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14家單位聯手發力第三代半導體氮化物研究

14家單位聯手發力第三代半導體氮化物研究

日前,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戰略性先進電子材料」重點專項「氮化物半導體新結構材料和新功能器件研究」項目在北京正式宣布啟動。

該項目由北京大學牽頭,聯合清華大學、北京郵電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廣東省半導體產業技術研究院、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合肥彩虹藍光科技有限公司等14家單位共同承擔。

項目將圍繞後摩爾時代信息領域對分立光電子和電子器件的需求,開展基於氮化物半導體新結構材料和新功能器件的研究,重點突破氮化物半導體的零維量子點、一維量子線和二維量子阱及其複合結構等低維量子結構的製備等,為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和器件的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2016年,國家啟動了「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戰略性先進電子材料」重點專項,這是科技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負責管理的25個專項之一。該專項按照第三代半導體材料與半導體照明、新型顯示、大功率激光材料與器件、高端光電子與微電子材料4個技術方向,共部署35個研究任務,實施周期為5年(2016-2020 年)。

資料顯示,面向上述4個技術方向,該重點專項在2016 年已啟動15個研究任務的27個項目,2017年已啟動15個研究任務的37個項目,2018年啟動5個研究任務,擬支持12-24 個項目,擬安排國撥經費總概算為1.77億元。

這次啟動的「氮化物半導體新結構材料和新功能器件研究」項目屬於2018年5個研究任務之一「第三代半導體新結構材料和新功能器件研究」中的項目,項目若順利完成,將有利於推動我國在寬禁帶半導體材料和器件領域的進一步發展。

以氮化鎵、碳化硅為主的第三代半導體具備高頻高效、抗輻射能力強等優越性能,被視為支撐能源、交通、信息、國防等產業發展的核心技術,成為了全球各國爭先搶佔的戰略制高點。近年來,中國第三代半導體技術研究機產業發展受到了央地政府的高度重視,相繼出台多項政策支持。

目前而言,國內第三代半導體與國際水平仍存在較大差距,但總體有著較好的發展態勢,隨著從國家到地方進一步加大力度、政策引導效應逐步顯現以及相關研究項目的相繼取得成果,再加上國內人工智慧、5G通訊等發展迅猛,我國第三代半導體技術及產業將迎步入發展快車道。

備註:以上內容為集邦諮詢TrendForce原創,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鏡像等使用。歡迎轉發或分享,如需轉載請在後台留言取得授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半導體觀察 的精彩文章:

高度契合首都 趙偉國:加強紫光集團與北京國資合作
三年集聚140餘家企業 南京江北新區「中國芯」風頭正盛

TAG:全球半導體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