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日本出一上聯:琴瑟琵琶,八大王並肩居頭上,下聯日本氣得要跺腳

日本出一上聯:琴瑟琵琶,八大王並肩居頭上,下聯日本氣得要跺腳

原標題:日本出一上聯:琴瑟琵琶,八大王並肩居頭上,下聯日本氣得要跺腳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詩、詞、歌、賦、曲、散文、對聯等等,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其中對聯因為其短小、容易學會、精鍊等特點,歷來都受到文人墨客的追捧。對聯在生活中用的地方非常多,最常見的就是春聯、婚聯、壽聯等等。


由於對聯對賬精巧、意境優美、具有強烈的藝術感人力,文人們都喜歡拿對對聯來感受其中的樂趣,因此歷史上流傳著很多文人對對聯的趣事。紀昀作為清朝有名的大才子,就為後世留下了很多經典的對聯趣事。


相傳紀昀有一位朋友,是個郎中。這位朋友脾氣有點暴躁,動不動就發火。一次,紀昀得了一點小病,就去找朋友瞧瞧。這位朋友對紀昀說,聽說你的學問很高,這樣吧,我出個上聯,你若能夠對出,今天的醫藥費就免了。紀昀頓時來了興趣。



郎中朋友給出了上聯:「膏可吃,葯可吃,膏藥不可吃」。紀昀思索片刻,給出了下聯:「脾好醫,氣好醫,脾氣不好醫」。郎中朋友聽後羞愧難當,微微一笑說,哎,我以後盡量改正我這個臭脾氣。


如果說對對聯是中國人的專利的話,那麼日本人也絲毫不甘示弱。眾所周知,自古以來,日本一直都很崇拜中國,因此中國文化對日本的影響也很大。日本不知不覺,也掌握了對對聯的技巧,日本的文人們沒事也愛對對聯。



話說清朝甲午戰爭前夕,清政府曾經派出一批大臣出訪日本。訪問團到達日本後,日本顯得十分盛氣凌人,處處炫耀自己的洋槍洋炮,弄得大清官員十分狼狽。日本除了炫耀武力外,還在文化上面不斷炫耀。


一位日本學者拿出一個上聯,然後對清朝大臣們說,都說漢字文化,博大精深,我們這裡有一個上聯,你們要是能夠對出,那就說明漢字的確發源於中國,如果對不出,那就是浪得虛名了。


說完,那位學者給出了上聯:「騎奇馬,張長弓,琴瑟琵琶,八大王,並肩居頭上,單戈獨戰!」日本學者出的這一個上聯,難度還是挺大的。總體要表達的意思是,就是日本很厲害,打敗中國易如反掌。


再來看看對聯的結構,整體是個「拆字聯」,對聯的前半部分說的是「武」,後半部分說的是「文」,想要對出來,難度確實很大。



儘管如此,也難不倒清朝的使臣,畢竟他們都是進士出身的,熟讀四書五經。一位大臣不慌不忙的說道:「倭委人,襲龍衣,魑魅魍魎,四小鬼,屈膝跪身旁,合手擒拿!」


「倭委人」,「倭」這個名字,早在東漢時期,漢光武帝劉秀賜給日本的名字,意思是個字矮小的人。「委人」,即委身於人,日本上千年來,像小弟一樣,跟著中國混,明朝的時候還是中國的附屬國呢。「魑魅魍魎」,指各種各樣的壞人,屈膝跪身旁仍舊說的是日本依附於中國,對付它,合手擒拿一樣簡單。



日本學者聽後,頓時羞愧不已,氣得要跺腳。各位小夥伴們,有更好的下聯嗎?歡迎大家留言評論,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湯閑談歷史 的精彩文章:

《如懿傳》中如懿的原型,32歲封后47歲被廢,死後被草草下葬
劉邦的3大猛將有多慘?一個被誅3族,一個剁成肉醬,一個身首異處

TAG:老湯閑談歷史 |