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你們眼中的 10,000,000 ,在我眼裡算個 X

你們眼中的 10,000,000 ,在我眼裡算個 X





2013 年的紐約,一位老先生正在街頭販賣手中的畫作。這些畫上大多是令人「費解」的圖案,在這座世界上最繁華的城市,路旁華麗的櫥窗里隱約閃現的時尚氣息令人陶醉,而馬路上行色匆匆的人群又似乎沒有太多駐足的理由。


 





幾個小時之後,終於有位母親為自己的小女兒光顧了老先生的「門店」,並以極其低廉的價格買下了兩幅畫作;半個小時之後一位來自紐西蘭的女士買下了另外兩幅。時至黃昏,為了裝飾自己的新房,一位來自芝加哥的先生又購買了其餘畫作中的四幅。


 


就這樣,整整一天下來,這位老先生一共賣出了八幅畫,進賬 420 美金。




 



而這些畫真正的主人就在一旁靜靜的看著,他自己心裡清楚,這些「地攤貨」在平時可是供不應求的,每幅畫至少也能賣出 3 萬美金。


 


但事實上,受到這樣的「冷遇」正迎合著畫作主人的初衷。他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提醒自己,作為一名藝術家的源動力是什麼。他的畫常常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創作,顛覆性、黑色幽默與社會反思常常是他塗鴉的主題。


 


他是塗鴉藝術家 Banksy,神秘又難以捉摸。他所代表著的是一種「社會性」的塗鴉文化,反叛與不屈,正如他的作品一樣,影響著全世界。





這幅作品的本意是女孩放飛起球,希望氣球能夠飛過隔離牆,越過戰爭的隔絕和陰霾。 




不過,最近這位塗鴉大神的「英雄事迹」想必各位都有所耳聞,簡單來說就是 Banksy 將自己的「最得意之作」當眾「銷毀」。具體的「銷毀」現場不妨帶各位回顧一下:





 


當日的蘇富比拍賣現場人頭攢動,Banksy 的得意之作《Girl with a Balloon》以 104.2 萬英鎊約合 940 萬人民幣的高價落錘。可在眾人嘖嘖稱讚之時,這幅畫居然當場「自殺」。


 





整幅畫有一半在瞬間變成了豎紙屑,剩餘的一半則保留在畫框中。在場的人無不目瞪口呆,短暫詫異後紛紛拿出手機記錄下這次可能永載藝術史的瞬間。


 


而作為「始作俑者」的 Banksy 則繼續通過他的「喉舌」INS 發表自己的「看法」,只不過這次他借用了畢加索的名言「The urge to destroy is also a creative urge。」


 


這句話是啥意思?想必各位都心中有數,如此明顯的「不打自招」確實也是他一貫的風格。Banksy 間接承認了這一切的一切是自己一手安排的,不過想起這件事情發生前後蘇富比「模稜兩可」的態度,也不得不讓人懷疑這可能是 Bnaksy 勾結蘇富比所設的局。





 


不過就在這周末蘇富比正式宣布這幅「半殘作品」不會被退貨,不僅如此,還將更名為《Love is in the Bin》。




事已至此,究竟孰是孰非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看法,但作為一張標準意義上的「塗鴉」,為何能引起如此大的關注浪潮卻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這幅畫是 Banksy 的代表作,其中的隱喻也很明確:Wall and Piece 就 War and Peace 的諧音。




街頭塗鴉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被看做一種破壞、瘋狂、玷污與侵犯,而大多數的塗鴉創作都選在了遠離喧囂的午夜,這種「游擊戰」式的藝術表現形式則在很大程度上讓塗鴉藝術擁有了屬於自己的「黑暗面」。


 


而這一切都隨著 Banksy 的出現而得到了「極大改觀」。2010 年,在《TIME》評選出的全球最有影響力 100 人的榜單上,Banksy 帶著畫有鬼臉的超市購物袋出境,成為了迄今為止唯一選擇不露面的上榜人物。




2003 年英國搖滾樂隊 Blur 出了一首叫的《Crazy Beat》歌,當時歌曲封面就是以這幅畫為原型。2009 年有工人粉刷牆面差點毀了這個幅畫,好在民眾抗議後,才把這幅畫拯救下來。




自出道起,Banksy 的作品出現在世界上個各個角落,無論是紐約、舊金山、倫敦與柏林,甚至是戰火紛飛的巴以邊境,都留下了這位「游擊戰士」的身影。他身上所獨有的反抗精神與對社會的反思,與他的作品一道,被全世界的人所崇拜。



 



在巴以邊境牆上,所有的美好都被隔離,陽光、沙灘還有海水,對於當地飽經戰亂的人們來說,這簡直就是一種奢望......





Banksy 的「英雄事迹」可不止這次的「自毀」。早在幾年前,他親手做過一批面值 10 英鎊的鈔票,並把鈔票上的圖案偷偷換成了黛安娜王妃,並署名「Banksy of England」。之後又在諾丁山最大的遊行集會上把這些「假鈔」撒向天空。





 



這樣看似「鋌而走險」的行為居然引得不少「粗心大意」的群眾上當,甚至有人將他當做真幣進行交易。而如今,這些「Banksy Bank」出品的鈔票在 eBay 能已經能賣到 200 英鎊……





Dismaland Bemusement Park 





當然,除了與生俱來的嘲諷氣質,Banksy 對人們「幸福美滿」結局的渴望也是毀滅性的。他同來自全世界各地的超過 50 位街頭藝術家開創了「黑暗迪士尼」,將孩子們心中對於美好結局的嚮往完全摧毀。





Banksy 自畫像與他的招牌老鼠




而對於自己的這番行動,Banksy 又引用了德國劇作家 Bertolt Brecht 的名言:「藝術不是反應現實的鏡子,而是錘擊現實的鐵鎚。」






Banksy 談起政治也毫不避諱。這張作品是為了嘲諷英國脫歐事件,歐盟旗被工人敲掉了代表英國的一顆星。





Banksy 所代表的街頭塗鴉藝術,實際上是一種反叛思維的體現。通過不與傳統藝術「共謀」的特質,從而達到理想的境界。


 


但事實上,Banksy 會真的放棄主流藝術圈而一直躲在「黑暗面」嗎?


 


這個問題的答案也許只有懂他的人才能知道。





2007 年,Banksy 在 TFL 倫敦交通局大樓外作畫一幅,惡搞了電影《低俗小說》中的橋段。




無論是這次的「自產自毀」還是之前的種種「劣跡」,他無一不在通過自己的塗鴉藝術表現自己的態度。但他自己這樣做所帶來的影響卻是顯而易見的:越是反叛,越容易被賞識。





泰晤士河邊一個小男孩從河裡釣出一個針管,暗喻河灘釣魚的願望早已是泡影。 





Banksy 的作品拍出高價已經不是首次,對於一個常常用自己的作品反抗傳統藝術形式的人來說,這樣的做法難免引起非議,但用他自己的話講,他就是要看著這些花高價入手他的作品的人像 XX 一樣的存在。





一個手拿噴漆的小女孩用花紋圖案蓋住 「卍」 符號,傳達了對歐洲反猶太主義的擔憂。


 



就像我開篇所講的那樣,有證據顯示 Banksy 和蘇富比有著非比尋常的關係,一位是要「增加」自己的曝光率,而另一位則是要吸引年輕買家的目光。在如今一潭死水的傳統藝術領域,太需要 Banksy 這樣的「鯰魚」,將更多人吸引到拍賣所里來。


 


那這樣是否意味著連 Banksy 都要被商業化的藝術所吞噬?


 


其實這個問題已經有太多人進行過解讀,無論結果如何我都認為是一派胡言。畢竟我們要是能猜透 Banksy 的想法,那也不至於到如今連他的身份都弄不清。





引用藝術家 Jacques-Louis David 的新古典繪畫 「Napoleon Crossing the Alps」,其中拿破崙的臉部被紅布覆蓋,這表達 Banksy 

對法國領導層的看法。


 



但不可否認的是,過度的商業化已經在某種程度上對藝術產生了消極的影響。無論是傳統藝術還是街頭創作,都被金錢和知名度所捆綁。而且很多在長時間沒辦法得到尊重的源自街頭、自由的藝術品也越來越多的出現在揮金如土的藝術品拍賣市場。





這幅作品中

出自越戰期間的真實照片,

圖中的小女孩兒名叫潘金菊,她當時被美軍飛機投下的汽油彈燒傷,衣不遮體,只能無助地光著身子跑出家門。而與她攜手的米老鼠和麥當勞則是當代美國文化的代表角色,具體含義各位體會一下。


 



Supreme 的限量產品今年就在法國舉行的拍賣會上拍出了總價超過 100 萬美金的高價。而不斷加價的競拍者也從西裝革履的紳士們變成了穿著時尚的年輕人。





在這幅作品裡,三個孩子在旗杆上升起了一個 Tesco 的塑料袋,還不忘捂著胸口表達「敬意」。


 



街頭與藝術,對 Banksy 來說都是他成為社會「反噬」者的化身,熱衷於反叛,利用黑色幽默來對抗世界上不公與壓迫,而這種精神是花再多的金錢也買不到的。


 


有人曾見過 Bnaksy 的真身,並形容到:「二十多歲,整個人休閑得不修邊幅——牛仔褲,T 恤衫,一顆銀牙,戴著銀鏈子和銀耳環……」


 


各位快在自己的周圍找找,看看 Banksy 是不是就在你們中間。




(文中部分圖片來自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KIKS 的精彩文章:

Nike 調休,中國李寧上線…...國內女星一周上腳
腳踩球鞋,重塑回歸,究竟他能否把這舞台頂穿?

TAG:KIK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