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讓晶元「私人訂製」,中科馭數獲千萬級首輪融資,估值過億

讓晶元「私人訂製」,中科馭數獲千萬級首輪融資,估值過億

來源:內容來自投資界,謝謝。

10月24日消息,來自中科院計算所的創業團隊、領域專用計算架構研發者中科馭數宣布,其已於今年8月以超過一億的估值完成了千萬級別的天使輪融資,由中科創星領投,久友資本跟投。本輪融資將主要用加速於產品研發、擴大團隊規模等。

儘管半導體晶元「摩爾定律」已經接近尾聲,但「數據摩爾定律」似乎才剛剛開始。據美國發布《2016-2045年新興科技趨勢》預測,全球數據量自2015年開始每兩年翻一番。以人工智慧、區塊鏈、邊緣計算技術等為代表的熱門領域,其算力需求的不斷增強隨著應用領域的不斷創新和數據的指數級增長,且硬體算力的提升已成為促進其發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同時,VPU(視頻處理器)、MPU(運動增強處理器)、APU(音頻處理器)等大多與多媒體的編碼解碼相關的協處理器,面對不同行業的數據處理特點,越發暴露出力不從心和匹配不夠。顯然,摩爾定律放緩的「後摩爾時代」,依靠傳統的通用計算已很難有效為繼,而專用計算架構則將發揮出巨大的作用。

據中科馭數創始人兼CEO鄢貴海介紹,目前,面向專用計算的體系結構研究仍然處於「百花齊放」的時代,從探討FPGA、ASIC等具體底層實現到ISA指令集擴展等軟硬體架構等均有涉及。專用加速系統的設計方法也還遠沒有形成統一的定式。

可以看到,近幾年來幾乎所有的互聯網巨頭們都在補充自己的標準伺服器——CPU,以通用處理器結合特定應用加速的協處理器來共同處理海量數據。例如Microsoft利用FPGA來加速其旗下的Bing搜索引擎,Google研發的TPU來加速神經網路推理,阿里巴巴公司也有FPGA硬體的團隊來針對具體的計算負載來做加速等等。然而面對應用的多樣性和數據的複雜性,「高性能」和「通用性」卻始終「不可兼得」。

為了高效解決特定領域的海量數據處理問題,中科馭數從底層核心技術出發,以專用晶元架構為核心,創新性地採用軟體定義加速器的技術路線,實現軟硬體協同的高效的解決方案。主要業務為各類計算密集性的應用研發專用計算架構,包括晶元、支撐軟體、SDK等。其原創技術KPUTM(即核處理器,已提交備案),是專為加速特定領域核心功能計算而設計的一種協處理器。KPUTM以功能核作為基本單元,直接對應用中的計算密集性應用進行抽象和高層綜合,實現以應用為中心的架構「定製」。一顆KPUTM根據需求可以集成數十至數百個功能核。

在運行機制上,KPUTM採用「數據驅動並行計算」的架構,運行過程中通過數據流來激活不同的功能核進行相應計算。從而可以實現「功能核」到運算需求的「一對一」服務,保證效率。且不同於FPGA在電路層的改造的性能犧牲,KPUTM的核心技術在功能核層,功能核來自於對於計算模式的抽象,並將其IP化。通過高層次綜合,既實現了領域內硬體的統一,降低了規模限制的硬體成本和設計周期,又能通過軟體編程實現不同功能的計算;特定需求只需要增刪功能核的種類和數量即可。在整體計算效率提升百倍的前提下,仍然具有非常高的可擴展性和靈活性。鄢貴海表示,KPUTM的技術路線的設計初衷,即是突破傳統「性能」與「通用性」不可兼得的局限。

日前,中科馭數已經完成了近20項專利申請,並且還在快速的增長。現階段主要布局計算金融、人工智慧、區塊鏈三大領域,以?性能、簡操作、易落地的特點,用軟體定義專用計算架構,為其實現高效加速。產品分別為KPUTM的三個系列,即 CONFLUXTM(功夫TM)、FLEXFLOWTM(福來TM)、TRUSTYTM(信芯TM),建立了金融科技(FinTech)垂直行業基礎層賦能架構「FinArch」。

據悉,其產品將從今年11月陸續發布。其中國際首例金融時間序列分析專用晶元「功夫1800(CONFLUX 1800)」,性能比通用GPU高兩個數量級,功耗小於10瓦;國際首套實時風控系統 「銳警-A1 (RiskCop-A1)」,全面提升交易市場的風控級別,推進「事後風控」向「事中風控」演進。數據表明,相對於CPU的伺服器,中科馭數基於KPUTM的系統性能可以輕易提升2-3個數量級,同時功耗只佔原系統的30%。如果將數十甚至數百台的伺服器集群都用KPUTM加速器來增強,將是性能的極大提升和運行成本的顯著降低。

未來,中科馭數將會根據行業需求,在高性能計算、基因測序、5G等領域,落地其相關的領域專用處理器。

團隊方面,創始人兼CEO鄢貴海,本科畢業於北京大學,中科院計算所博士,計算所研究員(正教授),在計算機體系結構領域深耕十餘年,主持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項目,累計經費近千萬,獲得北京市科技獎、中國計量學會技術發明獎、中國質量協會一等獎、中國計量學會技術發明獎等多項省部級科技獎勵;入選中科院青年創新促進會,科技北京百名領軍人才團隊五名核心成員之一。首席科學家李曉維,中科院計算所體系結構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VLSI測試、容錯計算,獲北京市科學技術獎(2007、2008) 、國家技術發明獎(2012) ,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2013)。核心創始團隊近十人,均出自中科院計算所、清華、北大等研究所或高校相關專業;現有團隊20餘人,其中博士11人,碩士7人,團隊成員60%以上來自中科院、清華、北大,基本都為核心技術人員;團隊計劃年底增至40人,一年內發展到100人左右的規模。

近一兩年,寒武紀、中科曙光等在計算領域的表現,也讓同出身中科院的中科馭數從一開始就備受期待。對此,鄢貴海也回應道:團隊將以技術突破和技術落地作為最大的目標,未來,將一如既往的堅持用原創技術突破計算機性能瓶頸,為不同領域「私人定製」專屬計算架構解決方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摩爾精英 的精彩文章:

ARM將通過Neoverse晶元平台 向英特爾發起重型計算挑戰
3D NAND Flash成主流,群聯SSD控制晶元熱銷

TAG:摩爾精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