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魯迅以筆為刃,小窗幽情徐志摩,戰鬥派杠上偶像派,這是為何?

魯迅以筆為刃,小窗幽情徐志摩,戰鬥派杠上偶像派,這是為何?

魯迅與徐志摩,很多人對他們都不陌生。這二位在中國近代文學史上,也是有著很大的貢獻。魯迅棄醫從文,以筆為刃,用文章來譜寫自己的愛國情懷,是一位用筆杆子戰鬥在前線的人物。徐志摩,則是才子佳人,花前月下,小窗幽情。

一位戰鬥派,一位偶像派,這二人也不是走的同一個路線,最後怎麼會有所交集呢?一系列的糾纏,也是近代文學史上的奇聞異事。那麼風格迥異的兩位作家,因為什麼樣的原因杠上了呢?

其實這件事主要還是音樂惹的禍。眾所周知,魯迅擅長寫小說,有時候也會用犀利的文筆進行批判,反觀徐志摩,一位浪漫主義十足的文豪。這二位怎麼看,也不像是搞音樂的人啊!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偏偏最後還是因為音樂結下了梁子。

對於魯迅來說,說他懂音樂,完全是胡扯。魯迅對待音樂非常冷淡,用魯迅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我完全不懂音樂」。對於魯迅對音樂的態度到底是個什麼樣子,我們無法下一個準確的結論,唯一知道的就是他對音樂沒感覺。

眾所周知,徐志摩曾在早年的時候前往美國求學,但此時進修的是經濟學。至於徐志摩在音樂方面的造詣有多高,無從探知,不過好像也並沒有留下什麼傳世佳作。但有一點,相比較於魯迅對音樂的態度而言,徐志摩對待音樂肯定是比魯迅要好的多。

最起碼來說,即便徐志摩不熱愛音樂,但也肯定是不會排斥的。1924年,在《雨絲》中,有一篇徐志摩翻譯的詩歌,名為《死屍》。並且在這個詩歌的前言,徐志摩還敘述了一下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在徐志摩看來,他會聽有音和無音的音樂,認為自己就是一個神秘主義者。

此時本就對音樂不感興趣的魯迅,直接發表雜文《『音樂』?》,在文章中,魯迅對徐志摩那所謂的「神秘主義」進行了批評。在魯迅看來,徐志摩對音樂的理解稍有偏頗,而且還帶有一絲「神論」的思想,這可是要不得的。

後來徐志摩不甘示弱,直接發表了一則《通告》,說魯迅先生的作品根本沒有什麼吸引力而言,而且還說魯迅先生的作品其實就是在仿造一位日本學者的,並不是魯迅自己創作的。

這幾句話一出,完蛋了。這恩怨算是徹底接下了。明明是對音樂的理解,這怎麼變成互揭老底的事情了?從此以後,魯迅只要發表雜文,必定會有徐志摩的身影。而徐志摩的很多詩集中,魯迅也是其重點「照顧對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麻辣歷史講堂 的精彩文章:

彭老總指揮抗美援朝,卻遭此人胡攪蠻纏,斯大林:快滾回來,丟人
在沒有電的古代,古人在天黑後會幹什麼呢?男人幸福,女人愁苦

TAG:麻辣歷史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