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推廣|總有一些瞬間,讓你重新認識一座城市的可愛

推廣|總有一些瞬間,讓你重新認識一座城市的可愛

原標題:推廣|總有一些瞬間,讓你重新認識一座城市的可愛


門對門的鄰居住了一年,卻彼此完全不認識;


跟朋友雖然都住在北京,卻相隔一個半小時車程,已經半年沒見面;

到了公司就坐近格子間,回到家裡就宅在小單間;


地鐵上,每個人面對面,各自一張冷漠的臉;


……


這個時代,在都市裡生活的人們,或許都對上述景象習以為常見怪不怪了。許多人都在念叨著一種相似的感受:城市生活里「人情味」的缺失。

到底什麼是人情味呢?這個俗語所形容的,正是與陌生、冷漠相反的東西——是人與人之間的親密情感,是熱鬧的煙火氣,是溫暖的歸屬感。


不得不說,這些東西在現代生活里都是稀缺品。



實際上,選擇城市居住,有時候就意味著選擇了一種「一起孤獨」的生活狀態。《孤獨的城市》一書就詳細剖析了了生活在現代城市的人們所共同經歷的、無法避免的孤獨。


這是由組織運轉方式決定的:人們從鄉村進入城市,就是從本土本鄉的熟人社會狀態,進入了陌生人的世界。每個人都匯入了種種體系之中,大部分時間依靠模式化的規章制度和科技手段聯繫在一起,而非通過人與人之間的實質性交流。


這正是所謂「現代病」的一種,歸根到底,是精神關懷的常態性缺失。


孤獨,當然不是令人愉悅的心靈感受。正因為此,越來越多的人決定打破枯燥無味的都市節奏,主動去發現城市裡的美好,去記錄城市裡的文化風景和世俗人情。


前不久, 一位 90 後作家王占黑憑藉短篇小說集《空響炮》拿到30萬理想國文學獎金。這位年輕的創作者從一個名為「街道英雄」的寫作計劃開始,寫下了一系列江南城市老社區故事。故事的主角主要是那些住在 1980 、 1990 年代建造的小區和工人新村裡的退休、下崗工人和外來務工人員等。


當同輩作家大多僅迷戀於身邊氛圍的時候,她對父輩、對「小人物」的關懷得到了人們的尊重。頒獎詞里如此寫道:「 90 後年輕作家努力銜接和延續自契訶夫、沈從文以來的寫實主義傳統,樸實、自然,方言入文,依靠細節推進小說,寫城市平民的現狀,但不哀其不幸,也不怒其不爭。」

當年輕人抱怨得不到承認的時候,又是否反思過,自己是否有關注過城市裡的其他人呢?



一位同樣只有 20 多歲的香港插畫師 FlyingPig,則通過繪畫 100 多家香港老店的方式,為世界各地的網友們,還原了香港街頭濃濃的人情味。


FlyingPig 首先是個非常熱愛生活的姑娘,她路過商品琳琅滿目的雜貨店、誘人的餐廳、傳奇般的老式理髮店,開始用畫筆把美好熱鬧的景象記錄下來。她不想消費老店,每畫完一幅畫,都掃描一份送給店主,因此和不少人成了朋友,「我們成為了朋友,都會經常去聊天,逢年過節還會問候」。

值得一提的是,她還在一家名為美都餐室的外牆上創作了一幅大型的壁畫作品。這幅壁畫由二十個人用四天時間完成,FlyingPig 在自己的 Facebook 上寫道:「特別感謝路過然後即興參與的街坊們」。


說起來,只要你願意參與其中,街頭巷尾可能都有許多可愛的人和事,等著你去發現。



另一方面,在你認為你的城市缺乏善意、需要優化之前,先問自己一個問題:你有多麼了解這座城市呢?


比如說,地鐵網路是如何通暢運行的?北京市場上的蔬菜,最初都來自什麼地方?一年有多少沒有霧霾的藍天?不同花色的煙火都是怎麼做出來的?


這些答案,你都可以在城市繪本 《京城繪1·人來車往》找到,這本書致力於用圖來解釋北京的過去和現在。作者宋壯壯認為,當人們更了解和關注自己的城市時,城市自然會變得更好,「我們也可以理解為什麼腳下的這個地方,是那個叫做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以及其他名字的城市,以及我們為什麼會待在這兒,我們為什麼選擇待在這兒。當然我們還會慢慢理解那些與我們一樣的,在為這座城市付出的,在貢獻著自己生命跟青春的那些人。」



每個城市都有千差萬別的居民,每天有各種各樣的故事發生。城市的魅力正在於它的包容性和多元化,只是人們心中的理想的城市,應該現代化,但同時也要有人情味。《好奇心日報》採訪過建築師、策展人和藝術批評家唐克揚,他認為理想的城市不僅僅是規劃師、管理者和研究者等以理性對待的客觀對象,它更是每個人的體驗和感受,是感性的城市。


「城市上本質上是一個人生的機器,幫你產生出一種新的故事來」,唐克揚如此說道。


最近,一些人和另一些人產生了交集。


很多人可能已經看到令人動容的一幕:建行在全國所有建行營業網點設立「勞動者港灣」,主動、真誠、系統性開放全行 1.5 萬個網點非金融服務資源,給環衛工人、計程車司機、交警等戶外工作者,提供休息、喝水、洗手間、熱飯、充電等貼心的服務。


除此之外,在許多「勞動者港灣」里,建行員工為之配備了衛生間、飲水機、休息桌椅、圖書、Wi-Fi、手機充電器、點驗鈔機、老花鏡等基礎惠民服務設施,以及雨具、急救箱等應急使用的服務設施。根據營業網點的實際情況,有的還配備有輪椅、無障礙坡道、盲文業務指南等特殊服務設施,以及母嬰室、嬰兒車、微波爐等人文關愛服務。將來,勞動者和公眾只要在有「勞動者港灣」標識的建行營業網點,就能享受到惠民服務,如臨時休息、走失兒童關懷、失物招領等。



通過「勞動者港灣」舉措,建行網點為戶外勞動者們設立了「加油站」和「服務區」,解決了他們實實在在的問題。作為一家在世界500強中排名第28位的大型金融機構,建行此舉切實地肩負起了社會責任,為普通百姓的生活提供了便利。或許,原本你對於銀行機構只有和理財相關的模式化認知,但這一次,金融與人性,服務與溫暖,交織在了一起——銀行也能帶給人們不一樣的體驗與溫暖。


正如建設銀行董事長田國立所說,國有大銀行要始終牢記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時刻關心關注人民的安危冷暖,積極承擔社會責任。銀行要回歸到服務社會的本源上來,為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貢獻一份力量。


在中國,建設銀行的15000個營業網點遍布大小城市,370000多名建行員工形成一個龐大而訓練有素的優良集體。建行有實力、有真誠、有熱情為千千萬萬普通勞動者提供安全、舒適的棲息地。「勞動者港灣」項目體現的正是一個超級金融機構的情懷與格局。


建設銀行將秉持「開放共享,責任擔當」的理念,以服務大眾追求美好生活為目標,將自身工作與國家戰略和民生需求緊密結合,主動以金融的力量解決社會痛點難點問題,有序開放網點服務資源,促進資源社會化共享,彰顯新時代國有大行的人文關懷、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更好地為社會賦能,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濃濃的人情味兒,就這麼來到城市百姓之間。你還可以掃描下面二維碼,了解更多「勞動者港灣」里的故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一款攜帶型馬桶,還可以重複使用
「票房」開心麻花失靈以後,留下一個糟糕的國慶檔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