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侯喜瑞真是個「大忙人」

侯喜瑞真是個「大忙人」

原標題:侯喜瑞真是個「大忙人」

日推送之《侯喜瑞真是個「大忙人」》錄自《京華感舊錄》,作者李克非(1924-1995)。《京華感舊錄》一書為李先生的隨筆集,書中回憶了很多關於老北京的雜聞軼事,我們將此書中與梨園有關的內容分期連載推送。

侯喜瑞二三事

侯喜瑞乃北京「喜連成」(後易名「富連成」)科班第一科高材生。出科後,又拜在綽號為「活曹操」的清末名凈黃潤甫門下,專攻架子花臉。其拿手戲如:《華容道》、《戰宛城》之曹操、《打嚴嵩》之嚴嵩、《取洛陽》之馬武、《法門寺》之劉瑾、《盜御馬》之竇爾墩、《胭脂虎》之龐勛、《失街亭》之馬謖、《蘆花盪》之張飛、《丁甲山》、《青風寨》、《鬧江州》之李逵、《劉唐下書》之劉唐、《紅拂傳》中之虯髯客……都在近半個世紀的京劇觀眾腦海中,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因此,侯氏與號稱「金霸王」的金少山,擅演《花和尚魯智深》的郝壽臣,被譽為晚近京劇三大花面。



侯喜瑞(右一)與蕭長華(左一)、程繼仙(右二)合影


盧溝橋事變前,一次,在先父倡議下,豫省旅京同鄉會於第一舞台舉辦賑災義務戲。大軸戲為特邀楊小樓與黃詠霓(即雪艷琴)合演《霸王別姬》。壓軸戲是馬連良與侯喜瑞、馬富祿合演《打嚴嵩》。當時,楊小樓年逾花甲,又曾是清末內廷供奉,兼任當時梨園公會會長,雪艷琴自三十年代初,即急影歌壇,此次系應各界特煩偶爾露演,自然轟動一時。壓軸戲《打嚴嵩》中,馬連良飾鄒應龍,侯喜瑞飾嚴嵩,馬富祿飾嚴俠,在富社坐科時即是老搭檔,師兄弟三人出科後均已成名,此次同台台作,可謂相得益彰。

開場戲系葉盛章、閻世善(名武旦「九陣風」即閻嵐秋之子)、高盛虹合演《打瓜園》,葉飾陶洪,閻飾陶三春,高飾鄭子明。這出短打武戲一上場,整個戲院樓上樓下即座無虛席。第二出是荀慧生與筱翠花(即於連泉)、慈瑞泉、賈多才、孫甫亭合演之《樊江關》。筱翠花飾樊梨花,荀慧生飾薛金蓮,孫甫亭飾柳迎春,慈、賈兩名丑分飾二旗牌官。


《打嚴嵩》開場前,侯喜瑞唱悶簾導板:「昔日有個王莽臣」,而後挑簾出場,即是「碰頭好」。侯氏扮演曹操、嚴嵩這類勾水白臉的角色,頗得黃三(潤甫)之真傳,他所塑造的陰險奸詐的人物性格與神態,真是入木三分。劇終時,嚴嵩被鄒應龍用磚頭打得滿臉傷痕,人心大快,台下齊聲喝彩。侯氏此時對扮演鄒應龍的馬連良用京白打諢說:「連良師弟,勞您駕!」觀眾無不捧腹。



《打嚴嵩》劇照


舊社會,挑班唱戲只限於生旦兩行。凈角演大軸戲乃自金少山始。侯氏當年儘管嗓音寬宏、韻味渾厚、工架沉穩、表演逼真,也無非是寄人籬下,搭班唱戲而已。四大名旦而外,如王瑤卿、筱翠花、徐碧雲、朱琴心、雪艷琴、新艷秋、章遏雲,老生如余叔岩、言菊朋、馬連良、譚富英、高慶奎、貫大元,武生如楊小樓、尚和玉、周瑞安、孫毓堃,均在不同時期與侯氏合作過。因此,他真是個「大忙人」。

一次,侯喜瑞在華樂園(即今大眾劇場)演《青風寨》,是白天戲。開明戲院(今改珠市口影院)夜戲開場演《鬧江州》。三慶園(在大柵欄)、壓軸演《丁甲山》。在三齣戲中均扮黑旋風李逵,勾臉之後不必卸妝,飯鋪夥計把熱飯菜用提盒送至戲園後台,侯氏匆忙吃畢,用紅綢蒙面,登車而去,趕赴另一個戲院,一日連趕三場,傳為梨園佳話。昔日藝人之辛苦,也由此可見一斑。

懷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梨園雜志 的精彩文章:

翁偶虹:談韓世昌
舊戲不宜用背景說

TAG:梨園雜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