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你穿的衣服,就是你的審美

你穿的衣服,就是你的審美

永遠同在

 噓龍貓睡著了

貴族樂團 

00:00/

LINK.FASHION

時尚也是智慧

木心先生說「沒有審美力是絕症,知識也救不了。」

第一次讀到這句話時,

我下意識地埋頭想了一下自己。

然後再放眼四周,看了看世間萬象,

光鮮的、陳暗的、喧嘩的、沉默的。

人們頭髮的顏色與指甲的弧度、

衣服的款式與包包的形狀、

說話的速度與行事的風格、

身旁的伴侶與神色狀態......

我無法讀出他們背後的事,無從得知他們的經歷,

但卻知道他們喜歡什麼,無所謂什麼。

因為,人的審美決定了出現其身的一品一物。

美學家張世英說:「人生有四種境界: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審美境界。審美為最高境界。」

人外在的一切都是由內里的審美決定的。

穿著講究的,必然生活精緻;

衣衫毫無講究可言、甚至邋遢不堪顏色混亂的,

必然早已放棄自己,而將生活重心移向別處或沒有生活重心。

在這個世界上,

買得起超奢大牌的人數不勝數,

但真正懂得品牌價值或懂得欣賞的人卻屈指可數。

想起蔣勛帶著宏碁電腦創始人施振榮去希臘的故事:

兩人相約去希臘看阿波羅神殿,

辛苦爬山數小時,到達目的地時,

施振榮一臉錯愕:「我們走了這麼多山路,難道就是來看六根柱子,還有三根是斷的?」

蔣勛說:「施先生,你一路上說,要創造自己的品牌,什麼叫品牌? 如果阿瑪尼是品牌,香奈兒是品牌,那麼這個柱子就是希臘兩千年的品牌。你在台北、莫斯科、紐約、北京,都可以找到這個柱子,全世界很多國家的國會大廈,都依循希臘柱式。」

一個小小的例子印證了木心先生的那句話:

「沒有審美力是絕症,知識也解救不了。」

而木心先生,

他是什麼樣的人?

當老大讓我寫他的時候,我是惶恐的。

他是一個在審美上超越時代的天才。

他是世間唯一對得起「美」這個字的人,

論外貌風格,他清俊絕世;

論文學作品,他迥然絕塵。

他的美,讓人自慚形穢。

而當你知道他的經歷,

或許更能理解他超然的美。

木心先生出身於烏鎮名門望族,

是烏鎮著名的24份大戶人家之一。

母親沈珍是他的第一任老師,

木心少年時期就在母親的指導下

學習了傳統文化和西方文學。

文革時期,幾度入獄,被打斷手指受盡折磨,

經歷家破人亡,顛沛流離。

五十多歲遊學海外,旅居紐約30載。

晚年時期回到烏鎮老家,落葉歸根。

他的散文與福克納、海明威的作品

一道被收入《美國文學史教程》,

他的畫作被大英博物館收藏。

在台灣和紐約華人圈中他被視為

深解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英人物和傳奇人物。

他是詩人、作家、畫家、音樂家,

每一個身份單獨拿出來都是大家中的大家。

他自己曾說過:

「我身體里一個是作家,一個是畫家,還有一個是音樂家,最後作家和畫家合謀把音樂家給殺了。」

讀木心,就是讀風度、讀赤誠、讀美。

即使經歷過半世的折磨,

他依然是禮貌而溫煦的,

走路英姿颯爽,鏗鏘有力,

絕看不出半點他曾遭遇過的不幸。

那是一個審美極高的人才有的風度。

而我們很多人,

就算一世安穩,也無法擁有那樣的審美。

誠然,經濟基礎、學識背景可以影響一個人的審美。

但愛美,追求美的心卻是本能使然。

六歲時,我們為了觀賞滿天繁星而仰著小腦袋不知疲倦;

十三歲時,我們為了買到一隻漂亮的文具跑遍小城;

十八歲時,我們為了喜歡的少年而努力變得優秀。

可是現在,那種愛美的能力淡化了。

對美的麻木,使我們失去了審美能力。

很喜歡小王子的故事,

記得其中一個情節是,小王子在馴養狐狸後。

狐狸對小王子說:「你每天最好相同時間來。」

小王子問:「為什麼?」

小狐狸說:「比如,你下午四點來,那麼從三點起,我就開始感到幸福。時間越臨近,我就越感到幸福。我就會發現了幸福的價值……所以應當有一定儀式。」

小王子問:「儀式是什麼?」

小狐狸說:「它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

人需要這樣的儀式感,才能獲得幸福。

生活因為這樣的儀式感,才顯得美,

而這種美,與物質無關,與財力無關。

它源於你對生活的熱愛,對自己的講究,

以及對生活的美感。

轉發是對我們最好的讚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尚臨風 的精彩文章:

英倫玫瑰黛安娜,留下無數漂亮衣服
好物 | 愉悅自我的良伴

TAG:時尚臨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