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越南人為什麼不用漢字了?

越南人為什麼不用漢字了?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微信公眾號:地球知識局



NO.732-越南不用漢字




作者:Andy


 製圖:孫綠 / 校稿:貓斯圖 / 編輯:棉花







中南半島

處於中國印度兩大文明古國的

交匯之處

,這樣地理位置決定了這裡的本土文明也帶有強烈的

輸入特徵

。比如中南半島上的大國越南,其北部受到中華文明影響,南部則相當印度化,這一進程也持續良久。




從東南亞的宗教來看


來自印度的上座部佛教,中東的伊斯蘭教都影響巨大


而儒家文化的影響主要限于越南




但越南的中華文化,在

法國殖民者

到來之後,被強行打斷,成為了越南人傷心的回憶。













從南越國到南天小中華


 

秦王

朝進入嶺南後,中華文明也就進入了

紅河三角洲

,甚至還在秦末建立了南越國。到了東漢中原戰亂,大量具有很高文化修養的

名士流亡交州

,他們在當地著書立說,講授經典,極大地促進儒家文化在當地的傳播。




這時候漢朝對周邊民族具有壓倒性的文化優勢


不只是對越南,對朝鮮和西域同樣


(底圖來自中國歷史地圖集-西漢)


 


比如

東漢三國

之間的交州本地望族士燮,就在當地教授儒家經典。為了讓當地人更好的接受教化,他還親自

把漢語轉述成當地方言土語

,編成歌謠讓當地人傳唱。後來的越南歷史學家對士燮十分尊崇,認為越南通詩書、知禮儀、成為文獻之邦,就是從他開始的。




士燮被越南皇帝加封為


「善感嘉應靈武大王」、「南交學祖」


 


到了

唐代

,朝廷為了帶動越南地方政府的治理水平,促進其與內地的聯繫,特意創立了

「南選」

制度。也就是說一些中低級官員可以在當地產生,不必經過吏部。但地方選官常常出現徇私舞弊,於是朝廷又

從北方派文化素質,施政能力較高的官員

去監督當地的官吏選拔。




在唐朝衰落之後


中原政權大規模後退


失去了越南、朝鮮、西域等數百年


中國人的世界觀也在陸地上後退,海洋上進展


(底圖來自中國歷史地圖集-唐)


 


由此,

中原王朝發達的文教與先進的治理手段

都在越南生根發芽。越南在唐末從中國獨立之後,更加知道先進文明的可貴,

不遺餘力地效仿中國


 


最典型的例子是,越南人居然還模仿中國建立起了以自己為中心的朝貢體系。




 


在正式的外交場合,越南對中原王朝俯首帖耳,但在天朝目光注視之外,

越南卻以皇帝自居

,還以夷夏大防的思路對待周邊的東南亞民族。他們公開認為自己是「

南天中華

」,要對周邊施行教化。




高棉代表占婆人民有話要說


 


但與中國「禮聞來學,不聞往教」的雍容和內斂相比,

越南的朝貢體系就顯得暴力很多

。他的朝貢體系往往是用武力脅迫對方成為自己的藩屬。而且和大中華對朝貢國愛而遠之不同,越南總會計劃一步步吞併這些國家。




越南展現其朝貢體系的《外國圖》


 


從公元980年

,越南史上的前黎朝開始,越南就大肆出征,並效仿漢唐五代時期的中原王朝,對這些新征服地區實行

羈縻制度

——各部落在向黎氏朝廷表示臣服的同時,定期朝貢。逐漸地,越南成為了一個亞朝貢體系的核心。由此走過了800年的小中華歲月。




越南開始了長期的南征階段


佔領了沿海的占人土地後


最終將高棉人趕出了湄公河三角洲


今日的越南規模基本成型


 


在19世紀的阮朝時期,越南的朝貢體系達到巔峰,其自稱有十三個朝貢國,阮朝《大南實錄》甚至將中國人稱為「清人」,

越南人則堂而皇之的記載為「漢人」、「漢民」

,並要以「漢風」同化真臘人等。




《大南實錄前編》亦如此


 


這一切一直延續到了

法國殖民者

叩關而入。


 


 


 


殖民者改造越南


 


越南統治者並不缺乏和法國人打交道的經驗。早在

18世紀越南內戰時期

,阮福映一派就和法國人

簽訂了盟約

,獲得法國軍事援助,代價是割讓土地,允許通商傳教等等。




法國人剛來的時候可是很不受歡迎的


 


後來這個

阮福映

還真的統一越南,建立了阮朝,放了法國人一個空頭支票,被戲耍的法國人肯定不高興。於是他們從19世紀50年代後開始步步進迫,

1862第一次西貢條約開始割地

,1867法軍佔領越南南部,1874年3月第二次西貢條約割越南南部,

1884年

6月巴德諾條約

吞併越南全境


 


法國人

從南到北一口口蠶食越南

,恰如當年其一步步南進,最終把越南和朝貢國都一起打包進了法屬印度支那。




法屬印度支那包括越南、寮國、柬埔寨


如果泰國不是在英法之間左右平衡


只怕也要淪為殖民地


 


1885年清朝正式承認法國控制越南後

,法國人開始了

全面殖民

。與比較尊重殖民地固有風俗文化的英國人不同,素有民族主義和專制主義傳統的法國人非要對殖民地徹底改造一番不可。而殖民改造中越南法國化的

最大障礙

,就是當地固有的中國文化影響,首當其衝的就是

漢字


 


在當時,

漢字傳入越南已經有2000餘年歷史

,早已融入到越南社會的方方面面。越南知識精英親切地稱漢字是「我們的文字」,漢字更是與儒家思想相結合,是「儒字」、「聖賢之字」。在官方文書、科舉考試中漢字當然也是是

唯一的官方文字




越南人自己未必看得懂了


 


同時,越南人也模仿漢字創造了一種

本土化文字——喃字

。這種字與日本的片假名、朝鮮的諺文類似,都是漢字的改良品。但不同的是其他兩個本土文字是越改越簡單方便,而

喃字卻越改越複雜

。喃字的形制,都是利用現成漢字或其部件組成新的本族漢字,作為借用漢語漢字的補充。現在看起來,簡直是火星文。




原始零件或許能辨別


意思和聲音組合起來你就很難猜了...


 


但喃字一方面不夠有文化

,不受主流精英的認可

(據說越南的皇帝都只認識漢字);另一方面又過於複雜不利於在大眾之間普及,只能一直依附於漢字,記錄越南本土語言的發音,並隨著漢字的衰微一同凋零。




基於喃字也有相當多的文學作品


如比較著名的《金雲翹傳》


不過看一下便會發現這種文字


對於一般大眾是多麼的不友好


 


一開始,

法國人嘗試了直接推行法語

。但和非洲殖民地散碎的口傳文明不同,越南的漢字系統已經紮根在文化深處,無法用新的外語直接取代。於是在越南傳教的天主教會在

十七世紀

研發了一套文字,

用拉丁字母去記錄越南發音

,並在民間強力推行。這種以拉丁字母書寫的越南文與漢字脫鉤,能促使越南精英逐漸偏離中國文明軌跡,也就得到了殖民當局的支持。




法國人的殖民統治


一手是命令,一手則是暴力


(警告越南民眾的時候倒是沒用法語)


 


1917年12月21日

,法屬印度支那總督頒布了《印度支那聯邦公共教育法》,

全面廢除學校的漢字教育

。而在此之前,法國人就已經廢除了科舉制度,並把法國本土的教育體系移植到越南,學校一律用法文或者國語字教學。


 


在法國殖民當局看來,這些

教育制度乃一舉多得

:培養為殖民當局服務和親法的本土人才、推行拉丁化文字、排擠自我意識強烈的傳統精英、割斷中越歷史文化聯繫的紐帶……




越南阮朝的末代皇帝保大帝(阮福晪)


自幼便被送到法國接受法式教育


(法國雖殖民越南,但名義上保留阮朝皇室的存在)


 


越南的愛國者見此情形焦慮萬分,希望能發動民間力量趕走法國人,以維護越南的文化和民族獨立。但為了向下發動群眾,方法卻是向全越南普及字母文字,將其作為傳播革命思想的工具。但這在拯救越南的民族認同的同時,卻更加劇了漢字在越南的消亡。


 


在越南近代史上有

兩次國語運動


 


第一次的發動者是一群

資產階級革命者

,他們在日俄戰爭之後東遊日本訪學,認識到推廣文化,啟迪民智的重要。回國後再河內成立了東京義塾,推廣國語字,但僅僅存在了

八個月便被殖民當局鎮壓




東京義塾的羅馬字母教材


(在殖民者和被殖民者這兩面,字母文字都勝了)


 


第二次運動則由

越南共產黨推動

,帶有階級革命的色彩。1930年2月,越南共產黨

在香港九龍成立

,胡志明提出「全民教育」的口號,為了追求越南無產階級的解放,

必須推廣和普及國語字

,以便讓廣大底層人權受到教育。1938年,越共在越南本土註冊國語傳播會,在越南大力推廣國語字。




常來中國的胡志明 卻堅定地推動了去中國化


 


二戰結束後,越共在北方發動

「八月革命」

,建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國,緊接著推動了強制學習國語字的教育法令。法令還制定了相關的懲罰措施:「

在一年內,全國八歲以上民眾必須會讀,會寫國語字

。一年後如還不會讀寫國語字將被罰款。」在掃盲的同時,漢字也徹底淡出了越南大眾的視野,成為了歷史的陳跡。


 






中國的反應


 


那個時代的中國人

,面對越南一步步去漢化,漸行漸遠,心中的想法可能與現在的我們有著很大的不同。


 


中法戰爭時,清政府對越南並不十分重視

,主要原因有三:




其一是越南遠在南方,且不比朝鮮緊鄰祖宗之地,在封建王朝看來談不上什麼腹心之患;其二,

越南一直對大清不夠忠誠

,在清前期與清朝領土紛爭不斷,在乾隆朝還一度刀兵相見,能甩掉這個包袱可能還是好事;其三,當時法國艦隊已經全面封鎖台灣海峽,隨時可能增兵攻陷台灣,在領土和藩屬國之間,實力有限的大清只好選則了保領土,趁著勝利體面休兵算是一個好結果。




當時的狀況是整個東南亞淪為列強殖民地


大清尚且難以自保


對外維護藩屏實屬無力


 


而到了

20世紀

,中越兩國的民族危機都加深了,雙面都是難兄難弟,同病相憐,都有共同的敵人——帝國主義。而當年在日本訪學的

越南革命者們更是與梁啟超相談甚歡

,甚至建立東京義塾的想法都是在梁啟超啟發之下誕生的。




而彼時的中國同樣不自信,在進步的知識精英那裡,對傳統的中國文化都缺乏信心,也就不會去指責其他弱小國家為挽救自己而拋棄漢字。畢竟,在

新文化運動中,很多中國名人也都發出了用羅馬字母取代漢字的言論




雖然當時關於羅馬字母取代漢字引起廣泛的爭論


但是借用拼音字母來普及文字


卻是所有人都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趙元任提出國語羅馬字;瞿秋白提出拉丁化新文字;錢玄同主張的直接借用世界語。其本質都是想用字母文字來取代象形會意的方塊漢字。那個時候

文字改良論非常流行




當時提出的各種改造方案也是層出不窮


 


而到了

越共出現

,對新中國而言更是同一陣營的戰友,對去漢化問題更不在意。


 


我們今天也不必苛責當年人的操之過急的言論,但實在應該

慶幸當時萬般無奈的中國沒有放棄傳承四千多年的漢字

。看看今天的越南就知道如果我們放棄漢字會面臨怎樣的尷尬局面了。


 


在放棄漢字後,

越南文化斷裂清晰可見

。絕大部分越南人都無法看懂100年前祖先的文字,都只能通過二手書籍去了解歷史,種種以文字形式流傳的歷史遺產都難以代入現代生活之中,成為了真正的死去了的東西,只

留給後世人無盡的嘆息

……




能想像越南人只認識《??i Vi?t s? k&yacute》嗎?






END






擴展閱讀




我局更多觀察文章,戳下面



國家:美國  |  日本  |  英國  |  法國  |  俄國


省區:河南  |  山西  |  甘肅  |  西藏  |  東北


城市:南京  |  徐州  |  長春  |  大連  |  樓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球知識局 的精彩文章:

沙特失蹤的記者背後,居然有這麼多秘密 | 地球知識局
教皇為什麼要向大佬低頭?地球知識局

TAG:地球知識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