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科普:被誤解的人之——「商鞅」不姓商

科普:被誤解的人之——「商鞅」不姓商

商鞅本是衛國的公子,在得到秦國商之封地前叫公孫鞅,也被稱為「衛鞅」

所以商鞅不姓商,而是姓公孫

科普:被誤解的人之——「商鞅」不姓商

商鞅「少好刑名之學」,志在功利強盛。但衛國作為一個弱國,要在戰國時代雄看來沒有什麼希望。

所以他依附於魏相公叔座。逢公叔座重病, 魏惠王親往問病,擔心他有不測。

科普:被誤解的人之——「商鞅」不姓商

公叔座於是向他舉薦年輕的商鞅。但他看出魏惠王不想用,就說您若不用一定要把他殺了,不能讓他到別國去。

魏惠王離去後,公叔座將這些話全盤告訴商鞅, 說我得先公後私,現在你可以逃了。商鞅冷笑說,既然王不肯用我, 也就不會殺我。

科普:被誤解的人之——「商鞅」不姓商

後來商鞅跑到秦國去,故意說帝道和王道,讓覺得要實現這些不知到哪年哪月的秦孝公不耐煩,吊足了胃口

商鞅遊說成功, 抓住了孝公欲修霸業的野心, 並且逐漸讓孝公信任自己,實行了變法

科普:被誤解的人之——「商鞅」不姓商

可是商鞅為人刻板嚴厲,不受當時喜歡

趙良勸他施政適當寬鬆, 也為自己留後路時,他完全不聽。結果,商鞅最終落了個被五馬分屍的下場。

科普:被誤解的人之——「商鞅」不姓商

司馬遷在肯定商鞅變法卓越成就的同時, 批評了商鞅的「刻薄少恩」 的行為。

政治思想上的峻急刻薄者,會大量傷人,最終一定也會傷到自己。

法家思想就是這樣一種峻急的政治思想。

像韓非子,商鞅、李斯這樣的大法家,儘管功績顯赫,但其輔佐的君主霸業終究難於長久,更不要說他們本人最後都不能得其天年、順命而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閱讀書齋 的精彩文章:

釵頭鳳:屬於陸遊的愛情故事
這些文物莫名戳中我的笑點~

TAG:閱讀書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