旅遊部、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等遊戲審批主管部門調整影響,版號審批目前進入暫停狀態。

2018年3月29日,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布《遊戲申報審批重要事項通知》,稱由於機構改革,所有遊戲版號的發放全面暫停,且並未通知暫停期限。從其官網公布的信息看,2018年3月份以後,就再沒有新的進口網路遊戲獲批。


遊戲行業受損嚴重

停止遊戲審批對於整個行業而言無疑是一場災難。

金融數據服務商Wind數據顯示,截至9月5日,52家遊戲類上市企業中,45家股價下滑,38家跌幅超過20%,正負相抵後,52家企業總市值蒸發超過8566億元人民幣。騰訊等巨頭企業也未能幸免於難。

一直以來,遊戲都是騰訊的主營業務之一。但騰訊控股此前發布的2018年二季報顯示,該季度網路遊戲收入為252.02億元,同比增長6%,但環比下滑12.36%,不及第一季度287.78億元的業績。其中智能手機遊戲業務營收176億人民幣,環比下降19%;在端遊方面,收入為129億元,同比下降5%,環比下降8%。

另外,騰訊棋牌類遊戲「天天德州」也於9月10日正式啟動退市,並在9月25日完全關閉遊戲伺服器並清空數據。

雖然整個遊戲行業正籠罩在寒冬中,版號恢復時間仍未可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審批的凍結只是暫時的,新遊戲的上線不可能會一直無限期地停擺。日前,GameLook獲悉,行業主管部門正在擬定遊戲業監管新文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