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鹿晗與蔡徐坤背後的造星手段,上世紀30年代的上海影壇早玩過了

鹿晗與蔡徐坤背後的造星手段,上世紀30年代的上海影壇早玩過了

民國時的好萊塢電影介紹

文/舊時雨

鹿晗與蔡徐坤誰更帥的口水仗,在粉絲圈裡吵成一鍋粥,作為吃瓜群眾,默默翻出上世紀三十年代的《青青電影》洗洗眼,忍不住又要厚古薄今一番,那時候的演員顏值,才是水準之上呀。

蔡徐坤與鹿晗

從1905年中國電影誕生之日起,每隔幾年都會有引領時尚的大紅大紫的明星出現,而他們之成功,在個人奮鬥之外,團隊營銷與包裝同樣重要,這麼說吧,現在主流的造星方式,大部分都是民國年間玩剩下的。

咱先說個民國時代是如何捧紅新人的例子吧。

張善琨(左二)

三十年代上海孤島時期,張善琨造星功力堪稱業界翹楚,如果一定要找個對標人物,大概只有於正可以跟他掰掰手腕吧。

《木蘭從軍》劇照

張善琨當時計劃拍攝《木蘭從軍》,本來想用一號大咖胡蝶小姐,未果,於是他選了從香港到上海打拚的18線小明星陳雲裳。陳雲賞之前拍了幾部電影,角色都是傻白甜。張善琨卻在報上發通稿說好萊塢要請陳雲裳演戲。消息被上海媒體轉載,吃瓜群眾當然不會去好萊塢考證此事的真假。然後就是《木蘭從軍》的宣傳,演員與電影宣傳同時進行,陳雲裳上了各種封面,電影公司的寫手搜腸刮肚,公關文寫得飛起。電影還未上映,陳雲裳已經火起來了。電影上映時,繼續加強宣傳力度:電影票附贈陳雲裳簽名照一張。

影星陳雲裳

憑這部電影,陳雲裳成了胡蝶之後的又一個「電影皇后」。

影星陳雲裳

明星要想被人記住,必須有萌點,或者說一定要賣人設。這點民國時代的電影營銷專家玩得很溜。比如女明星白楊。1936年,憑藉《十字街頭》迅速走紅,那階段她的通告一個接著一個,風頭一時無兩。

《十字街頭》劇照

明星公司為了捧紅白楊,也花了很大心血。公司給她設計了「北平小姐」這一形象。北平的人物與上海的演員氣質上就不一樣。媒體隔兩天就爆一個白楊的新聞,要麼是疑似整容,要麼是她跟男朋友鬧彆扭什麼的,彷彿小報記者就在白楊樓下住著。被白楊的新聞天天轟炸,天天看娛樂版的上海人對這個北平小姐有了親切感。成名後,白楊的人設是「賢妻良母」,明星公司放給媒體的消息多是稱讚白楊賢妻良母的,如「上星期張駿祥為了趕拍《乘龍快婿》,抱病在攝影場指揮導演工作,白楊則一方面擔任該片的女主角演戲,一方面則任隨從看護丈夫的身體,無微不至」。

《十字街頭》劇照

當時媒體競爭激勵,起標題,貼標籤,加組圖是媒體決勝的萬年不變的法寶,靠臉蛋吃飯的明星自不必說,就連文壇要推新作家,也是這麼操作的。比如成名於此時的張愛玲,報紙上登了小說,還附上了作者的小像(張愛玲還專門去拍了明星照),並且在作者介紹時特別加上了前貴族之女的title。張愛玲的簽名照也是作為贈品送給買文學雜誌的讀者的,大家為了銷量真的很拼。

《十字街頭》劇照

不論是白楊還是陳雲裳,炒紅她們的套路都差不多,基本都是明星露臉之前把觀眾的胃口吊起來,不斷用新的真真假假的消息進行連續報道,什麼時候放什麼樣的消息,都是經過策劃的。這種「高調出場」模式屢試不爽,雖然套路有點老,勝在好用。現在很多真人秀或綜藝最喜歡玩吊胃口這招。

有人就有江湖。現在的明星耍大牌,要站C位。這也是老傳統啦。文工團時代的論資排輩姑且不論,民國時代明星們為了爭奪頭牌位子,真是耍盡心機。所謂王不見王,排名很難分先後或新老兩代頭牌同時出現的時候,非常考驗活動的安排者。比如某時尚晚宴,兩位大女主各有紅毯時間。在民國,甚至有演員因為爭奪劇組頭牌斗得昏天黑地,最後導演不得不放棄其中一位。這種故事,在橫店劇組永不過時。

明星蝴蝶

給自己旗下的藝人一個拉風又貼切的標籤,才能在群芳爭艷的明星圈殺出重圍,如果是獨當一面的,就用皇后、皇帝這種霸氣的title;如果同時有好幾個不相仲伯的大咖,就做成組合,四大天王這種,也是從民國學來的。

有偶像就有粉絲。追星族、腦殘粉從來都不缺。阮玲玉自殺消息登報後,有影迷無法接受竟然也自殺了。這死忠程度,實在無解。民國時,粉絲追星,最常用的手段是寫信。那些能量很大的粉絲,挖空心思要跟偶像見面。出席見面會的時候,還有明星被粉絲的熱情嚇到。

明星阮玲玉

媒體既能讓明星變得集萬千寵愛於一身,也可以讓明星如同赤身裸體一般暴露於公眾之前,不堪其辱者如阮玲玉女士,以死告別。

明星要延長其保質期,從冷酷的吸血的聚光燈下一直走下去,除了要有特別好的運氣,還得有智慧,能不斷提升專業既能,從偶像變成實力派,那個時候,不論是關曉彤還是蔡徐坤,都不能把鹿晗怎麼樣啦。

參考文獻

1.秦翼,《從木蘭從軍看張善琨對陳雲裳的包裝策劃》

2.秦翼,《1937—1948年報刊中的陳雲裳》

3.喬曉英,《孤島時期的新華時代》

4.劉靜,《白楊與費雯·麗電影表演藝術比較》

5.黃華,《民國電影期刊中女明星形象的生產與消費——以阮玲玉、胡蝶為個案》

6.董芳伊,《民國時期電影海報研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怪譚 的精彩文章:

乾隆皇帝與傅恆的真實關係,並沒有清宮戲中渲染的那麼好
西方近代貴族,為什麼一言不合就決鬥呢?

TAG:文史怪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