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用標準化產品做中高端農企,「農博創新」想快速推廣農業物聯網

用標準化產品做中高端農企,「農博創新」想快速推廣農業物聯網

國內農業智能化程度較低,農產品質量較低,且人力成本不斷上升。數據顯示,中國主要農產品的平均每畝成本比美國高56%~220%,提升農業智能化、自動化、規模化程度是國內未來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IoT硬體採集數據,建立科學種植模型,實現降本增效

農博創新的物聯網硬體設備主要有2類:監測設備和控制設備。監測設備配備感測器,可實時監測空氣溫濕度、光照、土壤等多種參數。控制設備連接控制器,可遠程操控水閥、卷被、天窗、鼓風機等設備。

實際應用中,農場將監測設備部署到農田、大棚等,獲取空氣、土壤、作物等數據,傳輸到雲平台。管理人員在SaaS管理平台,實時監控作物生長和環境狀況,設定相關參數的報警閾值,及時發現問題並採取措施,還可利用控制設備進行遠程操控。

農博創新監測設備——守望者系列

獲取大量農業生產數據對農博創新來說至關重要,這些數據會交給農技專家進行標註和分析,並結合AI、大數據等技術,建立科學的種植模型,以在未來實現各個品類在各個區域的智能化、自動化種植。

近期,農博創新推出了其首個大數據服務應用「口袋農庫」小程序,用戶對準作物拍照即可識別病害。十一月中旬將發布APP版本,增加病蟲害交流廣場等功能。官方信息顯示,口袋農庫目前可識別番茄、辣椒、葡萄等十餘種農作物,共計130多種病害,正確率可達80%以上。隨著數據積累,識別種類和正確率將進一步提升。

農博創新要在農業實現的核心價值,包括降本和增效兩塊。其中降本體現在,通過自動監測和遠程控制降低人力成本,以及通過科學的種植模型,降低肥料、農藥等的農資成本。增效體現在,通過科學種植模型,提升作物質量和產量,以及通過實時監測和智能分析,提升對災害和意外情況的抵抗能力。

商業模式:將重心放在中高端農企客戶,用標準化產品快速推廣

在中國,農業物聯網由於成本高、技術不成熟,還較難以商業化落地,政府性質的研究示範基地往往是最主要的買單客戶。農博創新走了另一條路,CEO馬俊娜告訴36氪,農博創新一直把重心放在中高端農企客戶上,佔到其所有客戶的90%以上。

在產品設計上,農博創新的理念是消費級、產品化、標準化、模塊化,目的是讓農戶可以根據需求,自行購買相關產品,自己安裝部署。這樣不會陷入到做項目的重模式中,從而快速覆蓋更多的農業客戶,獲取更多的數據,建立科學種植模型。

農博創新落地案例:雲南團結鄉玫瑰花園

感測器成本高、性能差是農業物聯網行業普遍問題。國內品牌感測器精度低、不穩定,要想實現較好效果,需要採購國外品牌感測器,但問題是價格高,導致整體成本高,客戶難以接受。

針對這個必須要克服的問題,農博創新自研感測器設備,馬俊娜表示,農博創新的感測器,已達到國外感測器的性能水準,且價格低60%。這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廣東的製造業優勢,另外,農博創新做標品的輕模式,也讓其能承受相對更少的毛利,因而實現顯著的價格優勢。

馬俊娜表示,農博創新的物聯網硬體產品由於價格優勢,目前已進入海外市場。

落地方面,農博創新已經形成種植和水產養殖兩大解決方案。其中種植領域客戶包括水果、蔬菜、花等農場,養殖則包括蝦等。對於落地客戶領域的選擇上,農博創新會尋找高附加值的產業,他們在現階段最有動力進行升級,另外,農博創新自身已有的客戶資源也是優先落地的對象。

官方提供的信息顯示,農博創新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進行產品試點,18年正式推廣,目前已銷售近千套硬體產品,預計18年營收可達千萬元級

農博創新創立於2015年,曾獲李笑來數百萬元天使輪融資,於2017年獲雲天使和彩時投資的千萬元級Pre-A輪融資。

核心團隊畢業於港大、哈工大、加州理工、帝國理工等著名院校,具備多年研發經驗。創始人CEO馬俊娜,香港大學碩士,具備多年產品研發和供應鏈管理經驗,曾供職於知名科技企業。聯合創始人Andy.Cai,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畢業,具備多年農業企業經營管理經驗。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6氪 的精彩文章:

狂奔四年累了,2018中國創投進入中場休息
獲6000萬美元D輪融資,投後估值接近5億美金

TAG: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