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捅了馬蜂窩的小聲比比來找我,我說:我們要大聲比比!

捅了馬蜂窩的小聲比比來找我,我說:我們要大聲比比!

酷玩實驗室作品

首發於微信號 酷玩實驗室

微信ID:coollabs

大家好,我是蛋蛋姐

昨天晚上,發生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小聲比比的創始人

兼主編兼記者兼設計兼運營兼商務…

(這號只有他一個人)

梓泉老師

找到了我

說他們被馬蜂窩告了

來問問我被告的「經驗」……

這個事情大概大家都知道了

這兩天,自媒體「小聲比比」

爆料了馬蜂窩涉嫌評論造假

隨後就被馬蜂窩告上了法庭

刷爆了整個朋友圈

作為一個曾經被百度告過的自媒體

我以過來人的身份

和梓泉進行了親切的交談

場面一度十分熱烈

大概是這樣的——

期間,梓泉老師「誇」我是

「最有名的被告過的自媒體」

我:???

梓泉老師真是的

瞎說什麼大實話?

我真想謙虛地回答:

「不不不,以後是你了「

於是,我給梓泉

推薦了我和百度案的律師

順便也聊了幾句對馬蜂窩事件的看法

這幾天也有不少同學

在後台問我作為「老一輩被告」的看法

我……

我作為18歲的美少女被告

也確實有些話想說

就乾脆來聊一聊吧

我覺得:

被捅出來的不止馬蜂窩

還有在線旅遊集體虧損的尷尬現狀

「小聲比比」捅馬蜂窩的事件

確實讓我想到了我和百度的案子

不過相比之下

我也佩服梓泉老師和背後的數據團隊

確實是技術出身

比我們做的專業多了

除了利用爬蟲等各種技術手段之外

甚至還做了調色板來展示抄襲情況

實在是精彩

圖片來源:公眾號 小聲比比

「小聲比比」的文章認為

螞蜂窩上2100萬條點評數據中

大約有1800萬的點評是抄襲/搬運的

佔了馬蜂窩平台全部點評數量的

85%

並據此認為

馬蜂窩旅行網涉嫌評論抄襲和造假

圖片來源:公眾號 小聲比比

而面對小聲比比扒出來的「罪證」

馬蜂窩也沒閑著

在周一上班之後

做了三件事

第一,刪除涉嫌抄襲的帖子

第二,發布公關聲明

第三,把小聲比比告了

以刪帖來說

做得非常決絕

不少之前爆出來的抄襲賬號

原本有幾千條評論

現在直接被清空

小聲比比統計後發現

這些被刪掉的評論

合計約1,346,405,176字

占點評總字數1,744,779,058的

77%

關於馬蜂窩的聲明

就更有意思

其中承認了有點評內容涉嫌造假

但是他們給出的比例是

「僅佔比2.91%

涉嫌虛假點評的賬號

在整體用戶中的佔比

微乎其微

大概也是因為這樣

馬蜂窩認為小聲比比的文章

「與事實嚴重不符」

將他們告上了法庭

但不管比例到底有多少

馬蜂窩有點評造假的事情

因為小聲比比的勇敢發聲

終於被捅到了大眾眼前

這是大快人心的

這也和我一貫的處事原則

是一樣的:

我們不止要小聲比比

我們要大聲比比!

蛋蛋姐不由想起了2014年

馬蜂窩的創始人陳罡

曾在微博上批評

他的競爭對手「去哪兒網「

說去哪兒網

付費攛掇別人寫「正面評價」

並認為「這種誤導用戶的做法並不明智」

在這篇長微博里

他言辭懇切地寫了這麼一段話

「這一夢想,依靠500塊的「正面評價」

是不可能完成的」

如今,四年過去了

當屠龍的少年變成惡龍時

也不知他還記不記得

自己曾許下的夢想?

這幾天

有不少疑似的「洗白」文章說什麼

馬蜂窩這麼做情有可原啦

因為整個行業都是這樣啦

對於這種行業現象

我只想說

從什麼時候開始

這種不上檯面的灰色潛規則

都變成我們消費者需要體諒的部分了

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每個行業都有亂象

但這就是身為行業大廠要解決的問題

我們消費者不理解

我們消費者更不買單

但是話說回來

蛋蛋姐確實也覺得

這個問題

馬蜂窩可能一時半會兒解決不了

或者說

整個在線旅行/旅遊行業

都沒有人能解決的了

這是因為

在線旅行/旅遊行業目前的整體狀況

實在是非常慘

持續虧損、

市場飽和、

競爭紅海、

運營成本重、

負面纏身

這些問題全部暴露在這個行業上

艾瑞監測數據顯示

2017年,中國在線旅遊市場

交易規模預計達到7384.1億元

較2016年增長24.3%

按理說,這麼一個成績

是可喜可賀的

但是你如果仔細看

增長的曲線

2014年開始

增長率持續在下跌

而與此同時

雖然營收在不斷增長

交易規模也在上漲

可在線旅遊行業

愣是陷入了不斷虧損的局面

除了行業老大攜程

在和去哪兒網合併之後

實現了盈利之外

同程和藝龍通過合併

將將保住了不虧損

其餘剩下的玩家

幾乎全軍覆沒

其中也包括「途牛」等

我們耳熟能詳的大品牌

可按理說

營收那麼多,咋就是會賠錢呢

這就是在線旅遊的業務模式

本身的鍋了

簡單來說

這就是一個運營模式重

而且坑特別多的行業

一般來說,旅遊有六大要素

吃、住、行、游、娛、購

而在線旅遊呢

很遺憾,並沒能掌握這些要素

從實質上來說

在線旅遊只是中介行業

這個行業最初進入大家視野

是因為1999年前後

攜程、藝龍開始做幫客人預定酒店

並在5年內雙雙到納斯達克敲鐘上市

在那之後

這個行業正式獲得了大家的關注

玩家也越來越多

自然也要開拓

除了酒店預訂之外

其他的賺錢方法

但是再多的賺錢玩法

說白了還是兩個字:

預訂

從最初的酒店預訂

發展到機票預訂、自由行預訂、

跟團預訂、門票預訂

再到和傳統旅行社業務類似的衍生服務

例如簽證辦理、地接陪同、租車接送

圖:攜程的部分業務分類

最開始,只做酒店和機票預定的話

其實就還好

這也是我們對攜程去哪兒

印象最深的業務

但是一旦涉及到更深入的旅遊業務

就非常蛋疼了

就比如說自由行

每個用戶的出行需求

原本就非常零散

大家都想玩得和別人越不一樣越好

作為服務方

不僅要盡全力滿足用戶的要求

還要保證能夠形成足夠的體量

才能賺到錢

形成穩定的商業模式

但是從我們消費者的角度來看

這一切都是很正常的

沒有半點毛病

我們花了錢

我們當然要買到稱心的服務

要不然要你幹嘛?

在這件事情上

途牛是個典型的代表

為了滿足用戶們

千奇百怪的出行需求

擴大自己的市場份額

他代理了全國上千家旅行社的產品

辛苦經營快10年了

才控制了30%左右的上游目的地資源

不僅要提前踩點

搞好出發地、目的地的資源

還得聯繫中途票務

處理各種突發情況

這也是途牛到今天

仍然在虧損的原因之一

這個行業涉及的要素太多

運營成本又非常高

導致利潤很低

賺的都是辛苦錢

再說回來

即使是相對好做的酒店、機票業務

如今也是陷入深坑

即使像攜程這樣的行業老大

這幾年也屢屢出現重大的負面

而且都是在已經很成熟的

酒店和機票業務上

今年最有名的一個事件是

知名媒體人王志安

炮轟攜程

說自己在攜程上預定了

「五星/豪華型」選項的一家酒店

到酒店後發現非常臟非常差

看著王局這麼大怒氣

一票網友們結合自己的出行經歷

給攜程的廣告語改了個名兒

「攜程在手,坑你沒商量」

其實,這個案例

背後折射出來的

正是機票和酒店預訂業務的困境

先說機票

2016年上半年

民航局發布了新的票務代理政策

國內機票代理費的「前後返」政策被取消

換句話說

像攜程去哪兒這樣的票務代理

能賺到的錢

變少了

也是因為這樣

攜程一度將賺錢的希望

寄托在臭名昭著的捆綁銷售上

可以說是近乎絕望的渣操作了

這種在預定機票和火車票時

默認添加一些付費優惠券的操作

最後成了攜程去年最大的負面新聞

由演員韓雪領銜

引發了用戶的集體吐槽

導致攜程不得不中止

只能改成賣賣廣告位

圖:去年10月,演員韓雪曾發了微博,對攜程的「捆綁銷售」問題進行了討伐

韓雪甚至憤憤不平地說道

「攜程在手,看清楚再走」

而酒店這邊

攜程賺錢的方式同樣不體面

我小小研究了一下

攜程如今的酒店預訂業務中

很重要的盈利模式之一

竟然是和百度類似的「競價排名」

根據騰訊《深網》的報道

在廈門從事客棧民宿代理的王先生說

只要出現在攜程搜索結果的前幾頁

就會拿到巨多訂單

「搜索結果第一頁前五名吃到吐,到第三頁的話,一個月十幾個訂單就了不得,再往後,跟中彩票一樣。」

但是,王先生同時也表示

要拿到攜程的「特牌/金牌」

要給攜程很高額的傭金

但是好的酒店是不愁賣不出去的

所以未必願意出高價傭金

這裡面,自然就有原本沒那麼好的酒店

靠出高價傭金上位了

這樣一來

我們就能理解

為什麼王志安老師在攜程上

預定了「五星/豪華型」的一家酒店之後

發現這個酒店非常臟非常差

這是因為

在攜程App里的

「五星/豪華」酒店

並不是標準評定的五星級酒店

而是由攜程評定的、自己定義的五星級

這也就導致

包括王局在內

很多不明真相的消費者紛紛躺槍

連行業里少數幾個賺到錢的攜程

也是這樣

那麼馬蜂窩等等的處境

就更讓人絕望了

我們都知道

馬蜂窩一直是以優質遊記出名的

於是,馬蜂窩的希望

寄托在遊記上面

而遊記也確實沒讓它失望

有數據顯示

螞蜂窩每天產生的遊記超過3000篇

平均每篇遊記的寫作時間

超過10個小時

接著,馬蜂窩又盯上了

用戶畫像性能

想藉助大數據來促成交易轉化

開始做自由行的生意

雖然自由行的模式

運營很重

賺錢不容易

但是只要好好沉下心去做

還是可以賺到錢的

因為這畢竟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而且還沒有人把它做得很好

毫無疑問的是

馬蜂窩的商業模式

已經逐步得到市場的認可

他們甚至能在世界盃期間

打起廣告費過億的廣告

但是沒想到的是

馬蜂窩竟然在

自己最核心的點評內容上

涉嫌造假

真的是讓我有點難以理解

本來馬蜂窩模式的核心

正是依賴長期的優質遊記等深度內容

讓用戶產生品牌信任

在此基礎上

才能發展自由行的相關業務來盈利

在我看來

還是那句話

你不要去管別人攜程、藝龍、飛豬

是不是在搬運內容、點評造假

別人本來就是賣機票的、訂酒店的、

雙十一搶套餐的

但是你馬蜂窩

你是做深度優質內容的呀!

你怎麼能在內容上造假呢?

說起來,馬蜂窩的公關

也是讓人頭痛

在我看來

可能比百度還要差

本來小聲比比的第一篇文章

最初在微信也就幾千贊

也就對科技圈感興趣的人知道

如今你把人家一告

這事真正是全網熱點、人盡皆知了

和這個案子一樣人盡皆知的

還有線上旅遊行業抄襲評論這件事

從早先「行業內部的秘密」

成了如今人人皆知的丑象

試問這樣下去

還會有幾個人相信

各種線上推薦、線上排名呢?

馬蜂窩消耗的

正是自己多年積累下來的

最來之不易的核心資產——

用戶的信任

而伴隨馬蜂窩的硝煙的

還有它背後

原本就日子不好過的在線旅遊行業

發出的陣陣哀鳴

酷玩實驗室整理編輯

首發於微信公眾號:酷玩實驗室(ID:coollabs)

如需轉載,請後台留言。

分享給朋友或朋友圈請隨意

參考資料:

微信公眾號 小聲比比 《獨家|估值175億的旅遊獨角獸,是一座殭屍和水軍構成的鬼城?

新京報《85%評論為抄襲?馬蜂窩最新回應:已被查證有組織攻擊》

騰訊深網《危機頻出,在線旅行老大攜程怎麼了》,作者:韓依民,編輯:高宇雷

微信公眾號 鳳凰網旅遊 《馬蜂窩風波背後 是行業通病還是資本暗戰? | 鳳旅觀察》

微信公眾號 虎嗅App 《斗得你死我活的攜程去哪兒們,其實都在窮開心

新浪科技 《在線旅遊仍陷虧損泥潭: 半年或虧超40億中小創業公司玩不起

騰訊科技 《為何攜程2015年凈利25億 去哪兒卻大虧73億

說找不到蛋蛋姐的

3秒鐘置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酷玩實驗室 的精彩文章:

過山車能甩出腎結石?!而且最好坐後排…
2018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公布、ofo今後騎行無法獲取螞蟻森林能量、扎克伯格自己賬號都被黑了

TAG:酷玩實驗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